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3 October 2020

美总统辩论磨破嘴, 问题还是那个问题! ——戴雨潇<观察者网>专栏评论

美总统辩论磨破嘴,
问题还是那个问题!
——戴雨潇<观察者网>专栏评论


[文/专栏作者 戴雨潇 ]

当地时间9月29日晚间,2020美国大选首场辩论拉开帷幕,“种族问题”也是其中议题之一。 

在现场,主持人华莱士提问特朗普: 

在处理这个国家未来四年面临的种族问题上,选民为什么要相信你而不是你的对手呢?” 现场特朗普依旧拒绝谴责“白人至上”主义者,并将极端暴力问题引咎于“左翼”抗议人士。 

如果我们把镜头转向现场外,持续四个多月的黑人游行还在继续,示威者拿起枪支和武器走上街头,高呼“黑人的生命也是命”“没有正义就没有和平”。而就在几天前,美国肯塔基州最大城市路易维尔大陪审团决定,针对美国黑人女子布伦娜•泰勒(Breonna Taylor)遭警察误杀一案,对3名涉事警察枪杀泰勒的行为不予起诉,仅指控其中一名将子弹射进邻居家的警察犯“肆意危害罪”。这项罪名在肯塔基州属于最低级别的重罪,最高判处5年监禁。  

事发地路易维尔的抗议活动已经持续一百多天(图源:Courier Journal)

布伦娜(Breonna Taylor)之死是今年第三起得到广泛报道的白人警察对黑人的暴力执法事件,此前五月份明尼苏达州警察跪压黑人男子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致死,八月美国威斯康辛州警员从背后连开七枪射伤黑人雅各布•布莱克(Jacob Blake),几次事件均引发全国范围的示威活动,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近几个月以来美国各地持续爆发反种族歧视、反警察暴力示威活动(图源:AP)

示威活动不仅仅是针对这些个案,而是最终把矛头指向了美国制度性的种族歧视、呼吁改革警察系统甚至解散警队。愈演愈烈的示威和骚乱对刚刚重启的美国社会和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示威者的大规模聚集也导致了新冠疫情的进一步蔓延,以上种种都为11月即将到来的选举增添变数。 

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抗议活动是否真的能改变布伦娜案后续的进展,乃至解决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和警察暴力执法问题吗?

一、布伦娜(Breonna)之死的真相

本案的被害人布伦娜•泰勒是一名年仅26岁的医务工作者,她生前曾在路易维尔大学医学院担任急诊室技术员。今年3月13日凌晨,路易维尔市警察在一宗追查毒品行动中,强行闯入她的家中误将其击毙。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布伦娜有违法行为,因此她完全是被无辜杀害的。

被害者布伦娜•泰勒(Breonna Taylor)是一名26岁的医务工作者(图源:Facebook)

从这段描述来看,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好端端地在家里睡觉,突然就被破门而入的警察用枪打死了,而且还没有任何人需要为她的死负责,整件事的性质确实十分恶劣,警方滥用暴力的行为令人愤慨。 

美国乔治城大学法学教授保罗•巴特勒(Paul Butler)批评道,“肯塔基州检察官的决定是在传达这样的负面信息:‘当三个警察半夜闯入你家,打了你六枪,这种行为却并不构成犯罪。’我认为这就相当于美国司法部门告诉我们:‘黑人的命不是命。’……看起来这几名警察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1] 

然而这并不是当晚的全部真相。 

事情的完整经过是这样的。路易维尔警方当时正调查一起毒品相关的案件,并且已经锁定了两名嫌犯,其中一人是布伦娜的前男友贾马克斯•格洛弗。调查显示,格洛弗曾经使用过布伦娜的住址接收包裹,就在今年1月,格洛弗曾拿着一个包裹离开布伦娜的住处,随后立刻前往了一个贩毒窝点。因此警方怀疑布伦娜的住处可能与毒品交易有关[2]。 

正是由于布伦娜的住址和毒贩格洛弗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再加上考虑到缉毒行动本身存在极高的危险性,因此警方成功从法院获得了布伦娜公寓的“免敲门搜查令”(No-knock warrant)。 

