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丁贤《星洲网》专栏评论 :
支持集会,但封锁广场
──安华背后的逻辑
❝今天的安华和团结政府,表面上倡议反贪,但是,真正要有所行动,却是投鼠忌器,顾此失彼;船头怕贼,船尾怕鬼。❞
作者暗喻今日的安华已是“说一套,做一套”的人物。他一针见血指出,人民仇贪集会的诉求,“对团结政府的模棱两可,自我利益导向的反贪做法,却击中要害,这才是它(指安华的团结政府)的顾忌”。
本文是郑丁贤2025-01-25 21:00发表于《星洲日报》/《星洲网》的专栏评论。原标题:支持集会,但封锁广场──安华背后的逻辑。全文如下(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首相安华错过了一次机会。想像一下,如果这一次的“人民仇贪集会”,他亲自带领群众,从Sogo商场一路走到独立广场,那会是多么振奋人心,也会让他的人气冲上云霄。
安华和团结政府, "说一套,做一套"
为什么不呢?反贪是团结政府的宣传主轴,安华从吉隆坡到达沃斯,都没忘了把反贪挂在嘴上;至于集会游行,也是希盟的拿手好戏,能够从街头进入布城,得拜集会所赐。
而仅仅之前一天,安华还老神在在的说:“集会(人民仇贪集会)没问题,去做吧。”
连内政部长赛夫丁也改变口风,表示内政部全面配合,确保集会顺利。
只是,来到星期六这一天,从Sogo购物中心到独立广场,警方拉起警戒布条,竖立围栏;市政局则设立路障,阻阻挡挡;景象如临大敌。
这不就是说一套,做一套吗!
主办集会的领袖,参与集会的群众,也不知是否会被秋后算账,被当局审查和提控。
以前的安华, 绝不会像今天这么说
当然,安华有一个先决条件,他说,集会需要申请场地,得有关当局批准。
以前的安华,万万不会这么说。
烈火莫熄年代,2000年曾经在沙亚南大道进行一次大示威,导致整条大道瘫痪,甚至让巴生河流域几乎停摆,是公正党当年最成功之一的动员行动。当然,那一次并未向大道局申请集会准证。
更别说1998年安华被马哈迪政府逮捕之前,在独立广场的10万人示威,堪称大马史上之最,把安华推上政治殉难者的崇高地位。当然,吉隆坡市政局当年也没有批准使用独立广场。
独立广场属于人民, 还需谁来批准?
如果回到当年,当朝政治人物都会正气凛然的说:独立广场属于人民,何来市政局的批准。
好吧,立场没有下限,就算真的需要市政局批准,那么,谁是吉隆坡市政局的上层?
答案是联邦直辖区部。只要部长扎丽哈发出指示,市政局还能不批吗?只要安华给扎丽哈打个电话或下个便条,扎丽哈能不做吗?
同样的,警方是内政部管辖,只要内政部长说OK,警方还会阻止集会吗?
安华反贪口号, 像是过年放的鞭炮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今天的安华和团结政府,表面上倡议反贪,但是,真正要有所行动,却是投鼠忌器,顾此失彼;船头怕贼,船尾怕鬼。
这一次50个非政府组织和大学生团体发起的“人民仇贪集会”,目标不是针对团结政府,但它提起的3大诉求,其一反对选择性肃贪,其二要求打贪要透明和全面,其三不能以反贪和个人利益挂钩。三者无一不击中团结政府要害。
首先,近期被调查和提控者,包括马哈迪和慕尤丁,多是团结政府的对手,摆脱不了选择性肃贪之嫌;其二,从扎希的DNAA到沙巴州政府领袖集体涉嫌贪污,案件不了了之,处理过程和决策缺乏透明度;其三,涉及政府领袖的案件,从外国签证系统贪污案,到外劳配额贪污案,都戛然而止,查不下去,控不上来。
反贪口号,像是过年鞭炮,四处在放,但是,真正的情况,却是不着边际,炮声之后就没了。
而今有什么理由反对人民仇贪集会
这不就是团结政府的尴尬。所以,政府继续高喊反贪,但是,却害怕人民群起要求反贪。
对于“人民仇贪集会”,在社会舆论,包括内部压力之下,安华不得不妥协,作出表面支持;但是,集会对团结政府的模棱两可,自我利益导向的反贪做法,却击中要害,这才是它的顾忌。
上了年纪的人们,没忘记安华当年领导集会游行的雄风,一马当前,所向披靡,这才是大家心目中真正的安华。
而今,有什么理由反对人民反贪,又有什么理由反对人民集会。■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