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7 August 2021

戴雨潇《观察者网》专栏评论: "与病毒共存"是啥意思? 绝不是放任病毒不管!

戴雨潇《观察者网》专栏评论:
"与病毒共存"是啥意思?
   绝不是放任病毒不管!



本文是《观察者网》2021-08-17 08:04:41贴出的专栏文章。原标题:翻译翻译,什么是“与病毒共存”。《观察者网》介绍,作者戴雨潇是纽约大学研究生。以下是全文内容与原文插图(上图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近一段时间随着德尔塔毒株等高传染性变异的出现,世界各国新冠疫情急剧反弹。美国在一天新增超过20万确诊病例、1000多例死亡。欧洲多个国家的确诊病例数在几天之内翻倍。世卫组织表示,德尔塔毒株未来数月将成主要流行毒株,并警告各国在情况再次恶化之前,迅速采取行动以遏制本轮疫情。

此轮疫情中,欧美疫情大规模反弹尤其令人关注。在欧洲,德尔塔毒株加速传播,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在8月初纷纷扩大新冠通行证适用范围,加强在公共场所的限制措施。在美国,美疾控中心6日发布报告显示,美国大部分地区新冠病毒社区传播严重,“新增确诊病例、死亡病例、住院病例在不断上涨”。不仅如此,“拉姆达”变异毒株也正在美国部分地区蔓延开来。

眼下,将欧美此轮疫情归咎于病毒变异的观点颇有市场。不过有分析指出,所谓“病毒变异论”本质上是种倒果为因的解释。正如世卫组织专家不久前表示,当前的疫苗对德尔塔变异毒株仍然有效,“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疫情反弹不是疫苗没有发挥作用,而是在社交限制措施等方面放松了警惕”。

不久前有专家撰文称世界上大多数病毒学家认可新冠病毒“是一个常驻病毒,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同时提及到接种疫苗是“与病毒共存”的前提条件。长远来看,这当然是正确的,毕竟人类并没有成功地消灭过多少种病毒,几乎任何病毒都可以说是与人类“共存”状态。但我们可以先观察下西方“与病毒共存”的短期效应。

一、西方的"与病毒共存"到底是什么意思?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与病毒共存”是自疫情爆发以来在西方始终存在的一种说法。这套理论不仅是在描述“新冠病毒会在地球上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同时包括了关于公共卫生政策和防疫路线的宏观讨论。

共存论最早的版本出现在去年5月,当时西方正处于新冠疫情爆发的早期。美国《华盛顿邮报》主笔、普利策奖得主尤金 • 鲁宾逊 (Eugene Robinson) 发表了一篇社论《我们必须找到与病毒共存之道》[注1]

▲《华盛顿邮报》社论《我们必须找到与病毒共存之道》标题截图
文章首先陈述了美国疫情在第一波爆发后并没有消退的迹象,新冠肺炎已经变成了美国人的主要死因之一。接下来作者话锋一转,引用纽约州州长安德鲁•库默的言论称“极度严苛”的现行居家限制“不是一种可持续的政策”,人们必须被允许走出家门、孩子们必须回到学校接受教育、经济活动也必须逐渐恢复。

然而问题在于,当时还世界上没有新冠特效药、也没有疫苗(作者也承认他不认为安全和有效的疫苗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那么美国如何在疫情肆虐的情况下做到解除隔离,恢复常态?

作者在下一段给出了答案:“如果我们可以确认患有这种疾病并产生抗体可以赋予强大而持久的免疫力,那么幸存者应该可以恢复正常生活。那些工作需要近距离接触的人,例如理发师和按摩师,(在被感染后)我们可以给他们颁发某种免疫认证……剩下的人将会带着口罩小心翼翼地出行。”

▲《我们必须找到与病毒共存之道》节选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开始分情况列举感染后的幸存者和未被感染者将如何在新的常态下继续生活,但是只字不提那些因为感染新冠不幸死亡的美国人,好像他们是美国社会应该付出的“必要代价”。

这套“与病毒共存”的理论直接预设政府必须放宽或放弃隔离措施,牺牲社会中的易感人群和高危人群,其思想内核与英国政府早期提出的“开放式”(躺倒式)防疫如出一辙。

在今年年初新冠疫苗面世之后,“共存论”也与时俱进发展出了疫苗免疫的版本。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论述来自上个月底美国微生物学家凯瑟琳•薛(Katherine S. Xue)在《纽约客》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 [注2]

▲《纽约客》杂志长文《与新冠共存》
在文章中,作者承认现阶段的研究表明,无论是过去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或是目前已经完全接种新冠疫苗的人都无法做到对新冠病毒达到完全和彻底的免疫。