在3月13日凌晨,三名警察到达布伦娜的公寓开始行动。警方事后声称他们在行动前不仅敲门了,而且多次通报房屋内的人自己是警察。见屋内没有回应,警察使用破门锤强行进入房屋。当时正在屋内的布伦娜现男友——肯尼思•沃克率先开枪,击中了一名警察的大腿。三名警察立刻开枪回击,子弹不幸击中了布伦娜,致其死亡。

3月13日前往布伦娜住处实施缉毒行动的三名警察(图源:LMPD)

沃克承认是自己先开枪,但他表示自己当时并不知道破门而入的是警察,开枪完全是出于自我防卫的本能。由于三名警察当时都没有佩戴执法记录仪,究竟是警察当天没有自报家门还是沃克没有听到,我们不得而知[3]。但是沃克和警方的开枪顺序没有争议。因此,肯塔基州检察长解释道,在当晚的搜查中警方开枪是回应沃克率先开枪采取的自卫行为,所以不追究警察的刑事责任[4]。开枪打伤警察的沃克起初被指控谋杀罪,但后来起诉被撤回改为无罪。 

从司法的角度来讲,肯塔基州的“城堡法则”允许人们对入侵自己房屋的陌生人开枪,但同时也允许合法进入房屋的执法人员对屋内的开枪予以还击[5],无论沃克还是三名警员当晚所作所为都没有违反法律。

二、美国警察——政治游戏的牺牲品

愤怒的民众当然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不管警察开枪是否合法合规,都必须有人为布伦娜之死负责。为了安抚沸腾的民意,路易维尔的政客不得不做一些表面工作。首先,路易维尔市长格雷格•费希尔(民主党)在5月底宣布无限期暂停发放“免敲门搜查令”,然后在几天后开除了警察局长史蒂夫•康拉德。与此同时,路易维尔市政府开始要求所有执勤警察佩戴执法记录仪。 

这一系列的政治操弄完全回避了问题的要害。首先,按照当晚的情况就算警察配备了执法记录仪,事件的结果也不会发生任何改变。另外,全市范围内彻底取消“免敲门搜查令”的决定也存在很大问题。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赋予执法部门实施突击搜查的权力,主要是基于两个重要考量:其一是在毒品搜查等案件中,如果警察在门外先敲门然后告诉房间里的人自己是警察,毒贩很可能就会利用这段时间,迅速销毁毒品等罪证或者直接逃之夭夭,给后续的逮捕和起诉环节制造困难;其二是在面对穷凶恶极的亡命之徒时,突击搜查可以让警方占得先机,避免陷入被动,甚至身死人手。 

路易维尔市市长和市议会为了迎合公众情绪,贸然撤销全市“免敲门搜查令”是一种非常短视而且不负责任的政治操作。这些政客显然是在用一线执法人员的安全换取自身的政治利益。 

案发当晚,被布伦娜男朋友开枪射伤的警察乔纳森•马丁利上周给1000多名路易维尔的警察同仁群发了一封邮件。在邮件中马丁利首先为自己当晚的行为辩护:“无论我们是否被起诉,我都认为我们当晚的所作所为符合法律和道德。可悲的是,好人被妖魔化,罪犯反而成了圣人。” 

随后他愤怒地谴责调查他们的联邦调查局以及路易维尔市长等政客:“如果你们在高压之下犯了任何错误,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都会立刻对你们展开侵犯公民权利调查……你们只是市长政治游戏中的棋子。我保证那些政客不关心你们或你们家人的安危,他们不过把你们当做可替换的工具。”[6]

当晚被枪打伤的乔纳森马丁利警佐向1000多名同事群发邮件控诉市长(Roberto Ferdman)

布伦娜之死让人扼腕叹息,马丁利的邮件同样令人动容,一边是遵纪守法的公民,一边是维护正义的卫士,是什么让他们成了死敌? 

