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宇晖《当今大马》撰文:
猫山王国变成猫山亡国
❝
没有非法芭,就没有猫山王,他们用生命栽种榴莲,却无法用毕生心血换来一个公平的对待,最后只能眼巴巴看着有权有势者,“合法”占有他们的土地,不知奇耻地坐享其成。
榴莲农民最后的选择也许就真的就只有玉石俱焚,让猫山王国变成猫山亡国,才能泄心头之恨啊。❞
这名在民主行动党成为执政党后唯一坚持为榴莲农民权益奋战不懈的国会议员如今处于孤军无援的窘境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政府的悲愤之情,值得民众关注与同情。
这名劳勿区国会议员和抢救猫山王联盟主席郑益清昨天即4月14日接受警方传召后遭到逮捕。他们接受了长达近20小时的问话之后,在今早即2025-04-15
1130获准保释,并离开劳勿警区总部(见下图)。
邹宇晖表示,他和郑益清是为了捍卫劳勿无地契榴莲农民的权益而被捕,并呼吁彭亨州政府立即停止砍伐榴莲树行动。
以下是邹宇晖2025-04-11
23:51发表于《当今大马》(华文版)的关于劳勿榴莲芭风波的评论文章。原标题:猫山王国变成猫山亡国。全文和插图如下——
这场“非法芭”之战,从一开始就是一场鸡蛋对高墙的战役,也让人深深感受到,一个政府在土地政策和农业政策上的偏差,足以毁掉数代人的心血和生计。
我讶异的是,还有人继续把农民的“非法芭”当成原罪,拿来大做文章,完全不看历史的脉络和制度的缺陷,只一味怪罪农民侵占土地种植榴莲。
更何况,“非法”两字谁来定义,在大学时期,校方叫你不要参加“非法”学运组织;出来社会工作,警方警告你不要参加“非法”集会;如今种了榴莲数十年,政府突然说你是“非法”芭,要收回,不妥协者则大刀砍下,一棵不留。
一切都是当权者决定谁是谁非,符合我利益就合法,反抗我者则非法,既然已明白合法非法只是个权力的游戏,不解为何还有许多人死抓农民的“非法”身份大做文章。
合法不代表合情理
“非法”就代表不合理、不合情吗?如果当初因为Bersih是非法集会,我们敬而远之,还会有轰轰烈烈的人民运动吗?
“合法”又一定合情合理吗?当初彭亨州政府准备宪报300年长的500英亩地给莱纳斯建废料槽,的确是法律允许,但一个外国集团要拿500英亩丢废料轻而易举,本地农民要申请几英亩来种榴莲却难如登天,这合情合理吗?
此次非法芭风暴的热点就在双溪兰、双溪吉流、双溪查力、都赖,这些地区的后山曾经是马共活跃的山林,70年代,第二任首相敦拉萨推行青皮书计划,大力推动农业发展,鼓励农民在荒芜地种植,以增加粮食,自给自足,在被配置到劳勿郊区一带的新村村民,为了三餐温饱,自然而然响应这项计划,甚至有者还在“青年土地计划”下被分配土地种植,然后再鼓励他们之后向土地局申请地契。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一个在政府当局高度管制的“戒严”新村,一个隔离于劳勿和文冬市区的边缘山林小镇,在那个晚上都很难出街的年代,他们没有多余的经济活动,他们几乎唯一可以找生计的地方就是后山。靠海吃海,靠山吃山是恒古不变的道理,加上政府鼓励默许,农民当然积极响应耕种。
同一个年代,政府还全面推动联邦土地一系列发展计划(FELDA &
FELCRA),但这个计划的最终结果是分配不均,不是每个人都是天生那么幸运的,而双溪兰、双溪吉流、双溪查力则恰恰好是被数个劳勿和文冬FELDA包围的村落,他们不是FELDA垦殖区,他们没有政府的资助,为了养家活口,一切只好自力更生,往后山找地耕种,从橡胶到油棕,从香蕉到可可,从D24到猫山王,面对农作物低收,他们毅然砍掉翻种;面对农作物失收,他们只能咬紧牙根,甚至借钱度日子。
我们今天看到的只是猫山王风光的一面,就以为农民每个都是千万富翁,但他们这一路走来投入的成本和心血,又有多少个人明白呢?
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个没有hilux的年代,很多农民还是骑着摩托车进芭的,而劳勿则也得天独厚,土地肥沃,小溪林立,养分充足,一棵棵的榴莲树在农民辛勤耕耘下,在斜斜的后山茂盛地长大,慢慢地结成了金黄色的果肉,苦中带甜、甜而不腻、奶油般光滑,吃了不能回头的猫山王。
一直等到国际市场开始接受猫山王,农民们才有好一点的日子过,但这其中大部分还是小园主,致富的并不多,要知道榴莲从收成到批发,从分销到零售,利润早已被分薄。当然,无可否认,有农民因此致富,但就算是致富的,也不代表他们应该被财团剥削,被政府无情砍树,这是两码子事。
地契准证一张难求
农民知道,没有地契的土地,始终没有保障,过去数十年,他们进出了多少次土地局、森林局,只求一张地契或临时准证,多少个Runner声称他们有关系可以帮他们拿雅兰(geran),多少个政党领袖谎称森林局要派雅兰,多少次大选前的甜言蜜语,多少次的希望就换来多少次的失望。当然,这其中还是有些人的确是透过关系还是政治利益,拿到了那一纸地契,但大部分的人,都是被无视的。
没有地契怎么办?榴莲市场需求也逐渐扩大,现有的地已经不能满足了,州政府没有明确政策,执法当局又好像默许你继续种,农民都开始有第二代了,就如Felda
第二代要求更多土地一样,农民自然要更上一层楼,所以就只好在当局不阻拦下,开辟周围土地继续种猫山王其中很多土地还是伐木公司清完森林后留下的荒芜地,农民将之“转型”,一边种一边申请,也许有人认为这一点有争议,但政府无能,不代表人民不能自强。
而如果州政府可以早点有规划,有制度处理这一切,甚至把猫山王当成宝贵资产,租出更多地予农民,并设计条例管制,以避免过度破坏环境和集水区,整个榴莲工业的发展将不止于此,更不会有今天的风暴发生。
国家不曾珍惜农民
农民今天白手起家的猫山王国,是国家的一个奇迹,是彭亨州宝贵的资产,看看多少政府资助的大计划,最后是怎样失败收场的,单单是一个5000英亩的7000万令吉国家养牛计划,最后搞到牛住进公寓,更遑论1MDB这些惊天大丑闻。
然而国家有珍惜过这些开垦者吗?瘦田无人耕,耕开有人争。如今榴莲成为黄金,就被几个奸商虎视眈眈,危在旦夕,政府对外呼吁大家种榴莲,但转过身来却一直用“非法”罪名抹黑这些鼻祖,逼迫他们签下不平等条约,不妥协者则面临报复,用电锯两分钟砍掉你三四十年的心血,农民欲哭无泪,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留给下一代的只有唱不完的悲歌。
没有非法芭,就没有猫山王,他们用生命栽种榴莲,却无法用毕生心血换来一个公平的对待,最后只能眼巴巴看着有权有势者,“合法”占有他们的土地,不知奇耻地坐享其成。
榴莲农民最后的选择也许就真的就只有玉石俱焚,让猫山王国变成猫山亡国,才能泄心头之恨啊。■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