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之友工委会根据本身以往对全国大选和州议会选举的论述,结合团结政府成立后的政治形势,决定对新古毛州议席补选,于2024年5月8日发表声明,供新古毛选民5月11日投票以至全国各族人民今后行动的参考。

赵明福民主促进会与明福家属不满首相安华多次拒见(他们),而决定在即将来临的元宵节(即阳历2月24日)上午11时正,到行动党的半山芭总部,向陆兆福拜年和探问关于明福命案调查的进展。人民之友工委会2024年2月5日(星期一)发表《5点声明》,表达我们对赵明福冤死不能昭雪事件的严正立场和明确态度。

Hindraf.png

人民之友工委会针对第15届全国大选投票提出 5项建议 和 两个选择

人民之友恭祝各界2024新年进步、万事如意!在新的一年里,坚持抗拒种族霸权统治! 阻止巫统恶霸卷土重来!

[人民之友20周年(2001-2021)纪念,发表对国内政治局势的看法] 坚持抗拒种族霸权统治! 阻止巫统恶霸卷土重来!

Stop%2BRestoration%2Bof%2BMahathirism.png

人民之友工委会即将在2020年9月9日发表文章,对“喜来登”政变发生后的我国政治局势,提出具体意见,供全国致力于真正民主改革的各民族、各阶层人士参考,并愿意与同道们交流、共勉!

Stop%2BRestoration%2Bof%2BMahathirism.png

Sahabat Rakyat akan mengemukakan pendapat khusus mengenai situasi politik di negara kita selepas "Rampasan kuasa Sheraton" pada 9 September 2020 untuk tatapan rakan semua bangsa dan semua strata yang komited terhadap reformasi demokratik tulen negara kita. Kami bersedia bertukar pendapat dan saling belajar dengan semua rakan-rakan sehaluan.

Stop%2BRestoration%2Bof%2BMahathirism.png

Bersatu padu, mempertahankan reformasi demokrasi tulen, buangkan khayalan, menghalang pemulihan Mahathirism.

 photo mahathir_PRU14_1.png

人民之友18周年(2001—2019)纪念,举办一场邀请4名专人演讲的政治论坛和自由餐会,希望通过此论坛激发更多的民主党团领导、学者、各阶层人士,共同为我国民主改革运动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photo the-new-phase-of-democratic-reform-reject-state-islamization.jpg

马来西亚民主改革的新阶段马来西亚民主改革的新阶段 / The New Phase of Democratic Reform in Malaysia / Fasa Baru Reformasi Demokratik di Malaysia

509.png

人民之友根据2017年9月24日发表的《人民之友 对我国第14届大选意见书 》的内容与精神以及半年来国内和国外的政治形势,对5月9日投票提出具体意见,供全国选民参考。

Saturday, 30 November 2019

罗汉洲<南洋网>专栏文章: 巡回全国寻求民意的笑话

罗汉洲<南洋网>专栏文章:
巡回全国寻求民意的笑话

来源:<南洋网>enanyang.my/?p=1323504

刘镇东(上图右)披露,行动党领导层将会巡回柔佛州乃至全国各地,聆听各地选民意见,协助制定新政和2020年的全年计划,重新挽回人民对希望联盟的信心与支持。

希望联盟在丹绒比艾补选惨败后,民主行动党柔佛州主席刘镇东宣称该党领导层将巡回全国聆听民意,敦马哈迪医生则说要认真检讨,要纠正。

首先说刘镇东吧,他的话令我大吃一惊。什么?做了五十多年反对党,又执政了一年多的行动党,到了今天仍然不知道民意,需要巡回全国各地去问人民“你们到底还要什么?”

行动党党员遍布各阶层,是他们平日没有把民意反映上去,还是上层充耳不闻,闹到今日才说要巡回各地以了解民意?