问题的症结还是在美国的体制。

三、 警察暴力的真正原因

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的警察暴力问题由来已久。据统计,在过去的7年里平均每年有约1100个美国人被警察杀死,2020年已经有781人死于警察之手[7]。对比之下,今年美国全国仅有14人通过正常司法渠道被执行死刑。可以说,美国大部分的“死刑”其实都当街执行了。正因如此,美国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前美国犯罪学会会长杰尔姆•斯科尔尼克在其著作中将美国警察称之为“不经审判即行刑的街头法官”[8]。在被警察杀死的人中有95%是死于枪击。

在美国,今年到目前为止只有12天没有人被警察杀死(图源:Mapping Police Violence)

美国警察“军队化”程度极高,在美国生活的这几年里我还没有见过一个不配枪的警察。这些武器自然不是摆设,掏枪和射击对美国警察来说是家常便饭。往往当事人在警察没让下车的时候下车,或者手稍微挪动到口袋附近就被射死了。美国警察之所以如此轻易地使用武力,并不是因为他们是一群嗜血的恶魔,而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非常恶劣。 

问题的根源还是出在枪支泛滥。美国是世界上几乎唯一的一个公民普遍持枪的国家。根据小型武器调查的结果,美国有约3.9亿枚枪支在民间流通,占全世界私人持有枪支的46%;美国平民持枪数已经超过了全国人口总数,每100人持有120支枪[9]。美国的持枪者大多为白人男性、很多生活在农村地区,另外共和党支持者的持枪率是民主党支持者的三倍[10]。

美国私人拥枪数量超过了美国人口总数(图源:Small Arms Survey)

枪支泛滥必然带来枪械暴力,被枪射杀是美国人的一个常见死因。据美国枪支暴力档案统计,仅是在2020年,美国就已经有31454人死于枪击,其中包括956名少年儿童,有27876人被枪射伤。全国今年共发生470次大型枪击案。这意味着在美国平均每天有116个人被枪杀,其中包括至少3名儿童[11]。美国的枪击致死率远超其他西方国家,更是中国的18倍[12]。数十人在同一枪击中案被杀,这样的事在美国并不罕见。 

在过去十年中,美国经历了数次极其严重的大规模枪击案,2019年埃尔帕索沃尔玛枪击案——22人死亡,2018年佛罗里达高中枪击案——17人死亡,拉斯维加斯枪击案——60人死亡,萨瑟兰泉教堂枪击案——27人死亡,2016年奥兰多同性恋夜店枪击——49人死亡,2015年圣贝纳迪诺枪击——14人死亡,2013年华盛顿海军司令部枪击——12人死亡,2012年桑迪胡克小学枪击——27人死亡,2012年奥罗拉电影院枪击——12人死亡……至于其他致死人数小于十的枪击案简直数不胜数。


美国的持枪率和枪杀率令全世界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纵轴为每十万人中因枪击死亡的人数,横轴为每100人持有的枪支数(图源:Vox)

解决美国枪械问题最直接和彻底的方法当然是在全国范围推行严格禁枪措施。但在美国独特的政治体制下,任何严肃的禁枪政策都无法施行。背后的原因我在之前的文章《赌城枪击惨案背后的体制弊病》中有详细的论述,简单概括有以下三点:
 • (一) 在政府拥有飞机大炮火箭导弹的21世纪,美国政客和民众还抱着“持枪可以反抗暴政”的祖宗之法不放、自欺欺人;
 • (二)美国全国步枪协会等利益团体通过买通政客、影响选举甚至最高法院法官的任命等手段,打压支持控枪的势力;
 • (三)票选制度下的政客不靠政绩,而是靠言辞糊弄短视的选民升迁。这样的体制无法实事求是地解决复杂的大型社会问题。 

美国的当权者拒绝推行社会制度改革,解决禁枪这类牵涉国本的重要矛盾,于是就依靠压榨基层的方法对体制漏洞进行修修补补。在一个枪支泛滥、枪械暴力如此严重的国家,执法部门为了确保社会秩序不会崩塌,只能采取以暴制暴的手段。因此警察暴力是枪械泛滥的必然结果。事实证明这二者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统计上的相关性[13]。

美国各州警察执法致死率和枪支拥有率之间的关系(图源:Vox)

