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龙《星洲网》专栏评论:
百姓有权担心吉隆坡
是否有地陷危险!
❝
说吉隆坡地底是大坑,或许言过其实。但吃人的洞只要1米见方足矣;弄垮一栋大楼,3米见方的坑也够了。所以官员、专家辟谣的同时,是不是能从“口袋”里掏出全市的地质结构测量与各种管道配置图?如果不能,就别指责心存疑虑的民众“造谣”,难道百姓连担心的权利都没有?❞
本文是时评人陈芳龙2024-09-03
21:00发表于《星洲日报》/《星洲网》的专栏评论。原标题:吉隆坡不是危城,但百姓有权担心!全文如下(文内小标题经《人民之友》编者略作调整)——
天灾年年有,近年特别多;人在地面走,祸从地底来。《儒林外史》不是说:“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怎么,本来是祸从天降,这回反成了祸从地底来。
可怜的印度女游客薇治拉芝米千里迢迢来马,某日,在吉隆坡街头闲庭信步。闭路电视拍到她掉入一个8公尺吃人深坑的瞬间,不到3秒钟,人就失去踪迹;看来这个“吃人坑”的潜在体面积比想像中大得多,说不定死者已经顺着下水道流入巴生河,否则怎会搜寻近10天,寻不到半点影子?
8月31日,首相署部长扎丽哈综合各种因素,宣布中止搜救行动。薇治拉芝米自此死不见尸,更不能魂归故土!
不只吉隆坡出现吃人的坑,韩国首尔也有,市中心的一处地陷吞噬了一台休旅车;中国也有,河北张家口一所中学操埸跑道地陷,工人被活埋,这都是最近的事,地面有“吃人的洞”仿佛成了常态!
吉隆坡出现天坑,引起民众与游客恐慌是正常的事,包括我这个读书人也担心京城的地底会不会就是一个大坑洞?官员、专家、评论员“警告”平头百姓们不要穿凿附会,危言耸听。他们的解释不算磕磕巴巴,但也不清楚,让我越听越糊涂,谁能不担心?
试想,万一住的大楼掉入地底,丢我人命事小,但花了半生积蓄买的“豪宅”不见了,找谁说理去?向住在国外的夫人说,天坑吃了咱们的家?鬼才相信。你不是送给小三,就是在云顶输了钱!
吉隆坡有灾难, 应该改名, 抑或迁都?
有灾难,在怨天尤人之前,应该先怪吉隆坡这地名取得很不好。
在国语中的直译就是“河口泥泞地”;“瓜拉”(Kuala)是河口;而“隆坡”(Lumpur)两字更糟,“泥泞地”是也!
早期的人书读不多,取名不但直译也不算笔划,更不讲究“信、雅、达”,就这么浑浑噩噩的直称首都吉隆坡为“烂泥巴地”!根据《易经》,所属阴阳五行、卦象、天干、地支……,吉隆坡务必改名,否则独立67年,怎么会贪污腐化、天灾人祸接二连三?反观新加坡这名字就靠谱多了!
华人很喜欢改名,喜欢把父母给予的名字改成自己都不认得的汉字。改名是否真能把运势改好?天晓的,但人人趋之若鹭,应该有那么回事。如今吉隆坡有难,就改名吧!
城市改名不罕见。我们的丁加奴变成登嘉楼,州政府因此改朝换代;砂劳越易名砂拉越,而有了自己的总理阿邦佐哈里。韩国“汉城”改名“首尔”,国运昌隆,贪官入狱;中国首都北平改成北京、千年古城从徽州改为黄山、六朝古都金陵易名南京、长安变西安,改了名字虽然不见的更有文化,但至少今天的中共政权很稳当。
改名能改运;一个大城市要整顿百十平方公里地底坑洞没那么容易,除非迁都。听说泰国曼谷8年后80%土地会陆沉,1045万人受影响,专家(又是专家)建议花费2.5兆令吉迁都。
曼谷全市平均海拔1.5公尺,每年下沉1.5公分;城市一马平川,昭披耶河穿城而过,迁去哪里?所以趁着现在还有时间挽救,不如参考一下荷兰、威尼斯怎么搞。不过动静最小的就是改个名,省钱省事省时间。曼谷(Bangkok)改成“盘古”,盘古开天地,算是吉兆。
拿不出科学证据说吉隆坡地下没坑洞
但话说回来,泰国人也算务实,地下水下降造成陆沉,专家勇于建议“迁都”。大马呢?官员专家评论员同声共气说吉隆坡地下没坑洞,但也拿不出科学证据。当下,吉隆坡确实存在(石灰岩地质+泥泞地+排水系统不佳+大楼滥建+移山建屋+……)无穷多问题,用常识判断,我们的京城绝不是风水宝地。
说吉隆坡地底是大坑,或许言过其实。但吃人的洞只要1米见方足矣;弄垮一栋大楼,3米见方的坑也够了。所以官员、专家辟谣的同时,是不是能从“口袋”里掏出全市的地质结构测量与各种管道配置图?如果不能,就别指责心存疑虑的民众“造谣”,难道百姓连担心的权利都没有?
吉隆坡安全吗?以下说法会比较清楚
吉隆坡安不安全,或者我这么说会比较清楚。
其一,吉隆坡地质多为石灰岩地形。石灰岩的莫氏硬度(Mohs
Hardness)只有2至3,质软,与石膏差不多。如果地底溶蚀作用旺盛,极容易因地底伏流(地下河)形成石灰岩地下洞穴(大坑),这类的地质结构不容易承受地面上的高楼建筑(这是高中生的地理常识,不必专家解释)。副首相兼能源及水务转型部长法迪拉也表示,吉隆坡地质多为石灰岩,地下水流活动很有可能导致地表塌陷,副首相说话不算危言耸听吧?
其二,吉隆坡位于两河交汇的泥泞地,早年锡矿湖遍布。现在这些湖泊呢?今天,我们看到雪隆地区很多湖景公寓沿湖兴建,有些离湖岸不到20公尺,如果发展商建构这些数十层高楼时,未将地基打到地底扣住岩层,在可能液化的土壤上盖大楼,你们认为安全吗?
其三,我们不必掩耳盗铃,有些发展商确实在吉隆坡周边,包括有断层的山坡、坡度超过30度的陡坡、矿湖附近、旧河道上或周围区域、顺向坡上、河岸侵蚀处(或紧邻河、湖、溪流处)、水源保护区、地质结构不佳地段(如石灰岩地质)大兴土木,以致经常有泥石流肆虐、市区淹大水,谁人保证这些建筑物安全?
其四,政府官员与专家们承认,搞不清楚吉隆坡的地底排水管道配置、拿不出完整的地下河流水文与地底地质结构图(如石灰岩地质)。所以,现在是时候通盘检讨,勇敢的画出吉隆坡的危险区域,防患于未然。我们看看台湾,清楚标示全台36条地震活动断层(在断层上盖房子,是在找死),台湾能,大马应该也能。
政府当局对隆市地陷问题, 应有对策
我也不认为吉隆坡是危城,但是牺牲了印度女游客薇治拉芝米之后,应该提高警觉;对城市地质状况与居住安全,官员与专家有责任提出对策,有义务向民众释疑;总不能叫我们求神问卜的“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难道还真的要为首都改名安太岁?■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