尽管行动党自认是一个代表多元种族的政党,但它全靠华人支持才能有今日则毋庸讳言,因为马来人根本就不需它做代表,也从不把它看作是代表,华人则期待它取代马华,替华人讲话,所以支持它,所以行动党只需了解华人的民意,并按照华人的民意去做即足以“行走江湖”,它今日能跻身为执政之一员也正因为它在过去一直按照民意为华人讲话。

换言之,“巡回全国以了解民意”是掩饰遭华人唾弃的借口,何况如今资讯发达,面簿与华文报章都已充分表达了华人的民意,何必“巡回全国”?

上台之后   不解民意

如今的行动党了解华人的民意,却敢敢逆民意行事,林冠英在补选过后仍坚持马华必须“放手”,否则不发放已准备好的3000万令吉给拉曼大学学院,稍后在“压力山大”之下,扭扭捏捏把拨款交给校友“监管”,此举是否内有玄机则且看下回分解。惟须知那3000万是人民的纳税钱,但林部长却把公家的纳税钱当作克敌制胜的私人武器,所以行动党了解华人的民意又有何用?

可以肯定说一句,不是行动党不了解华人的民意,而是成了执政党后的行动党没能按照华人的民意办事,它明知道华人反对把爪夷文列入华小国文课本、反对强制使用爪夷文、反对莱纳斯稀土厂、反对撤销拉曼拨款、反对庇护印度通缉犯扎基尔博士。但作为执政第二大伙伴的行动党并没能按照华人的民意去办事,以致终遭华人割席断交,行动党无需用上“巡回全国寻求民意”这花招来掩饰自己的无能。在野时的行动党很了解华人民意,执政后却不了解?

口说检讨   一切照旧

至于敦马说要检讨,这句话他在第一个任期内已说过好几次,每逢国阵在补选中蒙受挫败,他都说要检讨、要纠正,但过后又悄无声息,一切一仍旧贯做下去。

因此,我敢说敦马这次检讨的结果是一切归于平静,土著团结党一仍旧贯按照旧路线走下去,因为敦马已说得很明白,而且也是他第一个任期内一讲再讲的名言:各族都感到不公平就证明政府公平对待各族,各族都感到不满意就证明政府做得很好──什么逻辑?

所以无论是行动党或是土团党在“检讨”之后,一切都没有改变,稀土厂继续营业,扎基尔继续得到庇护,继续推广爪夷文,敦马也会继续批评人家的内政,继续指导人家如何治国,继续推行他在首个任期未完成的政策,他会继续让马来人感到缺乏安全感、缺乏机会、需要更多扶助,政府也提供更多扶助给他们,至于华人的诉求则以国家议题更重要为由推掉,因为他要维持各族都不满意的局面,以便续掌大权,行动党则继续义无反顾全力支持敦马所有的决定。


外媒<多维新闻>评希望联盟: 执政一年半犯下4大错, 不思改革必遭选民粉碎!

外媒<多维新闻>评希望联盟:
执政一年半犯下4大错,
不思改革必遭选民粉碎!

作者 /来源:卓朋序 /<多维新闻>


希盟在比艾补选的惨败是人民对希盟的一次教训!

(以上插图和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以下为刊载于<多维新闻>的全文内容与原来插图)

原标题:
四大错令马哈蒂尔政府遇险 , 
“政治海啸”可成就亦可淹没政客

作者:卓朋序

11月17日,马来西亚执政的希望联盟在丹绒比艾国会议席补选中,相较2018年大选,失去六成支持者选票惨败。今次补选是希盟2018年当选后第六次在补选中失利,也是表现最差的一次。距惨败已过去一周,马哈蒂尔依然就任首相,内阁改组遥遥无期,民怨亦愈发加深。一年半前,希望联盟依靠政治海啸登上权力巅峰;倘若再不痛定思痛,海啸也将把希盟政客们淹没。