也正因如此,尽管美国警察过分使用致命武力的情况层出不穷,但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被指控。据统计,在2013年至2019年之间,99%的警察致死案中没有警察被控诉。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为警察定罪的法律门槛比普通人要高得多,美国最高法院也给了警方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让他们可以通过对危险的感知进行瞬间的生死抉择。因此本案中的三名警员面对屋内的开枪予以回击的行为,就被肯塔基州检方认为是合情合理的[14]。 

一个美国公民如果胆敢用枪在警察面前捍卫自己的“权利”和“自由”,那他等于直接选择了被合法击毙。

四、无解的种族问题

从乔治·佛洛依德“我不能呼吸”到布伦娜在家里中枪身亡而没有警察因此被起诉,这一系列事件引发的抗议示威活动在反对警察暴力的同时,一个更重要的主题是声讨警察执法时针对黑人的种族歧视。据统计,在美国被警察打死的人中有28%是黑人,这一比例是黑人占美国人口比例(13%)的两倍以上。黑人被警察打死的概率是白人的三倍[7]。相比其他族裔,黑人更有可能被警察认定为是罪犯,并遭到残酷对待。 

事实上,美国执法部门和黑人社区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在19世纪末的美国南方,刚刚结束的南北战争导致了奴隶制被正式废除,但是黑人仍然受到系统性和制度性的歧视。南方各州政府表面上承认废奴的宪法第十三修正案,但同时通过种种“黑人法规”试图否定战争的结果,继续实行半奴隶制,并维持白种人的统治地位。随后通过的“吉姆·克罗法”在之后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对有色人种实行种族隔离,禁止黑人和白人共用学校、餐厅、公园或居住在同一社区。 

在此期间,南方白人暴民对黑人的私刑和谋杀事件变得愈发频繁,但是警察往往不会逮捕肇事者。当时在南方长大的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社会学教授亚瑟·雷珀估算“至少有一半的私刑是在警务人员的参与下进行的,剩下的部分里十有八九也得到了警察的认同或默许”[15]。

1935年佐治亚州的一名黑人被白人实施私刑杀害(图源:Getty)

与此同时,直接针对黑人的警察暴力事件也时有发生。最显著的案例是1946年刚刚荣誉退伍的艾萨克·伍达德,他身着美军制服在巴士上被南卡罗莱纳州警察殴打,导致其双眼永久性失明。然而事后警方被全部由白人组成的陪审团宣判无罪。这一事件引发了全国性的抗议活动。很多黑人在这段时间逃亡北方州,但在那里等待他们的同样是被当地警察残忍对待。 

由于黑人和警察之间的宿怨,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民权运动期间崭露头角的黑豹党等黑人团体,开始使用武力手段挑战白人为主的美国警察部门,以终止警察针对黑人的暴行。在成立之初,黑豹党与各地警察部门之间的冲突至少导致15名警察死亡。 

很快黑豹党意识到黑人受到种族歧视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更深层次的政治经济关系,因此逐渐放弃黑人民族主义路线和针对白人的全面攻击,开始拥抱马列毛的革命思想。黑豹党研究专家、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教授柯蒂斯·奥斯汀在其著作中指出:“每个黑豹党成员都必须学习毛泽东的“小红书”(《毛主席语录》),以增进对人民斗争和革命进程的了解。”[16]

左图:1968年学习毛主席语录的黑豹党成员;右图:黑豹党党报(Bob Fitch)

正因如此,时任联邦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佛将黑豹党形容为“对美国内部安全最大的威胁”。美国政府和联邦调查局也于随后开展数百次“反情报计划”(COINTELPRO),运用秘密而且时常违法的手段对黑豹党等泛左翼组织实施监视、渗透和干扰,同时恫吓、骚扰或暗杀这些组织的重要成员或其支持者。 

比如一封解密的文件显示,联邦调查局曾经使用一个虚构的信息来源对好莱坞放出假消息,污蔑美国著名影星、同时也是黑豹党的支持者和资助者珍·茜宝“怀上了黑豹党成员的孩子”(尽管联邦调查局的信息显示孩子真正的父亲另有其人),以此“有效损害她的公众形象”。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很快导致茜宝精神崩溃。最终其孩子流产,她本人也于40岁时在巴黎去世,死因被“裁定为自杀”。