作者介绍科学家通过对新冠肺炎病毒的“近亲”SARS病毒和MERS病毒的长期研究发现,感染者的抗体水平在被感染后的两三年会出现显著下降,但她同时也指出这不一定代表免疫会完全失效,“即便抗体减少,他们也有可能足以防止感染或使轻症不变成重症”。

然而最近出现的多个变异毒株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人体响应初始病毒或现存疫苗产生的抗体与其中几种变异的结合性较差,为再次感染创造了机会。

比如巴西的马瑙斯市出现的情况就值得所有人的警惕。这座城市在去年上半年曾经爆发了非常严重的疫情,去年10月的一项血清调查估测,城市里有高达76%的人已经感染过新冠疫情,这使得一些科学家宣布这座城市基本实现了“群体免疫”[注3]

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是,去年年底新冠疫情再次席卷了马瑙斯,而且新一波的疫情比过去更严重,住院人数和死亡人数都超过了第一波疫情。至于为什么在已经实现“群体免疫”的城市会爆发更严重的第二波疫情,研究人员认为背后有多重原因:有观点指出当地政府自以为已经达到“群体免疫”,过早地放弃了社交区隔政策,要负重要责任;也有人认为新出现的“伽马变异毒株”是造成第二波疫情失控的重要因素 [注4]

▲巴西城市马瑙斯在已经达成“群体免疫”后爆发了更严重的疫情,上图为每日新增死亡和住院,下图为传染数R值(图源:[4])
作者认为即便存在上述免疫失效的情况,被感染或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依然可以起到一定作用。文章引述英国和丹麦的研究称,曾经感染新冠的人群在几个月之后的再次感染率是未感染者的1/5。除此之外,今年4月美国疾控中心分析了10,262个已经接种两针疫苗但是依然感染新冠的“突破感染”病例,发现其中27%无症状,10%病情严重到需要住院治疗,2%(160人)死亡。这160个打完全部疫苗后依然感染新冠死亡的病人,年龄中位数为82岁 [注5]

作者的结论是“即便疫苗取得了如此惊人的成功,人类消灭病毒甚至群体免疫的可能性依然很小。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与病毒相处的方式”。她预测病毒将会持续在人群中传播,但是感染者的症状越来越轻。某些群体,例如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仍将面临跟严重的病情并发症风险;弱势群体可能会像现在人们死于流感和肺炎一样死于新冠。但是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新冠会成为像流感一样的“熟悉的敌人”。

《纽约客》这篇共存论文章的作者是研究微生物组演化的学者,对病毒和人体免疫系统有比普通人更深入的认识。作者意识到了疫苗的局限性和病毒的威力,但是依然寄全部希望于疫苗,对未来十分乐观。疫苗突破感染中“只有”2%的死亡率对于作者来说就是“惊人的成功”。至于那些易感、高危人群以及打完疫苗依然感染去世的人,作者直接将其排除出了“我们大多数人”的行列。

上述两篇鼓吹与病毒共存的代表性论述的唯一区别在于前者相信感染者的群体免疫、后者相信疫苗的效果,共同点是他们都没有考虑严防死守式的防疫措施,接受确诊和死亡的常态化,主动放弃了社会中的某些弱势群体。

二、西方"与病毒共存"的结果

在《纽约客》发表这篇共存论文章之后不久,英国广播公司(BBC)发表文章指出:“英国,美国或者欧洲国家,近半年会首先恢复社会常态……恢复有个过程,但肯定会带来一些小规模的反弹。”“可能以后英国就不报感染人数。因为没有意义。就像流感一样,虽然会估算人数,不可能采取全民筛查的方式,这是劳民伤财。”[注12]目前,在接种率接近70%的英国,新冠病死率降至0.1%,“接近流感的水平”,因此可以说英国找到了与病毒的共存之道。

英国的现状有两点值得商榷。首先,英国现在的“0.1%致死率”不应该完全归功于疫苗。英国国民保健署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英国完成疫苗接种的成年人口不到八成,但是体内有抗体的成年人口高达93.6%。

考虑到前文已经介绍过,一些人在接种过疫苗之后几个月抗体水平会大幅下降,出现抗体检测阴性的情况。显然英国的高抗体阳性率既包括了接种疫苗的情况,也包括至少6百万已经被感染过的情况。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英国目前已经有13万人(全国0.2%的人口)因为新冠死亡。现在统计的“低致死率”是最危险的那群人已经离世了之后的结果。

▲上图为英国疫苗接种情况,下图为英国新增确诊病例,横轴不统一(JHU CSSE)
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如何看待致死率的高低问题。对于上面几位共存论者来说,英国现在的致死率似乎并非完全不可接受,甚至可以作为防疫的“正面案例”。英国最近几天每天约90人因为新冠死亡。这是基于英国目前的群体免疫程度,以及一个发达国家的人均医疗资源所产生的结果。如果将这套模式扩展至全球,是否还会有英国的效果?