希望联盟内部并非未想过改变。败选三日后的11月20日,首相马哈蒂尔便向媒体透露可能会改组内阁。11月23日马哈蒂尔面对记者提问时,又表示重组必须在“深刻检讨”后进行,时间未定。被问及联盟内四党是否不和时,马哈蒂尔更答道:“分裂没有出现在领导层,可能只是普通党员。他们会感到不满,因为没掌握真正的事实。”不过,这样“牛步”的检讨,以及推卸责任的话语根本无法令社会满意。

希盟执政一年半犯下4大错

事实上,希望联盟执政以来犯下四大错——

其一是忽视竞选承诺。2018年大选前,希望联盟曾在其政纲《希望宣言》中许下诸多承诺。包括华人最为关心的,承认华文独立中学统考文凭;或是马来西亚大多数驾车者关心的,免收大道(高速公路)通行费。这两大政策也是当年希盟在竞选集会、文宣中多番强调的。

马来西亚公路交通发达,但其过路费却令基层驾驶者承受不小负担。(AP)

但相关政策选后并未落实。马哈蒂尔政府宣称,承认独中统考可能会触及马来民族主义者神经,不可仓促执行;但过去数十年来,马来保守派反对统考已是常态,希盟在选前亦早知承认统考面临的阻碍,但仍许下承诺,此时便不该推脱。同样的,希盟政府以“国家财政紧张”推迟大道免费计划,但选前希盟便以“政府累计大量债务”攻击当时执政的国阵,早就知道免收过路费的代价。

其二是官员荒腔走板。马哈蒂尔所在的土著团结党在去年大选仅获13个国会议席,远低于公正党和行动党。但按照希盟协议,该党可平均派出4名部长,便只能在极少数议员中“矮子里拔将军”,结果笑话连连。

企业发展部长礼端(Mohd Redzuan)今年2月在媒体吹嘘:大马将重点发展“飞行车”,并可能在年底研发出原型车。但今年9月公布的“飞行车模型”却用四个风扇拼接而成,而合作的日本企业也被怀疑为诈骗公司。教育部长马智礼虽是学者出身,但缺乏政治经验,频繁失言同时更在政策上摇摆不定,最终同时得罪华人和马来人群体。

企业发展部长礼端力推的所谓“飞行车”,模型有四个风扇拼接而成。(联合早报)

其三是留恋清算前朝。前执政党国民阵线贪腐严重,前首相纳吉布(Najib Razak)更涉入金额高达7亿美元的“一马公司弊案”,令主打廉洁牌的希望联盟去年选举时收获颇丰。选后,新政府对前朝弊案的追查更收获不少掌声。但随着民众对弊案关注逐渐下降,希盟反而食髓知味,将打击前朝视为转移视线和提高民望的手段。

以拉曼大学学院(TARUC)事件为例,希盟政府以“马华公会控制大学”为由,在今年财政计划中砍去TARUC八成拨款,促使前执政党马华退出校园,令重视教育的华人群体颇为寒心。由于纳吉布相关案件调查18个月来,并未有太多新进展,也令马来人对前首相增加同情。相比之下,希盟则被扣上“只斗争 不做事”的帽子。

其四是内部斗争不断。去年大选时,希望联盟内部曾达成口头协议,由马哈蒂尔先任两年首相,后交棒给当时还在狱中的公正党主席安华(Anwar Ibrahim)。或因马哈蒂尔权力欲作祟,或因内部协调出错,马哈蒂尔口中的交棒时间从两年,到今年7月时的“会留任三年首相”到了9月,说法又变成“再做三年”,形同坐满任期,撕毁整个协议。

安华8月初接受彭博新闻采访时提到自己会在2020接任首相,随即被马哈蒂尔“打脸”。(彭博社)

尽管安华和马哈蒂尔仍保持“表面和谐”,却早已展开“代理人战争”。 比艾补选败选次日,立场亲马哈蒂尔的公正党署理主席阿兹敏(Azmin Ali)在其官邸密会30名反对党议员,旨在说服反对党议员,在可能由希盟“倒马势力”发起的不信任投票中支持首相,防止“逼宫”。马哈蒂尔所言“领导层没有分裂”不过是自欺欺人。

