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名烈《星洲网》评论:
巫统在来届大选,
可能会分崩离析
作者在本文中没有把马哈迪和他正在申请注册、标榜“为马来人权利奋斗”的斗士党列入“争做马来社会霸主”之列,或许是因为在作者看来,马哈迪和他的斗士党或将跟安华领导的希盟结成对抗巫统-伊党-土团的政治联盟——请参阅作者发表于<东方网>的另一篇评论文章。
郑氏发表于<星洲网>的评论全文如下(上图与说明和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自喜来登政变后,巫统的算盘是先弄垮希盟政府,再来挟持国盟政府,然后举行闪电大选,以大胜的姿态班师回朝,重现光辉岁月。本来,巫统的目的很可能会得逞。但就是因为内部不同派系各有盘算,让慕尤丁有机会见缝插针,把509大选后的这个国内最大党不断分化裂解。
509大选之后, 巫统不断分化裂解
509大选前,巫统家大业大,掌握国家资源,在马来社会的影响力巨大。但是,自509大选下野之后,巫统步入家道中落的窘境。经不起诱惑和对党的前途失去信心者陆续过档土团。留在党内者,又因山头并立,忙于个人利益的争夺,对党的复兴大业缺乏共识。几回和土团的谈判,主战派和亲土派立场南辕北辙,不同派系的步伐不一致,每每让慕尤丁找到喘息的空间。
巫统主战派一直希望解散国会举行全国大选,因为他们以为只要巫伊合作,就能够获得大部分马来选民的支持而赢得多数议席。但是,如果土团和巫统公开决裂,伊党又在打自己的算盘,闪电大选的举行,结局也未必如巫统所愿。而大选时间拖得越久,形势对巫统越不利。
自308大选之后,巫统的战绩每况愈下,509大选后经过几轮的退党潮,目前只剩下38席,和2004年全盛期上阵117席,只输8席的盛况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从上届大选巫统胜出的选区各党得票结构来看,巫统在多个议席仍存在落败的危机。
土团和伊党联手, 巫统根基就动摇
土团、巫统和伊党三角关系自国盟政府上台后就变得愈来愈复杂。正所谓司马昭之心,众人皆知。伊党走的棋是要借土团之力来削弱巫统势力,以便扩大它在穆斯林社会的影响力。按上届大选成绩来推算,在土团和巫统之间,显然伊党选择与前者合作较为有利。依据现有形势发展下去,巫统若执意单打独斗,势必促成土团和伊党联手。这种情况下巫统不仅夺不回上届输给伊党的18席,即便是509大选后跳槽至土团的议席也会陷入苦战。在巫统手上的选区战倩,得票超过总投票数5成的仅有日里、玲珑、峇眼拿督、立卑、北根、云冰、森布隆、丰盛港、边佳兰、东南镇、哥打丁宜,以及京那巴当岸等12席。其他26席因为上届大选是在三角战的情况下胜出,一旦土团和伊党联手,巫统的根基就会被动摇。
巫统伊党土团争做马来社会霸主
除此之外, 不能忽略土团和伊党要上阵巫统参选的选区之外,希盟也会想来分一杯羹。在土伊分薄了巫统的票源的同时,得利的或是希盟。这种情况和上届大选的局面相似。只不过,当时的土团是在希盟底下初试啼声,而伊党则是在试水温,测试本身的实力去到哪里。但这一次土团背叛了希盟,上届大选投给土团的票源肯定会流失,留下的缺口必须靠伊党去填补之外,也要透过拉拢巫统的基层过档来增加胜算。更复杂的是,巫统、伊党和土团都在争当马来社会霸主在为自己赢取更多席位的同时,不排除也在暗地里扯盟友后腿。
巫统在来届大选, 可能会分崩离析
眼下的巫统是各政党中最早亮底牌的政党,也因此最容易掉入两头不到岸的窘境。倘若留在和土团与伊党合作,迟早会被这两个盟友给吞噬。如果选择和希盟合作,必然迫使党内的希山慕丁、凯里、莫哈末哈山、安努亚慕沙这些和在国盟政府中的既得利益者出走,甚至加盟土团,促成土团改造成巫统3.0。
巫统的分裂,意谓着一党独大的政局的结束。其斗争目的若只从领袖自身的利益出发,底气就会愈来愈薄弱。来届大选的巫统,可能会被对手摧残得分崩离析 。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