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文耀《星洲网》专栏评论:
尊重他人宗教, 不只是常识
❝
现在的娱乐内容,为了博眼球,什么都敢碰,什么都敢拿来开玩笑。尊重?底线?别闹了,能爆就行,能红就赚。可是,这个世界真的什么都能拿来搞笑吗?
…………………………………
尊重他人文化,不是空喊口号,也不是写在课本里的教条,而是日常生活里最起码的做人道理。这次事件,是个警钟,愿我们别只是看热闹,而是真正学到点东西。
❞
本文是时评人傅文耀发布: 7:40am 07/03/2025-03-07
07:40发表于《星洲日报》/《星洲网》的专栏评论。原标题:尊重他人宗教,
不只是常识。全文如下(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Era FM拿兴都教卡瓦第搞笑起风波
国语电台Era
FM的职员近日在网上发布了一段模仿兴都教卡瓦第(Kavadi)舞蹈的短片,迅速引发轩然大波。尽管视频已被删除,但其复制版本仍在网上流传,引发了广泛讨论。国大党署理主席沙拉瓦南直接开骂:“愚蠢!”认为这不仅是对兴都教信仰的冒犯,更是对我国多元文化精神的公然侮辱。这起事件,再次证明了一个让人失望的事实——我们喊了几十年的“种族和谐”,似乎没有真正被实践。
Era
FM是大马最受欢迎的国语电台之一,听众群涵盖各个族群,理应对文化敏感了如指掌。但问题来了,为什么这样的事一再发生?到底是无知,还是根本不在乎?我们从小被教导要尊重不同种族的文化传统,可是现实是,很多人连最基本的文化常识都搞不清楚,更别说真正理解了。一个卡瓦第舞蹈,承载的是信仰、修行和宗教承诺,结果却被拿来搞笑。这种“无心之失”,只会让人觉得无语——你可以不知道,但不知道又不问,于是就撞大板了。
不该随意戏谑或消遣不同的文化习俗
更可悲的是,该电台作为一个有巨大影响力的传播平台,却常常把“点击率”摆在“社会责任”之上。现在的娱乐内容,为了博眼球,什么都敢碰,什么都敢拿来开玩笑。尊重?底线?别闹了,能爆就行,能红就赚。可是,这个世界真的什么都能拿来搞笑吗?就像某些人拿着别人的祖坟乱开玩笑,自己觉得没什么,听的人却火冒三丈。娱乐可以幽默,但幽默不该是踩着别人的文化信仰来取乐。
这让我想到中国近代学者辜鸿铭的一个经典回怼。有个西方人批评华人祭祖时用食物供奉先人,觉得那些食物祖先根本吃不到,还不如放鲜花象征性地表达敬意。辜鸿铭直接回敬:“那么,请问你的祖先什么时候会从坟墓里爬出来闻那些花香?如果你的祖先能闻花香,那么我的祖先也能吃这些供品。”文化习俗不是靠逻辑推理出来的,而是靠世代相传的信仰和认同感支撑的。没有这个认同感,文化就变成了一个空壳,甚至沦为消费品,被人随意戏谑、随意消遣。
尊重他人文化才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案
要避免类似的事情一再上演,最根本的解决方案还是教育——但不是停留在教科书里的那种,而是深入日常生活的文化理解。我们不能再满足于“大家互相拜个年”“去马来朋友过开斋节”这种浅层次的互动,而是要真正去理解彼此的信仰、习俗和禁忌,搞清楚什么能碰,什么不能碰。与此同时,媒体必须承担应有的责任,别再为了“好笑”就肆无忌惮地消费别人的文化信仰。社交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内容创作者,随手分享一则“搞笑”视频之前,不妨多问自己一句:“如果这是我的族群文化被戏谑,我会觉得好笑吗?”
大马多元文化一直是我们的骄傲,但如果这种多元只是停留在“吃美食、过节日、看表演”的层面,而不是真正的尊重和理解,那终究只是一个华丽的空壳,爬满虱子的华丽外袍,经不起风吹雨打。尊重他人文化,不是空喊口号,也不是写在课本里的教条,而是日常生活里最起码的做人道理。这次事件,是个警钟,愿我们别只是看热闹,而是真正学到点东西。
■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