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哈迪叹大马华裔难同化,
“仍用筷子用餐”等等......
在马哈迪看来,“华裔用筷子用餐,而不会用他们的手。他们没有接纳马来西亚人吃东西的方式。他们保留用筷子,这是中国的身份,不是马来西亚的方式。”
本文是《当今大马》12月12日发表的一篇关于马哈迪推介新书《抓住希望:为新马来西亚继续奋斗》时回答记者提问的报道。这篇报道正好说明了马哈迪就是长期以来(在巫统时期执政22年,在希盟时期执政22个月)在我国实行民族压迫、民族同化的马来霸权统治的最重要推手和最狡猾的人物。
全球传媒都在报道,一个名为“反极端主义项目”(Counter Extremism
Project,CEP),日前公布了《全球最危险20大极端主义者》,而曾2次担任大马首相的马哈迪也在名单里面,居第14
!由此可见,马哈迪的马来种族主义的霸权统治的恶名,早已远扬全球了。
吊诡的是,我国还有一些自命为“民主改革”的“精英人士”,还在痴痴期待着像马哈迪这样对待被压迫民族的人物来为“我国民主改革”作出他们必有的“贡献”。
更吊诡的是,一些早已远离群众和国土的自诩“革命领袖”的人士完全无视于我国仍然存在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现实,而大肆散播他们的所谓“和谐之路”的谬论。
读一读各个媒体报道的马哈迪的“筷子论”,或许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新的启示。
《当今大马》报道全文如下(以上图片和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所加)——
马哈迪称,马来西亚华裔迄今仍保有自己的族裔身份,包括语文、传统乃至用餐方式。
他举例,印尼华裔早已摒弃原有的族裔身份,与印尼人同化融入到印尼社会。
“印尼华裔大概有10%,虽然人数多过马来西亚,但大概只占10%(印尼总人口),其他都是印尼人。”
“所以如果你要在印尼生活,如果你不接纳印尼语或表现得不像印尼人,你就会受到孤立。”
“马来西亚大概有26至30%华裔,10%印裔。他们保留自己的社群,自己的传统与方式。”
“譬如说,华裔用筷子用餐,而不会用他们的手。他们没有接纳马来西亚人吃东西的方式。他们保留用筷子,这是中国的身份,不是马来西亚的方式。”
马哈迪感叹华裔保留祖先的身份特征
马哈迪今天是在吉隆坡一家书店,推介新书《抓住希望:为新马来西亚继续奋斗》时,接受主持人与现场观众的提问。
马哈迪指出,新一代的非巫裔与先辈不同,皆是在马来西亚出生,而不是从中国或其他国家来马。
但他感叹,非巫裔依然保留自己祖先的身份特征,而这会分化国民团结。
“这会分化人们,变成这是大马华裔,这是大马印裔,这是马来人。因为这样,他们无法同化。”
“但在其他多元族群国家,只要他们接受一个国家的公民权,他们就会以那个国家公民的身份自居,而不是他们先辈来自的地方。”
他举例,大马华裔所取的名字现在依然有许多“X与Z”,而不是马来西亚人的名字。
马哈迪就是要华人同化成为"马来人"
相对之下,马哈迪表示,许多印度人与阿拉伯人来马后,其后代已放弃先辈的族裔身份,而以大马人自居。
“我们有许多印度人与阿拉伯人,他们来这里后成为马来人,因为他们放弃自己的语言。他们说马来话,接纳马来服装,也使用马来名字等等。”
“虽然他们明显不是马来人,但马来人却接受他们,把他们当做马来人。”
马哈迪说泰国菲律宾华裔都接受同化
在回答另一道问题时,马哈迪再举例,泰国与菲律宾华裔的状况也跟大马华裔不同。
他说,泰国与菲律宾华裔都接受同化,最后甚至有华裔可以出任泰国首相,如呂基文(Chuan
Leekpai)与塔信(Thaksin Shinawatra)。
“他们用泰国人的方式来生活,他们说泰语,不说华语。他们接纳泰国人的一切,甚至跟随他们的信仰。”
“但在马来西亚却没有这样。你是华裔的话,你就说华语,你接纳的是中国的国语。”
“其实,这里的华裔应该说广东话或福建话等(方言),但因为你跟着中国,所以当中国接纳华语(Mandarin),你也跟着采纳华语。所以,你到底是在跟谁的政策?”
华裔社群要获得接纳,就要改变身份
马哈迪续称,虽然马来西亚没有反对华裔这种做法,但如此一来,大马华裔就无法同化成为马来人。
“然而,印度人与阿拉伯人来这里后,他们完全失去他们的语言,他们成为马来人,他们说马来话,他们的生活作风也是马来人。”
“所以,华裔社群要获得接纳,他们就应该像这些印裔与阿拉伯裔那样做——接纳成为大马人,以原住民的身份自居。”▉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