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丁贤<星洲网>专栏评论:
斗士, 马哈迪的末路
本文是郑丁贤9月1日<星洲网>专栏评论( 以上插图和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上面这个标题,我没有放一个问号,可想而知。
仕林补选的成绩,更加引向这个结论。除非大马政治还有奇迹,只是,奇迹很少会重复,否则就不是奇迹。
从仕林补选成绩计算马哈迪影响力
当然,补选不等同于大选,不能以补选成绩来推测下届大选;但是,补选肯定是一个指标。特别是政治生态尚在重组的今天,仕林补选投射了高度的指标意义,也为马哈迪的今后,提前写下注释。
要计算马哈迪的剩余影响力,有一个简单的方程式;不能说绝对准确,但是,有一定的指标性。
上届全国大选,希盟土团候选人在仕林得到6144票(占总票数26.3%),这一次仕林补选,代表斗士党上阵的独立候选人,只获得2155票(占总票数13.4%)。
我们可以作出3个假设:1. 国阵原有的支持者依然支持国阵;2. 伊党支持者把投给了国阵;3. 原本支持希盟的选民,半数以上转向国阵。
国阵稳住原有支持者,是预料之中;伊党支持者支持国阵,再次印证“全民共识”模式受落。
马哈迪的影响力已来到穷途末路
而半数以上希盟支持者“跑票”,则显示希盟气数继续拉低,以及马哈迪的影响力来到穷途末路。
尽管选前马哈迪到仕林拉票,成功吸引了人潮,增添了一些热闹。但是,票开出来,马哈迪不仅没有攻破国阵和伊党的票仓,而且也守不住之前的希盟票源。
况且,之前支持希盟土团的选民,这一次超过半数倒向国阵。
这些前支持者转向,只有两个原因:其一、他们投向国阵;其二、他们支持慕尤丁甚于马哈迪。
不管是一或二,都是遗弃了马哈迪。
这场补选虽然是国阵对垒斗士,但是,也是马哈迪和慕尤丁的拗手瓜。
马哈迪一错再错, 道路愈走愈窄
斗士党是土团分裂的产物,如果斗士能够拿到上次希盟得到的票数,则马哈迪可以声称土团基层在马、慕两人之间,选择了他。
但是,斗士拿不到原土团的半数选票,得票比率从上次的26.3%,跌至13.4%,而这2千多票是打死不走的反对党铁杆粉丝,投给独立候选人,其实也和马哈迪没有多大关系。
马哈迪成立斗士党的第一炮,如同潮湿了的炮竹,点燃了引线,却烧不起来。
这只能印证说,喜来登行动之后,马哈迪一错再错,道路愈走愈窄。
他操弄希盟,让希盟政权崩溃;他出走土团,失去了政党支撑;他创立斗士,形单影只。
异想老马回天的希盟领袖醒醒吧
马哈迪失去了群众基础,喊不响政治口号;斗士党的成立,在人民眼中,只是为了马氏家庭的利益而斗争,此外别无意义。
连马哈迪疼惜有加,破格提拔成为史上最年轻部长的赛沙迪,也看穿了斗士党的局限,拒绝加入,以免糟塌青春年华。
还在眷恋依偎马哈迪,期望老爷子能够带领他们走出红海,重夺政权的希盟领袖,此刻如果还不大彻大悟,奋发自救,那么,也只好跟随马哈迪的步伐,走入历史。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