打江山易坐江山难。尽管希望联盟表现有诸多问题,但仍有些非战之罪。马哈蒂尔领导的土著团结党,意识形态同保守派的巫统接近,主张保护土著特权;政党出现只因为巫统内部分人士不满政府贪污,出走创立。而行动党和公正党却主张自由主义;行动党更打正旗号,试图建立“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而被马来人视为“华人沙文主义者”。

不思改过革新, 必遭选民粉碎

本网曾在今年11月17日比艾补选投票结果揭晓当晚的评论《18个月流失六成支持者, 马哈蒂尔政府还能撑多久? 》中提到“为了推倒国阵的共同目的,四党暂时走到一起。选后面对各自支持者的压力,必将实践本党理念,其间调解决不容易。”不过,纵使这一结构性问题存在,希盟各党仍可透过对话和联盟协商机制,而非“台面下政治斗争”方式解决分歧。所谓结构性问题,更不是希盟忽视选民承诺、热衷政治斗争、疏于施政的借口。

固然,作为马来西亚独立60年来,首个透过政党轮替上台的力量,缺乏经验的希望联盟会犯下不少错误。但此时,他们也必须检讨执政18月来的过失,彻底改革,刮骨疗毒。既然趁政治海啸而起,政客们也该格外小心,否则选民也不会给予任何情面,让他们跌得粉身碎骨。#


Thursday, 28 November 2019

<星洲网>总编郭清江:拉曼(大学学院)是华社的! (附<人民之友>编者按语)

<星洲网>总编郭清江:
拉曼(大学学院)是华社的!



希盟2018年上台执政后,财政部长林冠英在<2019年财政预算案>与<2020年财政预算案>之中两次削减对拉曼大学学院的拨款,并以“政教分离”为由,要求马华放弃对拉曼大学学院的控管。

拉曼大学学院是我国华裔子弟在国内深造的高等学府之一,政府2019年的拨款已减少至550万令吉,而明年(即2020年)的拨款再减少至100万令吉。林冠英在10月12日宣布,只要马华放弃控制拉曼大学学院,政府立即拨款6000万令吉给该校。林冠英的这项举措引起了强烈反弹!

经过一番争论之后,林冠英11月22日宣布同意发出3000万令吉拨款。但林冠英提出,“必须交由拉曼大学学院校友总会设立的信托基金会管理”,先决条件依然是马华必须放手。

林冠英的别出心裁的这项决定,又成了民主行动党和马华公会之间争论不休的政治课题,也在华人团体和华人社会之中引起广泛关注和激烈议论,有许多人甚至极度愤懑。

有人批评,林冠英此举无疑是为了争取他个人和民主行动党在拉曼大学课题上的政治利益,而罔顾广大华人社会的普遍感受的一项政治行动。

以下是<星洲日报>总编郭清江今日(11月28日)发表于其专栏的文章,原标题:拉曼是华社的,以上插图和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我曾经于去年11月29日的《总编时间》专栏,以“勿让政治斗争拖垮拉曼”为题的文章结尾里这么说:政治不是斗气,要斗就斗谁做得比较好。任何斗争都不应牵扯到学府,就让拉曼回归教育吧!

