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文耀《星洲网》专栏评论:
吉隆坡治理混乱,正趋向死亡,
须由"民选地方政府" 来拯救!
❝吉隆坡没有民选地方政府,市政官员由上任命,对上负责,对下摆谱。他们没有选票压力,却掌握大权。一纸委任书制造出一群“小拿破仑”,动辄颁布新规,却毫无服务精神。❞
作者在文末的“吉隆坡不可以再没有问责。更不能,继续没有人民的声音”这句结语,铿锵有力,说到吉隆坡以至全国人民大众的心坎上了!
本文是时评人傅文耀2025-03-28 07:50发表于《星洲日报》/《星洲网》的专栏评论。原标题:治理混乱:吉隆坡正在慢性死亡?全文如下(上图和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隆市政管理: 官员自导自演的舞台剧
近年来,吉隆坡的市政管理像是一场没有观众的舞台剧,官员自导自演,对人民的声音充耳不闻。宗教、文化、城市发展议题接连出包,人民早已不是主角,而只是报告上的数字。
以斯里巴拉卡里雅曼兴都庙为例,这座位于印度清真寺路、拥有逾130年历史的庙宇,是一代又一代印裔家庭的精神寄托。然而,庙宇如今却因“私人地段安排”被强制迁移。问题是,这块地在变成私人地段之前,正是属于吉隆坡市政局。
在拆迁安排上,当局回应时语焉不详,虽然最近已经找到距离不远的地点,但截至目前市政府却无法交代是谁下的决定、何时启动、又通过了什么程序。不少民间团体批评,政府在处理宗教事务上极度缺乏透明度与敏感度。这不是单一事件,而是治理冷漠的体现。
另一边,茨厂街中文牌坊的争议也令人心寒。这不是几块木板和几个汉字的问题,而是华社百年扎根的文化象征。然而却有官员想“清干净”,还说“只是讨论”。问题是,真正的讨论该有程序、有尊重——谁被邀请发言?谁有权说“不”?这哪里是讨论,分明是一次又一次地试探底线,看人民的忍耐能到什么程度。
市政官员由上任命, 对上负责对下摆谱
至于城市发展,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般冒出,但配套却严重滞后。旺沙玛朱的一项公寓项目因结构问题被勒令停工,可是谁来追问它是如何通过审批的?在吉隆坡,房子越盖越多,道路却不见扩建,排水系统年久失修,学校、诊所、公车站等公共设施也长期被忽视。审批速度惊人,城市规划却混乱,市民生活品质不断下滑。
这些问题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多年制度弊病的累积。吉隆坡没有民选地方政府,市政官员由上任命,对上负责,对下摆谱。他们没有选票压力,却掌握大权。一纸委任书制造出一群“小拿破仑”,动辄颁布新规,却毫无服务精神。
国会议员根本没权管无作为而看脸色
而我们的国会议员呢?蕉赖、士布爹、武吉免登、旺沙玛朱的议员蝉联多年,选民一票票投进去,换来的却是象征性参与。他们对市政局毫无实质话语权,不是因为不想管,而是根本没权管。于是,即便执政党议员,在自己选区也像反对党,出席活动得“看脸色”,争取资源得“看天意”。
说句听起来耸动却真实的话——吉隆坡这座城市正在走向死亡。不是城市的物理瓦解,而是公共信任的溃败。人民眼睁睁看着家园被决定,却无从参与。
吉隆坡不可以再没有"民选地方政府"
如果要归结原因,一句话就够:我们需要一个可以被问责的地方政府。
在没有地方选举的制度下,民意只是一次次被消音的背景音,只在投票日有声音,之后便再次沉寂。若不尽快恢复地方选举,吉隆坡将继续被一群没有民意约束的官员摆布,而人民的声音,只会越来越微弱。
我们不能再接受“被管理”,而必须追求“共同治理”。民主不应是五年一次的投票,而应体现在生活中每一个政策、每一次规划、每一项决策中。要救这座城市,就要把权力还给人民。
吉隆坡不可以再没有问责。更不能,继续没有人民的声音。 ■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