RCEP签署背后,
新冷战不敌命运共同体
作者/来源:刘沐晨/<多维新闻>
经过八年漫长而曲折的谈判,旨在消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于11月15日正式形成。在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经济之时,15国领导人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共同见证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RCEP整合了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的全部10个成员国,再加上与ASEAN有自由贸易协定的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协定涵盖的总人口、贸易总额和经济体量均达到了全球的30%,一举超越了《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欧盟所覆盖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之合,标志着多边主义的又一次胜利。
RCEP协定包括惠及中小企业、经济技术合作、贸易投资、货物流通等十多个领域,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减免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关税为主。虽然RCEP在知识产权、环境保护、劳工、国有企业补贴等方面的要求比CPTPP宽松,但是考虑到RCEP成员国范围之广、成员之多、经济发展差异之大、政治体制之不同、文化之多元等因素,以及近年来孤立主义、反全球化思潮盛行一时的背景下,该协议能排除万难最终签订实属不易。
美国的冷战思维在亚太遇冷
事实上,RCEP绝大多数的成员国都与2018年签署的CPTPP重合,CPTPP在美国退出前称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是前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担心“中国与亚太地区国家建立紧密经济伙伴关系”而精心设计的自由贸易协定,成员国中并不包含中国。再加上奥巴马“重返亚太”的战略,美国意在政治围堵中国的同时,经济孤立中国。尽管特朗普(Donald Trump)上任后奉行保护主义,立刻从TPP中退群,但是继承了“看不得中国积极地参与到区域经贸合作中”的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观念。
特朗普任期之初就执意奉行“锱铢必较”的霸凌式单边主义,对中国展开贸易战争,保护主义逆流汹涌,让许多国家许多人忧虑中美关系和全球化的前景。到了任期末尾,特朗普政府在中美关系持续恶化的大背景下,又开始紧锣密鼓加快部署亚太战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早前与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印度外长苏杰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澳大利亚外长潘恩(Marise Payne)举行“四方安全会谈”,试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亚洲北约”,从而进一步抗衡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然而讽刺的是,面对美国鼓吹的“对华脱钩”,蓬佩奥呼吁组建围堵共产党中国的全球联盟,包括“五眼联盟”中的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以及日本和韩国在内的美国传统盟友都力破美方的压力,没有在中美对抗中选边站队,而是拥抱切合自身实际利益的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在冷战思维驱使下,特朗普政府试图以“政治意识形态为边界划分世界格局孤立中国”的想法,在区域国家遭到了严重挫败,即便是其最核心伙伴,因为经济利益的考虑,在加入“四国机制”的同时,也签署加入了RCEP。
拜登孤立中国意图必将失败
特朗普在亚太的失败对即将上任的拜登也是一种提醒。拜登在大选前的10月25日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节目访谈时明确表示,他并不赞同特朗普通过惩罚性关税的方式予以回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拜登也明确提出,在上任后将会和盟友加强沟通,以应对来自中国的挑战,其试图联结盟友孤立中国的意图已经隐约现形。如果拜登将此作为其中国政策主轴,我们现在就可以预见,他也必将会以失败收场。
就像特朗普政府的“对华脱钩”在亚太遇冷那样,不论日后拜登奉行何种对华政策,亚太国家在现实利益面前,是不会轻易选边站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11月17日的第三届创新经济论坛上表示当美国领导人不断地鼓吹“美国优先”、“让美国重新伟大”的时候,事实上是在把美国利益的定义不断缩小。李显龙表示,中美“两国必须了解是否有可能在某些领域携手合作”,很多美国总统在竞选期间发表过对华激烈的言论,但是在上台之后却同中国开展了大量合作,“我希望下一届美国政府也能这样做”。
在被问到“如果拜登政府联合盟友建立一个针对中国的联盟,新加坡是否愿意加入”时,李显龙表示,现在已经不是冷战时代,没有一个国家会加入一个反对中国的联盟,不仅新加坡不会加入,欧洲国家也不会加入这样的联盟。这种想法在亚太并不少见。
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RCEP的成功签署无疑是在全球经济乌云密布、新冠疫情(COVID-19)加速蔓延、单边保护主义盛行的大背景下,向世人证明国际合作才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主旋律的好时机。
RCEP覆盖大洋洲、东亚以及南亚地区,当中除了有发挥重要主导作用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外,有发达国家也有新兴市场国家。各国的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收入水平等差异都很大,但是各方最终能够凝聚共识、克服万难完成谈判,也侧面印证了亚太地区对一个稳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渴望与需求。尤其对东盟国家而言,随着近年来对中国经济依赖性的增加,他们也希望能够有一个协定来保障地区产业链的稳定。再加上各国经济在2020年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面对国际局势的变化,各地区经济发展基本上是以内需为驱动力,急需提高外部经济循环,只有携手前行,内外互补才能使各国的经济迅速恢复元气。
根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公布的数据模型推算,RCEP将产生显著的经济影响力,预计2030年RCEP将使全球GDP提高1,86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的收益将来自于中日韩三国。值得注意的是,RCEP的签署也意味着中日韩三国首次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尽管是在一个多边协定中。日本的《外交学者》杂志表示,虽然人们在短期内可能无法感知到RCEP带来的深远影响,但是长期看来,RCEP将取代美国,为未来的亚洲制定包括贸易规则、工业标准等在内的一系列国际规则。
放在近年来中美博弈愈演愈烈的背景下看,RCEP的签署意味着中国至少在经贸层面,成功地在美国连番围堵下实现亚太区域经济整合。而这也意味着中国将和其它国家在RCEP内分享共同的经贸利益,建立经贸纽带,形成区域命运共同体,让其它国家不仅不会轻易卷入中美对抗的泥潭,反而会基于稳定和利益的需要,抑制中美两国滑向新冷战。
总的来说,RCEP的顺利签署对增强成员国疫情后的经济恢复、促进长期繁荣发展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自由化贸易将为区域经济繁荣带来更大推动,协定的内容将直接惠及各国消费者,减少企业进出口成本,为市场提供更丰富多元的选择。特别是会突出中国在该区域内的经济主导地位,这也是北京过去几年内寻求更大程度经济一体化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成功试水,同时也是中国主导的经济体系在经贸领域反制美国的必然结果。
正如李显龙所言,RCEP向外界发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那就是,不管外面的世界在发生什么,亚太地区都将坚定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因为各方相信互利合作、互惠贸易比单打独斗强得多,这在当前的困难时期尤为重要。进一步来说,RCEP的签署在某种程度上昭示近年来美国针对中国的新冷战围堵遭遇重大挫折,中国身体力行的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内核的多边主义却守得云开见月明。#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