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志教授《星洲网》专栏评论:
南方大学学院华文必修课风波
❝在华文的国际地位日渐升高、商业实际用途和价值越来越受看好的今天,马来、印度裔和国际学生能在南方大学学院学到基础华文,为日后前途铺路,何以还说他们因此害怕而不是喜悦?❞
本文是曾担任南方大学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院院长的黄大志教授,针对南方大学学院取消华文必修科风波,2022年1月7日发表于《星洲日报》/《星洲网》的专栏评论。作者委婉批判校方歧视华文自我矮化而在2019年取消华文为必修课,“可被看成是一种错误的举措和范例。”
热心华教人士普遍认为,“华文必修科正是南院办学根基,取消华文必修科似如割华社的肉,挖华社的心,这将会是摧毁前人几十年苦心经营坚持南院保有华文教育的功业。”
有人在网络上对新山小商公会在去年会员大会通过“要求南方大学学院恢复列华文为必修科”的议决“也只能引起十多个面友的回应”而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表示“真有点失望”!有人甚至担心“让今日的南院继续滑下去,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为了引起全国华人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建议:
作为南方大学学院的向来的重要监护人,柔佛州华人社团(包括宗乡会馆、姓氏组织)、华人商会(包括各行业公会)采取下列行动:
❶立即通过会议议决,或发表声明,表达“华社要求南院恢复华文为必修科”的意愿和诉求,以示互相响应;
❷立即在会所外,张挂华巫双语的“华社要求南院恢复华文为必修科”的横幅标语,直到南院有所回应,以表共同决心。
我们期盼,上述两项合情合理又合法的行动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黄氏这篇评论全文如下(上图和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今年开年第一天,星洲日报刊登一则不起眼,但引起华社异常关注的新闻。该新闻标题为“新山小商公会大会,通过数议案”,其中一项议案涉及关注新山南方大学学院取消华文必修课一事,大会并吁请校方复办华文必修课。
据理解,早在1990年南方学院创校以来,校方就规定所有入校学生,修读华文为必修课,其初心不外是维护学习和应用母语的权益,承担着传承华族文化、先哲教育哲学的使命。这个规定一直延用到2012年该校升格为大学学院之后第七年的2019年,才被废除而改成选修课。自改为选修后,各学院自主决定学士与专科文凭课程,因为必修与核心课多,只是某些课程有安排选修华文。由于校方基本不鼓励,成为冷门课,这等于变相废除了华文必修课。
针对新山小商公会大会的议案和吁请,南方大学学院作出了回应,解释改华文必修课为选修课,是基于教育部下了减少必修课学分的新规定,只好将华文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另一个理由是考虑到报读入校的不谙华文的华族子弟、马来、印度裔和国际学生会却步,影响招生。
"取消华文必修课"的说辞很难令人信服
校方的解释听起来很有道理,但了解了实际情况后却很难令人信服,听来“似曾相识”是大马华校生向来从纯英校生口中得到的说辞,其根本原因其实就是纯英校生长期以来歧视自己华文的心理因素,而修改华文必修课成选修课可被看成是一种错误的举措和范例。
试想一个修读3到4年120到140学分才能毕业的大学生,学习期间修读一个学期3学分的华文必修课,教育部的新规定就真能影响他们毕业吗?华文必修课分成两个级别。一类是来自华小背景或华文水平更高至独中的学生,他们修读的是正规华文课。另一类是不谙华文的华族子弟、马来、印度裔和国际学生,他们修读的是非常简单的华文基础课。
笔者以往当南方大学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院院长时,每学期都得审批华文基础课的考题。考题十分初级,考生基本上只需认真学习上课,想在考试时拿不到及格的50分,是极为困难的。懒散学生各院各校都有,但以学习简单的华文基础课而令学生却步为理由,将华文改成选修课,是说不通的。
维护华文职责所在,岂能取消必修华文
大马自独立后,华文教育地位可说每况愈下。维护华文的教学地位,已成了华社维护华族文化和传统的职责所在。新纪元大学学院及韩江大学学院同样列华文为必修课,其实这只是在大趋势下的一种象征式意义。在加拿大,法裔占人口的四分之一,跟大马华人所占全国人口比例相似,但许多加拿大的英语省区中小学,均列法语为必修课。
在华文的国际地位日渐升高、商业实际用途和价值越来越受看好的今天,马来、印度裔和国际学生能在南方大学学院学到基础华文,为日后前途铺路,何以还说他们因此害怕而不是喜悦?
结束前,由于华文必修课的学生背景参差不齐,特别是上正规华文课的独中生和华小背景学生的华文水平差距大,笔者也许有个建议,如华文恢复成必修课后,学生在该科的考试成绩可以不列入总成绩的核算,以示公平。学生考试及格就行了。▉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