联邦调查局的文件(左)显示其如何造谣污蔑美国著名影星珍茜宝(右)怀上了黑豹党成员的孩子,以此损害她的形象

1969年,联邦调查局和芝加哥警方在一次行动中,暗杀了黑豹党全国副主席弗雷德•汉普顿[17]。随后,联邦调查局的渗透和挑拨引起了黑豹党内部的派系冲突和成员之间的相互残害,最终导致黑豹党和其他泛左翼民权团体相继分崩离析[18]。自此之后,美国黑人失去了历史上最佳的觉醒机会。 

时至今日,美国已经没有法律法规公开性地歧视黑人,但美国黑人的处境依然没有得到本质的改善。美国黑人家庭的财产中位数是白人家庭的十分之一,黑人的贫困率是白人的两倍,没有医疗保险的黑人比例比白人多六成,黑人死于新冠肺炎的比例也远高于美国的其他族裔[19]。黑人受教育的机会也十分有限,现在有65%的黑人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黑人学生高中毕业率不到七成,远远低于白人学生的86%[20]。直到今天,很多大城市郊区的黑人聚集区犯罪率和吸毒率等都要高于其他地区,实质性的种族隔离依然存在。

美国各族裔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少年儿童比例,黑人为所有族裔中最高,亚裔最低(National KIDS COUNT)

结语

美国警察针对黑人的暴力执法现象是美国社会种族问题的一个缩影,问题的症结还是在于非洲裔美国人整体低生活水平、低教育水平以及高贫困率、高犯罪率的悲惨现实。 

皮尤研究中心在2019年发布的《美国种族报告》显示,58%的美国人认为“美国的种族关系整体来讲十分糟糕”,63%的美国人认为奴隶制对黑人社会地位的影响依然很大,超过半数黑人认为“黑人永远得不到平等的权利”[21]。黑人是美国社会的一部分,黑人社区沦落至此只能表明美国政府治理无方。 

美国对于落后群体和贫困人口的救治方式仅限于机械性地提高社会福利,近半个世纪以来政府投入了约15万亿美元扶贫,但是美国贫困人口的比例一直稳定低维持在10-15%,赤贫人口(日收入低于2美元)比例近年来反而大幅上升[22]。低效的扶贫项目实质上变成了“养贫”,让穷人永远穷下去。

美国政府的福利投入逐年上升,扶贫效果却不见起色(Federal Safety Net)

相比之下,中国的扶贫自古以来就是以教化为主。共和国的扶贫项目在确保“居者有其屋”的同时“扶技”“扶业”“扶智”“扶志”,为人民提供安全感,实质改善了他们的生活品质,也让年轻一代接受了工业化洗礼[23]。 

这样的政策需要政府拥有强大决心和执行力,然而美国特色党争票选式民主和宪法规定的权力掣肘,导致没有任何政治势力有足够的权力去进行强有力的改革。美国政治学家托马斯·曼恩认为,美国两党意识形态的极化和权力的过度分离,已经让美国政府陷入了半瘫痪状态。 

当下持续数月的大规模抗议活动再次成为了两党党争的焦点。特朗普指责民主党煽动暴乱,并称如果拜登当选美国将永无“法律与秩序”,同时“为暴乱中被枪击的两名警察祈祷”;拜登和民主党则攻击特朗普“无视民众对于警察暴力的呐喊”,拜登呼吁“改革警察系统、解决警察过度使用暴力的问题、禁止警察对嫌犯使用锁喉以及彻底检讨免敲门搜查令”。 

两党政客各执一词、相互攻讦,围绕着警民关系这一次要矛盾唱双簧,本质上还是在为了自己的选举利益“煽动群众斗群众”。真正困扰美国社会的少数族裔政治经济地位低下以及枪械泛滥、枪击案频发这些根本问题向来无人问津。不仅如此,美国政府还会去运用联邦调查局等特务机构破坏愿意解决问题的民间势力。这充分地反映了美式党争票选民主社会根本性的弊病——缺乏应对国内重大矛盾的勇气和魄力,当权者不敢或不能解决困扰人民群众的难题。 