全球范围内,即便有7成人打疫苗也很难达到英国人的免疫程度,更不用说很多国家仍在面临的“疫苗荒”,另外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人均急救病床等医疗资源也比英国这类老牌发达国家匮乏得多。如果真以英国为师进行防疫,实际的死亡人数只会不可预测地更多。

虽然新冠病毒难以消灭,从长期看确实会“共存”,但一些共存论者认为普遍施打疫苗、实行“群体免疫”就能在短期内让新冠的危险降为“流感”的级别,并由此主张尽快大开国门、恢复人员交流以及放宽甚至放弃长期以来严防死守的隔离政策。我认为现阶段做出这样的判断过于草率。

近一段在全世界各地出现的“德尔塔毒株”有更强的传染性,最新发现的“拉姆达毒株”不仅具有高度传染性,甚至还可能具有逃避抗体的能力。此外目前人们对于新冠产生的后遗症也缺乏认识。这些都为未来的防疫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三、曲解"与病毒共存"代价沉重

上周,美国彭博社刊文称中国“病毒清零”的防疫策略将使其未来几年面临“被国际孤立”的危险。文章表示如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开始尝试与新冠病毒共存,而中国却试图长期彻底消灭新冠病毒,这将会“付出很大代价”[注11]


然而事实是,目前美国已经有超过63万人因为新冠死亡。一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论文估测,新冠疫情使得美国国民人均预期寿命从78.61下降了到了77.48——平均每个美国人因为新冠少活了1.13年 [注9]。还有什么“代价”比这么多人的生命更大呢?

彭博社和BBC这些西方媒体出馊主意是希望把中国拉下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近一年多以来,西方主要大国消极应对疫情,不仅给世界人民带来伤害,也会让本国人民继续付出惨重代价。相比之下,中国政府在确认新冠疫情严重性之后第一时间组织和动员了全社会的各种资源全力抗击疫情。在全国人民的配合下快速有效地控制住了疫情,在世界上创造出一片免于被新冠威胁的净土。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西方国家的政客在疫情期间“保经济、弃人命”,结果是经济和人命都没保住。中国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反而成了去年全世界上唯一实现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外贸规模更是创历史新高。今年上半年,中国18.07万亿元的进出口规模创下了历史同期的最好水平 [注13]。国家近几个月奉行的“严防死守”政策反而促进了对外贸易,完全不存在所谓“闭关锁国”的情况。

以当下全球疫情发展态势看,病毒或将与人类较长时间共存。但是,与病毒共存绝不是放任病毒不管,不能像一些国家那样单纯寄希望于疫苗,防控措施却形同虚设,而应该坚持广泛接种疫苗和疫情防控并行,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距离、减少聚集、隔离等措施放松不得。尤其是在全球疫情没出现实质性转变的时候,绝不能以“与病毒共存”的借口放松疫情防控,以免波及已有的防疫成果。

如果放任疫情恶化,不仅会给全球公共卫生体系造成巨大压力直至崩溃,同时也可能产生新的风险与不可知的毒株,进而使本来就不稳定的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偏离既有轨道。IMF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不久前警告,变异新冠病毒持续传播可能令世界经济复苏“脱轨”,或将导致全球经济产出到2025年累计损失约4.5万亿美元。

参考文献:
[1]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opinions/we-keep-waiting-for-the-new-normal-it-might-already-be-here/2020/05/04/7a4032ca-8e41-11ea-a9c0-73b93422d691_story.html

[2] https://www.newyorker.com/science/annals-of-medicine/coexisting-with-the-coronavirus

[3] Buss, Lewis F., et al. "Three-quarters attack rate of SARS-CoV-2 in the Brazilian Amazon during a largely unmitigated epidemic." Science 371.6526 (2021): 288-292.

[4] Prete, Carlos A., et al. "Reinfection by the SARS-CoV-2 P. 1 variant in blood donors in Manaus, Brazil." MedRxiv (2021).

[5] https://www.cdc.gov/mmwr/volumes/70/wr/mm7021e3.htm

[6] https://weibo.com/7454177482/KqTBY9V4Pzhanwge

[7] https://www.wsj.com/articles/fresh-u-k-covid-19-data-boosts-hopes-that-delta-variant-can-be-held-in-check-11628674201

[8] https://v.qq.com/x/page/e3152s2nraf.html

[9] Andrasfay, Theresa, and Noreen Goldman. "Reductions in 2020 US life expectancy due to COVID-19 and the disproportionate impact on the Black and Latino popula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8.5 (2021).

