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财政部长黄循财
将成为新加坡下任总理
点击箭头聆听内容: |
本文是新浪网2022年4月16日刊出的新闻报道。新浪网注明,本文是上游新闻综合新华社、人民网、澎湃新闻相关资讯的一篇报道。全文内容和原来图片如下——
李显龙说,下一次大选将最迟在2025年11月举行。届时是否由黄循财担任总理率领执政党参加大选,还是执政党人民行动党再次赢得大选后接棒,还需要根据情况变化而定:“无论如何,我们的计划是若行动党能赢得下届大选,就由黄循财担任总理,这件事已经决定好了。”
黄循财在发布会上表示,他清楚团队最终必须获得人民的委托,他绝不会把这视为理所当然。他会同李显龙总理商量选举策略,并会努力争取新加坡人的信任和委托,为新加坡人服务。
[ 上游新闻 ]
新加坡政府 内阁部长们达成共识:
推举财长黄循财为 第四代领军人
4月14日下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发表声明称,新加坡政府内阁部长们已达成共识,将推举现任政府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联合领导人之一,财政部长黄循财(Lawrence
Wong)为新加坡第四代领导班子(新加坡国内称“4G”)领军人物。
上图是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发表声明,宣布财政部长黄循财(Lawrence Wong)为4G团队负责人。(图源:新加坡政府官网) |
据报道,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当天发布声明,称他与各位部长协商之后,委托前内阁部长许文远向内阁部长、议长陈川仁以及总秘书长黄志明征询接班人选的意见。受询者绝大多数支持由黄循财领军,这一结果今天较早时获得内阁、议长以及总秘书长一致拥护,并在较迟时候也获得行动党议员的认可。
这意味着,新加坡第四代领军人选尘埃落定。李显龙发出的声明表示,将调整内阁职务。《联合早报》称,根据过去的先例,被推举为领军人者会在内阁改组中受委副总理职务,这实际上为黄循财成为新加坡下一任总理铺平了道路。
黄循财 (图源:黄循财个人社交媒体) |
黄循财1972年出生于新加坡,祖籍中国海南。据新加坡媒体报道,去年8月16日黄循财父亲逝世,他回忆父亲经历时说,他的父亲少年时于上世纪40年代离开海南岛,来到南洋协助在马来亚铁道局担任厨师的爷爷。
黄循财称他的父亲是“吃苦耐劳的建国一代”。从商的父亲喜欢学习英语、看书、音乐并热心社区事务。
受到父亲影响,黄循财决定投身公共服务和政治。
据《海峡时报》报道,在2011年参加选举进而正式投身政治之前,黄循财曾担任多年高级公务员。根据资料,他曾在贸工、财政、卫生、能源等多个部门工作。2005年至2008年,黄循财是时任总理李显龙的私人秘书。
2012年8月,黄循财被任命为信息、通信和艺术部和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2015年,黄循财担任国家发展部长;2016年,他被任命为第二财政部长。2020年新加坡举行大选后,黄循财被任命为教育部长。
领导新加坡抗疫有功的关键人物
2021年4月23日,原被视为新加坡下任总理人选的副总理王瑞杰作出不“接棒”决定,李显龙宣布内阁改组。央视新闻报道称,在此次内阁改组中,最受关注的是财政部长人选。49岁的现任教育部长黄循财被委任为财政部长,并参与联合领导新加坡跨部门抗疫工作小组。
《南华早报》分析称,正是领导新加坡抗疫的工作让黄循财声名鹊起:他的曝光率最高,而且被认为是新加坡平稳应对疫情危机的关键人物。
有意思的是,黄循财还有一项时常让新加坡民众感到惊讶的“隐藏技能”:弹吉他。YouTube等网站上能查找到不少黄循财演奏吉他的视频。即使步入政坛,他仍在一些休闲和慈善活动中以吉他手的身份登台表演,还为一次筹款晚会亲自弹唱了闽南语流行歌《我问天》。
被宣布为下届新加坡政府团队领导人之后,黄循财随即在社交媒体上说,过去两年,在对抗新冠疫情的战斗中,第四代领导团队的凝聚力得以巩固,自己引领新加坡安全度过这场危机和走向未来的决心也得以加强。他将同团队其他成员一道,继续全心全意服务新加坡人民,努力赢得同胞的信任和支持。
[ 新闻背景 ]
今年70岁的李显龙曾多次表示,他想在70岁之前卸下总理职务,原本准备今年交棒。但鉴于疫情,李显龙表示时间点将取决于疫情形势,自己的目标是带领国家走出危机,并将“完好无损、运转良好”的新加坡移交到继任者手中。
不过,原被视为新加坡下任总理人选的副总理王瑞杰2021年4月突然宣布,基于年龄及健康考量,不再担任第4代领导团队领军人物,并卸任财政部长一职,改由黄循财接任。李显龙当时表示,需要至少几个月的时间来敲定新领导人,希望能在2025年下届大选前达成共识。李显龙强调,自己会“多待一段时间”,一旦继任者准备就绪,他就会交出国家领导的接力棒,“这才是负责任的做法。”
新加坡总理是新加坡共和国的最高行政首长,如果黄循财能够接任,他将是新加坡第四任总理。
新加坡前三任总理分别是:新加坡国父李光耀(1959-1990)、第二任总理吴作栋(1990-2004)、第三任是李光耀之子李显龙(2004-至今)。
▉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