在如此僵化的体制中,投票选举和游行示威就成了最有效的“维稳”手段。大部分民众对自身现状和统治阶级的怨恨,都可以通过“下次不投给某位领导人”或者“抗议某项政策”得到充分宣泄。 只可惜选来选去都是两党通过初选等手段内定好符合建制派利益的那几个人,示威游行无论发展到多么激烈的程度都不会威胁到富人区的安全。

到头来问题永远还是那些问题。

注释:

[1]https://www.pbs.org/newshour/show/breonna-taylor-case-outcome-suggests-officers-are-above-the-law-says-legal-expert 
[2]https://www.courier-journal.com/story/news/crime/2020/06/16/breonna-taylor-fact-check-7-rumors-wrong/5326938002/ 
[3]https://www.vice.com/en_us/article/bv8qyd/breonna-taylor-investigation-witness-changes-story 
[4]https://www.courier-journal.com/story/news/local/breonna-taylor/2020/09/23/breonna-taylor-decision-kentucky-ag-daniel-cameron/3507419001 
[5]https://www.nbcnews.com/news/us-news/kenneth-walker-police-can-both-claim-kentucky-law-protects-conduct-n1241010 
[6]https://twitter.com/robferdman/status/1308389439102738432/photo/3 
[7] https://mappingpoliceviolence.org/ 
[8] Skolnick, Jerome H. Justice without trial: Law enforcement in democratic society. Quid pro books, 2011. 
[9] Karp, Aaron. Estimating global civilian-held firearms numbers. Ginebra, Suiza: Small Arms Survey, 2018. 
[10] https://news.gallup.com/poll/264932/percentage-americans-own-guns.aspx 
[11]https://www.gunviolencearchive.org/reports/accidental-shooting 
[12]https://www.npr.org/sections/goatsandsoda/2019/08/05/743579605/how-the-u-s-compares-to-other-countries-in-deaths-from-gun-violence 
[13]https://www.vox.com/2018/4/9/17205256/gun-violence-us-police-shootings 
[14]https://www.wsj.com/articles/breonna-taylor-case-outcome-isnt-unusual-review-of-police-shootings-shows-11600912686 
[15] Raper, A. "The Tragedy of Lynching. Chapel Hill: Univ." (1933). [16] Austin, Curtis J.Up against the wall: Violence in 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the Black Panther Party. University of Arkansas Press, 2006. 
[17] Stubblefield, Anna. Ethics along the color line.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5. 
[18] O’Reilly, Kenneth. "Racial matters: the FBI’s secret file on Black America, 1960–1972." New York (1989). 
[19]https://www.cnn.com/2020/06/03/politics/black-white-us-financial-inequality/index.html 
[20] Stetser, Marie C., and Robert Stillwell. "Public High School Four-Year On-Time Graduation Rates and Event Dropout Rates: School Years 2010-11 and 2011-12. First Look. NCES 2014-391."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2014). 
[21] Horowitz, J., Anna Brown, and Kiana Cox. "Race in America 2019." Pew Research Center 9 (2019). 
[22]https://cnsnews.com/news/article/study-more-half-trillion-dollars-spent-welfare-poverty-levels-unaffected 
[23] https://www.yicai.com/news/100369726.html

0 comments:

通告 Notification




工委会议决:将徐袖珉除名

人民之友工委会2020年9月27日常月会议针对徐袖珉(英文名: See Siew Min)半年多以来胡闹的问题,议决如下:

鉴于徐袖珉长期以来顽固推行她的“颜色革命”理念和“舔美仇华”思想,蓄意扰乱人民之友一贯以来的“反对霸权主义,反对种族主义”政治立场,阴谋分化甚至瓦解人民之友推动真正民主改革的思想阵地,人民之友工委会经过长时间的考察和验证,在2020年9月27日会议议决;为了明确人民之友创立以来的政治立场以及贯彻人民之友现阶段以及今后的政治主张,必须将徐袖珉从工委会名单上除名,并在人民之友部落格发出通告,以绝后患。