[10] https://v.qq.com/x/page/g3251m7tybz.html

[11]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1-08-09/china-s-covid-zero-strategy-risks-leaving-it-isolated-for-years

[12]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science-58158014

[13] 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21-07/13/c_1127650964.htm

[14]https://xw.qq.com/partner/sxs/20210811A0BHJ6/20210811A0BHJ600?ADTAG=sxs&pgv_ref=sxs

(全文完)

0 comments:

通告 Notification




工委会议决:将徐袖珉除名

人民之友工委会2020年9月27日常月会议针对徐袖珉(英文名: See Siew Min)半年多以来胡闹的问题,议决如下:

鉴于徐袖珉长期以来顽固推行她的“颜色革命”理念和“舔美仇华”思想,蓄意扰乱人民之友一贯以来的“反对霸权主义,反对种族主义”政治立场,阴谋分化甚至瓦解人民之友推动真正民主改革的思想阵地,人民之友工委会经过长时间的考察和验证,在2020年9月27日会议议决;为了明确人民之友创立以来的政治立场以及贯彻人民之友现阶段以及今后的政治主张,必须将徐袖珉从工委会名单上除名,并在人民之友部落格发出通告,以绝后患。

2020年9月27日发布



[ 漫画新解 ]
新冠病毒疫情下的马来西亚
舔美精神患者的状态

年轻一辈人民之友有感而作


注:这“漫画新解”是反映一名自诩“智慧高人一等”而且“精于民主理论”的老姐又再突发奇想地运用她所学会的一丁点“颜色革命”理论和伎俩来征服人民之友队伍里的学弟学妹们的心理状态——她在10多年前曾在队伍里因时时表现自己是超群精英,事事都要别人服从她的意愿而人人“惊而远之”,她因此而被挤出队伍近10年之久。

她在三年前被一名年长工委推介,重新加入人民之友队伍。可是,就在今年年初她又再故态复萌,尤其是在3月以来,不断利用部落格的贴文,任意扭曲而胡说八道。起初,还以“不同意见者”的姿态出现,以博取一些不明就里的队友对她的同情和支持,后来,她发现了她的欺骗伎俩无法得逞之后,索性撤下了假面具,对人民之友一贯的“反对霸权主义、反对种族主义”的政治立场,发出歇斯底里的叫嚣,而暴露她设想人民之友“改旗易帜”的真面目!

尤其是在新冠病毒疫情(COVID-19)课题上,她公然猖狂跟人民之友的政治立场对着干,指责人民之友服务于中国文宣或大中华,是 “中国海外统治部”、“中华小红卫兵”等等等等。她甚至通过强硬粗暴手段擅自把我们的WhatsApp群组名称“Sahabat Rakyat Malaysia”改为“吐槽美国样衰俱乐部”这样的无耻行动也做得出来。她的这种种露骨的表现足以说明了她是一名赤裸裸的“反中仇华”份子。

其实,在我们年轻队友看来,这名嘲讽我们“浪费了20年青春”[人民之友成立至今近20年(2001-9-9迄今)]并想要“拯救我们年轻工委”的这位“徐大姐”,她的思想依然停留在20年前的上个世纪。她初始或许是不自觉接受了“西方民主”和“颜色革命”思想的培养,而如今却是自觉地为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统治而与反对美国霸权支配全球的中国人民和全世界各国(包括马来西亚)人民为敌。她是那么狂妄自大,却是多么幼稚可笑啊!

她所说的“你们浪费了20年青春”正好送回给她和她的跟班,让他们把她的这句话吞到自己的肚子里去!


[ 漫画新解 ]
新冠病毒疫情下的马来西亚
"公知"及其跟班的精神面貌

注:这“漫画新解”是与<人民之友>4月24日转贴的美国政客叫嚣“围剿中国”煽动颠覆各国民间和组织 >(原标题为<当心!爱国队伍里混进了这些奸细……>)这篇文章有关联的。这篇文章作者沈逸所说的“已被欧美政治认同洗脑的‘精神欧美人’”正是马来西亚“公知”及其跟班的精神面貌的另一种写照!




[ 漫画新解 ]
新冠病毒疫情下的马来西亚
"舔美"狗狗的角色

编辑 / 来源:人民之友 / 网络图库

注:这“漫画新解”是与《察网》4月22日刊林爱玥专栏文章<公知与鲁迅之间 隔着整整一个中国 >这篇文章有关联的,这是由于这篇文章所述说的中国公知,很明显是跟这组漫画所描绘的马来西亚的“舔美”狗狗,有着孪生兄弟姐妹的亲密关系。

欲知其中详情,敬请点击、阅读上述文章内容,再理解、品味以下漫画的含义。这篇文章和漫画贴出后,引起激烈反响,有人竟然对号入座,暴跳如雷且发出恐吓,众多读者纷纷叫好且鼓励加油。编辑部特此接受一名网友建议:在显著的布告栏内贴出,方便网友搜索、浏览,以扩大宣传教育效果。谢谢关注!谢谢鼓励!












Malaysia Time (GMT+8)

面书分享 FB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