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文耀《星洲网》专栏评论:
张国祥这老狗玩不出新把戏
❝马来西亚的未来属于那些能够在多元文化中找到共鸣的人,而不是那些试图抹杀差异的“老顽固”。教育应该是让每个孩子发挥他们最大潜力的工具,而不是用来统一思想、压制个性的机器。让我们一起来努力,尽量用行动来帮助各自源流教育的发展,证明那些所谓的“名誉教授”和过气政客的空洞论调,迟早会被历史淘汰。❞
在《星洲网》评论栏有读者留言:何必理会一条狗的吠声?没人理他自会收声!。
我们却有与上述读者不同见解如下,供参考,——
① 文中所指的两条老狗,可不是一般的乱吠狗,而是会毒害人的咬人狗;
②
我们必须学习中国伟大文化战士鲁迅的“痛打落水狗”的精神,狠狠予以打击;
③
若让像马哈迪和张国祥那样的有毒咬人狗落水后再爬上岸来,将会有更多人继续遭受种族主义祸害;
④ 作者在本文的见解和所作的努力是值得我国各族人民赞许的。
傅氏这篇评论全文如下(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马哈迪和张国祥又把华校生当箭靶
最近,我国多源流学校再次被当作箭靶。这次的主角是前首相敦马哈迪和国立大学的“名誉”教授张国祥。前者质疑非巫裔不愿意接受同化政策,后者则直接开炮,称华校生“不聪明”。好吧,作为一名独中生,我只能说,这种言论简直无知至极,仿佛几十年都活在象牙塔里没出来过。
首先,所谓的“同化”认同大马文化,到底是什么四不像?难道让所有人变成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大家都只讲同样的语言、听同样的歌、只吃椰浆饭,这就是团结?敦马哈迪的言论简直让我怀疑这位百岁“耆英”是不是生活在另一个平行宇宙。在这个国家,华小并不仅仅是华人的学校,根据官方数据统计,在2023年华小非华裔学生的比例已经接近20%。这说明什么?华小并不是在分裂国民,而是在融入多元文化,反倒是一些政客的“同化”论调,才真的是在制造分裂。要是国小真的那么好,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巫裔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到华小?这一点,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
张国祥贬人"名誉"可真是让人不齿
再来聊聊张国祥这位“名誉教授”。他的名誉到底从哪儿来的,我不清楚,但如果他的成就是靠贬低其他族裔换来的,那这“名誉”可真是让人不齿。他曾经说过华校生不聪明,国文和英文差。拜托,可能是他平常少上网,但也请他搞清楚好吗?大马华校生可是常出三语人才,看看Nigel
Ng(黄瑾瑜),这位从华校出来的全球知名YouTuber,他用精湛的英语幽默征服了全世界。这种例子可不止他一个,难道我们这些用多语沟通的学生,就因为不是通过国小这条“正统”路径,就不被承认了?
麻烦制造者却是那些政客和伪学者
说到底,华小并没有妨碍马来西亚的团结,反而是这些居心叵测的政客和伪学者,才是真正的麻烦制造者。他们拿着一套陈旧的理论到处煽风点火,试图掀起族群对立的波澜。对付这种人,正如族魂林连玉所说的:“对付破坏,最好的答复就是建设。”国民小学的问题,大家心知肚明,宗教化的倾向越来越重,教学质量每况愈下,纪律管理走下坡也是公认的事实。所以呢?家长们纷纷选择把孩子送到华小,这是对教育质量的肯定,不是对国小的否定。
在这里,我还想对那些拿着“非国语教育有碍团结”当口号的伪知识分子说一句:你们的时代早已过去,别再用老掉牙的理论让人笑话了。现代社会要的是多语、多元的全球化人才,而不是用一种语言和文化框死所有人的僵化模式。你们的空话迟早会被新一代多语人才的成就碾压得粉碎。
那一小撮"老顽固"迟早被历史淘汰
总而言之,马来西亚的未来属于那些能够在多元文化中找到共鸣的人,而不是那些试图抹杀差异的“老顽固”。教育应该是让每个孩子发挥他们最大潜力的工具,而不是用来统一思想、压制个性的机器。让我们一起来努力,尽量用行动来帮助各自源流教育的发展,证明那些所谓的“名誉教授”和过气政客的空洞论调,迟早会被历史淘汰。■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