转眼间又是一年,这个课题依然纠缠在“政教分家”的争议中;回归教育讲的是不要政治干预。如果没有政治干预就没必要“政教分家”,因为我们原本就应该不分党派,一起动员社会上所有能用的力量,包括政府与朝野政党来一起发展教育事业。

这几十年来,华社就是在民主行动党、马华、民政党及各大小华团等基层的共同努力下,不分党派的发展华文教育。这是各党派基层与华团一起走过的故事。过去是那样,现在与未来也该当如此。

遗憾的是,如今拉曼既不是被巫统,也不是土团党所打压,而是华人本身在闹、在斗。

还是那句老话,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行动党元老廖金华向党领导进谏

火箭元老廖金华最近频频在个人脸书上向党领导进谏,可惜老人家的话还有多少人愿意听。

廖老针对拉曼课题最新贴文是这么说的:我有一句话想对民主战士们说,那是在扔手榴弹前必须估计它能命中目的。避免它打不中敌人却反而伤了自巳。譬如在议论什么政教分家的议题时,必须充分了解在民主与不民主的政治体制下来论说政教分家,不同的议题当然结论也不一样。说简单一些,弱势民族与强势民族来谈政经或政教分家,后者会尊敬前者吗?弱势对弱势,却摆出强者的姿态来做事,那是不明智的,因为你会失去更多的支持。除非你准备更坏的后果,要不然,还得三思而后行!

没有智慧的人永远看不清。

在拉曼课题上,看似马华受打压,受伤的却是华社。熟悉华社辛酸史的人都知道,打从拉曼学院成立的那一天,拉曼就交给了华社。

华社当年出钱出力建设拉曼,就是希望拉曼学院能协助许多因种族固打制,被拒于政府大学门外的华裔子弟。这50多年来,拉曼并没有让华社失望,迄今已栽培了逾20万名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

为了惩罚马华却祸及拉曼,输家会是与民意相悖的民主行动党,以及仰赖拉曼培育更多贫穷华裔子弟的华社。

拉大的拥有者是拉曼教育基金会

马华充其量只是拉曼学院的发起人,在完成创建之后就退居幕后挂名,将校务与管理全权交给专业人士。根据了解,9名信托人之中虽然有8名是马华领袖,但是,除了出钱出力也没拿一分钱。至于有没有干预校政或将政治带入学校,拉曼管理层尤其是校长及学生们应该很清楚。

根据拉曼学院教育基金(TARC Education Foundation)秘书王辉忠所说,拉曼的全权拥有者其实是称为拉曼教育基金会(TEF)的一间担保责任有限公司,并由贸消部和教育部,以及财政部通过税收局严密监督。

他说,拉曼拥有4层管理:第一层是一名必须经过教育部批准的首席执行员。他在1996年高教机构法令和第二层的理事会指引下,独自负责拉曼的行政工作。

“理事会包含了5名教育部及一名财政部的代表。因此,首席执行员和理事会主要负责学院的每天运作。”

他说,第三层管理来自信托人,他们的职务和董事相像,只是因为基金会非为营利而被称作信托人,主要负责遵守法定合规,包括2016年公司法令、1967年税务法令、1996年高教机构法令及其他相关法令。最后,便是第四层的管理,即基金会的成员。信托人和基金会成员完全是自愿和无偿工作,以确保基金会的目标工作能够如期实行,不受有隐议程者的干扰。

拉大已成为大马华社的共同遗产

对于拉曼的主权谁属?他指出,基金会的章程明文规定,如果它有一天清盘(即关门大吉),其所拥有的资产必须悉数捐献予政府或另外一个得到内陆税收局批准的基金会。因此最终受益人将是政府及/或大众,而不是基金会的发起人,发起人和过后的信托人仅以信托人的身份行使职权。

华社已经通过丹绒比艾国会选区补选成绩发出强烈讯息,可惜一些人并没把人民的不满放在心上;华社以为补选成绩揭晓后,希盟政府会了解、会检讨,可是不论在拉曼或承认统考文凭的课题上,原来一切都还是那么的困难。

其实教育是百年树人的事,与其争论不休,不如放下歧见一起建设与发展拉曼。

拉曼虽然是马华所生,但已成为华社的共同遗产。在改朝换代之后,硬要马华和拉曼“骨肉分离”,并不符合华人的传统文化。

<观察者网>发表 评论员文章: 香港问题的要害还是颜色革命

<观察者网>发表 评论员文章:
香港问题的要害还是颜色革命



以上插图和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以下是刊载于<观察者网>的原文与插图。

[文/观察者网评论员]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区议会选举在25日中午完成了计票工作,据选举管理委员会宣布,18个选区452个区议会议席全部产生。