2020年9月27日发布



[ 漫画新解 ]
新冠病毒疫情下的马来西亚
舔美精神患者的状态

年轻一辈人民之友有感而作


注:这“漫画新解”是反映一名自诩“智慧高人一等”而且“精于民主理论”的老姐又再突发奇想地运用她所学会的一丁点“颜色革命”理论和伎俩来征服人民之友队伍里的学弟学妹们的心理状态——她在10多年前曾在队伍里因时时表现自己是超群精英,事事都要别人服从她的意愿而人人“惊而远之”,她因此而被挤出队伍近10年之久。

她在三年前被一名年长工委推介,重新加入人民之友队伍。可是,就在今年年初她又再故态复萌,尤其是在3月以来,不断利用部落格的贴文,任意扭曲而胡说八道。起初,还以“不同意见者”的姿态出现,以博取一些不明就里的队友对她的同情和支持,后来,她发现了她的欺骗伎俩无法得逞之后,索性撤下了假面具,对人民之友一贯的“反对霸权主义、反对种族主义”的政治立场,发出歇斯底里的叫嚣,而暴露她设想人民之友“改旗易帜”的真面目!

尤其是在新冠病毒疫情(COVID-19)课题上,她公然猖狂跟人民之友的政治立场对着干,指责人民之友服务于中国文宣或大中华,是 “中国海外统治部”、“中华小红卫兵”等等等等。她甚至通过强硬粗暴手段擅自把我们的WhatsApp群组名称“Sahabat Rakyat Malaysia”改为“吐槽美国样衰俱乐部”这样的无耻行动也做得出来。她的这种种露骨的表现足以说明了她是一名赤裸裸的“反中仇华”份子。

其实,在我们年轻队友看来,这名嘲讽我们“浪费了20年青春”[人民之友成立至今近20年(2001-9-9迄今)]并想要“拯救我们年轻工委”的这位“徐大姐”,她的思想依然停留在20年前的上个世纪。她初始或许是不自觉接受了“西方民主”和“颜色革命”思想的培养,而如今却是自觉地为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统治而与反对美国霸权支配全球的中国人民和全世界各国(包括马来西亚)人民为敌。她是那么狂妄自大,却是多么幼稚可笑啊!

她所说的“你们浪费了20年青春”正好送回给她和她的跟班,让他们把她的这句话吞到自己的肚子里去!


[ 漫画新解 ]
新冠病毒疫情下的马来西亚
"公知"及其跟班的精神面貌

注:这“漫画新解”是与<人民之友>4月24日转贴的美国政客叫嚣“围剿中国”煽动颠覆各国民间和组织 >(原标题为<当心!爱国队伍里混进了这些奸细……>)这篇文章有关联的。这篇文章作者沈逸所说的“已被欧美政治认同洗脑的‘精神欧美人’”正是马来西亚“公知”及其跟班的精神面貌的另一种写照!




[ 漫画新解 ]
新冠病毒疫情下的马来西亚
"舔美"狗狗的角色

编辑 / 来源:人民之友 / 网络图库

注:这“漫画新解”是与《察网》4月22日刊林爱玥专栏文章<公知与鲁迅之间 隔着整整一个中国 >这篇文章有关联的,这是由于这篇文章所述说的中国公知,很明显是跟这组漫画所描绘的马来西亚的“舔美”狗狗,有着孪生兄弟姐妹的亲密关系。

欲知其中详情,敬请点击、阅读上述文章内容,再理解、品味以下漫画的含义。这篇文章和漫画贴出后,引起激烈反响,有人竟然对号入座,暴跳如雷且发出恐吓,众多读者纷纷叫好且鼓励加油。编辑部特此接受一名网友建议:在显著的布告栏内贴出,方便网友搜索、浏览,以扩大宣传教育效果。谢谢关注!谢谢鼓励!












Malaysia Time (GMT+8)

面书分享 FB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