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统一对华战线"了吗?
G7面对中国的共识与分歧
原标题:统一对华战线?G7面对中国的共识与分歧
作者:赵常
发表于2021-06-15 23:05:01
在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结束G7与北约峰会后,他手握一份加强美英合作的《新大西洋宪章》、首次提及中国并在多方面予以指责的G7公报、以及首次将中国列为系统性挑战的北约公报,可谓是“满载而归”,拜登本人也表示“感到满意”。
尽管大量媒体都以“西方统一对华战线”来报道,但无论是G7在讨论中国问题时一度因内容敏感、分歧过大而掐断网络信号,还是欧盟领导人在两个声明出炉后多次强调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性,以降低围堵中国的色彩,都体现了美欧对华取态的温差依然明显。
例如,G7领导人在中国议题上就有三点主要分歧:——
- 一是公报中“强迫劳动”的指控是否点名新疆;
- 二是拜登力推的、与其竞选口号相当雷同的全球基建计划“重建更好的全球”(Build Back Better World),是否定性为对抗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以及该计划究竟规模几何;
- 三是台海及南海问题。
三议题背后的美欧分歧
在第一个问题上,美国很早就告诉记者,将优先争取在公报文本中指出中国对维吾尔族实行强迫劳动,并希望西方国家为此展开“集体行动”。英加也站在美国一边,且加拿大还据报希望谴责中国“任意拘留”。
但欧盟领导人对此感到犹豫,考虑到其将通过《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争取到中国承诺遵守国际劳工组织基本公约视为一大成就,且中欧关系正是因欧盟就新疆问题发起制裁而转冷,协定进程就此冻结。而在欧盟领导人仍对推进协定抱有希望时,例如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Charles
Michel)日前就强调该协定“是朝正确方向迈出的一大步”,他们就不希望在这一敏感问题上多生枝节。
最终,G7领导人将这个问题分成两部分处理,一方面要求中国在新疆问题上“尊重人权”,一方面表示要在全球供应链中去除“强迫劳动”,但没有点名中国,因此美国希望西方能采取“集体行动”的愿望也自然落空。最后,拜登政府在白宫官网上另行发表的“事实清单”(fact
sheet)中点名“强迫劳动”问题上“新疆是受关注的主要供应链”。
七国集团(G7)领导人在中国议题上仍有诸多分歧之处。(Reuters) |
美国力推的全球基建计划也遭到类似阻力,欧盟领导人不希望将此包装为对抗“一带一路”的项目,例如德国总理默克尔就表示她欢迎就基建计划建立工作小组,“但这不是反对什么,而是支持什么”。且据彭博社报道,德国对于承诺具体金额感到犹豫不决。最后在公报中,该计划具体金额和“对抗一带一路”等字眼都没有出现,使该计划实际内容乏乏。
另外,在台海问题上,据共同社透露,由于
5月G7外长会议声明已包括台海问题,法德主张“没有必要再提及”,但美日英强烈坚持主张纳入公报,直到会议最后一天早晨才说服两国。至于南海问题,据《卫报》透露,欧盟希望能争取美国支持中国正在与东盟各国磋商的“南海行为准则”,但最终未能如愿。
相比于G7公报在各方角力中淡化了强硬语气,北约公报的部分语句虽然更为锋利,包括直指“中国明言的野心和果决行为,对以规则为本的国际秩序和北约盟友安全构成系统性的挑战”、“我们对中国缺少透明度和(散播)不实信息感到担忧”,但同时也通过紧接的“北约会在可能的领域与中国保持有建设性的对话”,“我们欢迎在与盟友的相关领域以及气候变化等共同挑战中与中国合作的机会”等合作倡议,来冲淡了对抗色彩。
再加上欧盟领导人也再次出声做和事佬,例如法国总统马克龙就警告北约勿“分散了注意力”,列举了包括俄罗斯和恐怖主义等主要挑战,并提醒“不要在对华关系上持有偏见”。这无疑削弱了美国希望营造的“一致对华”的氛围。
德国总理默克尔(中)是主张对华更温和的中流砥柱。(AP) |
欧盟对华立场暂未动摇
因此可见,尽管欧盟乐见拜登及美国领导力的回归,被特朗普严重动摇的跨大西洋盟友纽带也得到显著修复,但在美国最希望联合盟友的对华问题上,欧盟依然坚持其固有的实用主义立场。
个中理由过往已讨论了不少,包括中欧尤其是中德紧密的经济关系、《中欧投资协定》对以德国车厂为主的欧洲企业大有裨益、默克尔的长年执政使她对中国发展道路有更深刻感受、马克龙主张的欧盟主权包括更独立的外交政策、欧盟在地缘政治挑战方面向来更警惕近邻俄罗斯等等,这都使得美欧在理解以及应对中国议题时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欧盟固然能在人权方面与美国和鸣,但很难像美国那般将中国视为“自由与专制之战”中需要打败的敌手,而会更平衡地强调与中国合作与竞争的一面。
同时不容忽略的是,欧盟在疫情中受伤更深,其疫苗接种落后于美英导致经济复苏程度不及预期。例如德国政府预测的今年国民生产总值(GDP)增值就从去年秋天较乐观的4.4%下调至3.5%,更悲观的德国商界则给出了3%的预测,而美英的GDP增速预测则高达6.4%和7.2%。因此相较之下,欧盟大国对于调整关乎经济命脉的对华政策更持谨慎态度,德国这等依赖中国市场的出口型经济就更是如此。
而且,特朗普执政的四年严重伤害了美欧关系根基,即使拜登使出浑身解数试图向盟友保证美国依然是自由世界领袖,但谁能保证四年或八年后不是特朗普或其门徒当道?智库“欧洲对外关系理事会”(ECFR)在G7峰会前发表的民调显示,在拜登上任后,德国、瑞士、奥地利、法国、荷兰、西班牙仍有逾半民众认为美国政治制度上在一定程度上或完全崩溃了。虽然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被消失”让美国政治看上去不如往常丑恶,但共和党在绝大多数事项上坚拒合作的态度,特朗普主义仍在共和党票仓大行其道的现实,都使欧盟领导人内心仍持观望态度。
在以上种种原因的综合作用下,就出现了美欧领导人表面上其乐融融,闭门会议时在对华政策上取态仍差异明显的情况。当然,欧盟现时展现出的战略定力也难言会否稳固持久,默克尔今年9月即将卸任,马克龙明年将迎来艰难选战,另一挑大梁的领导人意大利总理德拉吉(Mario Draghi)则是重视跨大西洋关系的传统欧洲政客,他上任后明显调整了上届民粹政府向中国靠拢的路线。
虽然德拉吉在此次G7峰会中站在法德一边争取降低公报对华调门,但他对中国的描述显然比法德领导人更加尖锐,他形容“中国是不遵守多边规则、与民主国家持不同世界观的专制国家,我们需要合作,但我们需要坦白指出那些不共享且不接受的事务,美国总统说沉默就是帮凶。”这类言辞响应了拜登推行的“自由与专制”的意识形态分野,而非默克尔更倾向的以联合国等机构为主导的多边主义、而非以冷战主义思维划分阵营。因此,在法德可能变天的情况下,意大利这位舵手会否坚定推进欧盟现时对华道路,仍是未知之数。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