此次选举在持续已有5个多月的“修例风波”过程中举行,因此实际上是整个风波的一部分,也可是说是一个新阶段。

投票率达到了创纪录的70%多,导致泛民主派首次在区议会取得超过一半的议席,这正反映了“修例风波”的显著影响。

“颜色革命”已在香港出现了

至于“修例风波”的性质,中央明确指出过,早已远离了它最初“反修例”的原点而发生了变质,“明确地出现了颜色革命的特点”。这一基本定性,至今仍未改变,当然也不会因为此次选举的过程和结果而改变。

所谓颜色革命,并不新鲜,无论是在东欧、中亚还是在中东,也无论是走街头路线还是走议会路线,目的就是一个:推翻当地的现政权。

众所周知,颜色革命是冷战之后以美西方在国际政治上的一大发明,此类革命的一大特点是,其深层目的隐藏在表面运动之下,可以称为“种豆得瓜”,也可以称为“戴白手套干黑勾当”,就是从冠冕堂皇的民主化运动开始,通过政权更迭,最终导致地缘政治版图发生有利于美西方的改变。

被暴徒破坏的香港理工大学(图片来源:文汇网)
民众一般不了解复杂的地缘政治问题,他们在经济和民生方面的不满以及一般性的政治权利要求,受到颜色革命煽动性口号的诱导,很容易演变成推翻现政权、夺权政治权力的极端化诉求。而就在形成了这种极端化诉求并随之展开了各种具体行动的同时,他们也就等于集体进入了美西方布下的那个地缘政治大棋盘,成为了其中的一枚棋子。后面的事情,也就越来越与他们最初的愿望无关了。

民众们被号召起来种豆子,但最后是美西方战略家们收获他们的大南瓜;表面上民众们行进在自己城市的街道上,实际上他们早已走在了别人的棋盘上;这种“颜色革命戏剧”从1991年前苏联的解体和苏东阵营的瓦解开始,已经在世界各地上演过很多次了,剧情都是老一套了。

想过“颜色革命”后的情景吗?

但问题在于,在所有发生过颜色革命的国家,当地民众们在作为棋子的任务完成之后就一定会被抛弃,美西方在赢得了它们的棋局之后,游戏就结束了,决不会再来关心棋子们的命运如何。

经济崩溃什么样香港人想象得出吗?物价飞涨1600倍,老人没有了退休工资,超过70%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社会崩溃什么样香港人想象得出吗?黑手党控制社会,贪污腐败横行,暴力无处不在,平均每天有超过5人死在城市街头……

政府崩溃什么样香港人想象得出吗?寡头控制政府,警察无恶不作,枪支泛滥,犯罪率急升……

历史见证,上述种种正是前苏联因颜色革命而解体之后在俄罗斯真实发生的事情。

民调反映俄罗斯人生活感受

2017年俄罗斯舆情调查机构列瓦达中心公布了一项民调,调查的问题是“最近100年来您认为哪个时期俄罗斯的生活最好?”结果显示,选择推动了民主化的戈尔巴乔夫改革时代的受访者只占2%,选择实现了私有化的叶利钦时代的受访者只占1%,而选择斯大林时代和勃列日涅夫时代的人分别占6%和29%。

最直观的反映是人均预期寿命,1991年为68.474岁,到1994年的时候为64.467岁,下降了4岁。其中,男性预期寿命在1991年是63.45岁,到1994年的时候为57.55岁,下降了5.9岁。

俄罗斯国民的总体预期寿命在1991年是68.474岁,到1994年的时候为64.467岁,下降了4岁(数据来自世界银行)
俄罗斯男性预期寿命在1991年是63.45岁,到1994年的时候为57.55岁,下降了5.9岁(数据来自世界银行)
很讽刺是吗?选择斯大林时代和勃列日涅夫时代而不选择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时代的人当中,必定有一部分当年恰恰就是愤怒清算苏共罪行、热烈拥抱西式民主的积极分子,20年后他们明白自己上当了,无论如何也不要再回到那个俄罗斯民族百年历史中最黑暗的时期了。

典型例子还有乌克兰和其他国家

被颜色革命击垮了的典型例子还有乌克兰,2013年爆发独立广场抗议活动后,乌克兰的经济一蹶不振,2013年乌克兰国内生产总值为1833亿美元,2014年锐减为1335亿美元,2018年跌至1308亿美元。曾经的世界第三军工强国,成了欧洲最穷国。

乌克兰的GDP在2013年之后呈现“断崖式下跌”(数据来自世界银行)
除此之外,还有格鲁吉亚、突尼斯、利比亚、埃及、捷克斯洛伐克……

香港“颜色革命”断然不会停止

当然,香港只是一个城市,不能直接与曾经的超级大国前苏联相比,可当前的问题是:美西方正在把今天的中国当成20年前的苏联,正在企图使用同样的手法通过颜色革命促成中国发生类似的解体。

而香港这座城市和它的700多万人民,也正在整体进入美西方的地缘政治大棋盘,承担着与当年前苏联波罗的海三个加盟共和国类似的杠杆角色。

无论是近几个月的街头暴乱,还是昨天的投票选举,无论是暴力的,还是平和的,都属于朝着同一个目标的行动。既然这场颜色革命已经搞起来了,棋子已经行走在地缘政治大棋盘上了,断然不会有停下来的道理。

中国政府始终镇定自若地应对

反中反华的媒体在欢呼,欢呼“民意如山”、“人民的胜利”,其实这些声音也丝毫不新鲜,也都是颜色革命的标准配置,在发生过颜色革命的每一个国家的城市里,也都回响过无数次了。

但颜色革命毕竟是一个黑勾当,无论戴上多么白的手套,喊着多么响亮的口号,顶着多么耀眼的光环,都不能改变它的非正义、反人民的本质。

之所以中国政府自始至终镇定自若,坚持既有的底线和行动原则,正是因为坚信中华人民共和国坚如磐石,决不会在颜色革命的进攻下退缩。在中国人民的前进道路上,香港发生的颜色革命,终究不过是一段误入歧途。

问题终归会解决,历史终归在正义的一方。#

香港<多维新闻>评论:建制派在区议会选举中惨败, 香港需要一场怎样的"斗争"?

香港<多维新闻>评论:
建制派在区议会选举中惨败,
香港需要一场怎样的"斗争"?

作者 / 来源:泉野 / <多维新闻>

香港区议会选举建制派惨败,外界纷纷猜测林郑月娥去留。(新华社)

以下是香港<多维新闻>2019年11月26日刊出的泉野撰写的评论,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如果说在反修例风暴之前,北京治港还可以在发展与繁荣的表象之下得过且过,那么当持续了五个多月的反修例爆发且急速蔓延,再加上刚刚结束的区议会选举建制派惨败撕开的最后一层窗户纸,千里之外的北京已经再也没有时间和空间继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反而要“丢掉幻想”,彻底反思以往治港政策的失败,在搞清楚香港究竟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的基础上带领病入膏肓的香港再出发。而要做到这一点,非得来一场刮骨疗毒的“斗争”不可。

中共从来不缺乏“斗争”经验,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是中共一直以来的政治传统。但具体到香港问题,究竟如何开展一场有效的“斗争”,如何在批评的同时做到切实的自我批评,立足于今次持续撕裂且政治化的香港,却是一道需要细致拿捏和考量的难题。因为斗争的普遍性之外,香港作为主体还有着突出的特殊性。基于这样的特殊性,任何层面和幅度的“斗争”,都可能在政治口号和情绪压倒一切的今天,走向反面;同样地,如若只有批评而没有自我批评,对于香港问题本质的认识也可能只是浮于表面,更遑论深层次矛盾的解决。

香港问题为什么积重难返?

说回到“斗争”的普遍性,这是毋庸置疑的。共产党打败国民党最终夺取政权是斗争,中共当年与英国政府谈判解决香港回归问题是斗争,每个人日常每一天都被大大小小的斗争所包围着,连同香港反修例和区议会选举本身也是参拌着各种斗争。至于香港,开放性和位置决定了必然会处于斗争的前沿,躲是躲不掉的,尤其是在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的关头,在两种制度的不断较量与角力的过程中,香港必然是反应最为激烈的那一个。今次的反修例闹得这么大,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与问题也被各方摆在了台面上,不管是历史遗留问题,比如去殖民地化和国民教育问题,还是现实问题,比如官商共治模式、土地问题以及阶层固化等,都是需要通过切实的“斗争”才可能破局并逐步化解的。

也许有人会说,香港过去也一直在“斗争”,为什么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倒越来越积重难返?这里就引出两个重要问题:其一是以往“斗争”的失误,其二是接下来怎样去开展有效的“斗争”。

以往斗争的“方向性失误”

先说以往斗争的失误,第一是方向性的失误。香港回归后,其人口主体已经转变身份成为中国公民,由此围绕香港治理和陆港矛盾产生的争执,也绝大多数都是人民内部矛盾,而非敌我矛盾。对待人民内部矛盾,就该用化解的方式来解决,但是既往治港的斗争哲学,却不仅把居于市民过半数的泛民推到了对立面,而且采用解决敌我矛盾的方式来解决另一种完全不同性质的矛盾,最终“亲者痛、仇者快”。就算是敌对阵营中时不时冒出港独的声音,也只是极少数,而且绝大多数港人也认为港独不可能也不可理喻。

这样的方向性错误,在北京涉港机构尤其是中联办以及香港建制派群体中尤为突出。2016年,港澳办主任王光亚接受媒体专访时曾有过“表率”,因其从始至终都未使用惯用的“反对派”“异见者”或者“持不同政见人士”来指称泛民,而且不仅承认泛民的存在是“正常的”,会“伴随着一国两制长期存在”,还表示“泛民的立法会议员是特区政权体制的组成部分,从基本法的角度看,他们也属于建制人士。”只是这样的姿态,在以对抗为常态的洪流中很快即被湮没。而这一次的区议会选举,香港沉默的大多数用选票选择了泛民,这样的结果也再一次警醒北京:如果一如既往将泛民视为反对派、异见者,那是不是表示要站在香港大多数的对立面?如果是这样,香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又从何谈起?

还有是“该斗的却没有斗”

除了方向性的失误,紧随其后的便是被忽略的斗争。如果说方向性的失误是斗了不该斗的,那么被忽略的斗争则是该斗的没有斗。尤其是对于腐败和官僚主义这一侵蚀中央在港治理合法性和合理性的斗争,是最该自我批评和下大力气斗争的,却一直被束之高阁,或者干脆视而不见。

早在2016年,在经历过占中以及旺角骚乱等系列事件之后,我们就呼吁北京涉港机构的重塑重组。理据之一,便是中央治港机构越来越沦为一个“三不管”地带,内地官僚体系不断的发展却好像丝毫没有触动治港的行政体系,特别是在中共十八大以来的这几年,内地官场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巡视组无所不在,但治港体系层面却一直是轻描淡写。久而久之,不仅整个官僚体系被既得利益群体所支配,被经济利益“围猎”,而且为了保持原来的有利位置,甚至习惯性地避重就轻遮盖香港的深层次问题与矛盾,以为只要“井水不犯河水”就可以继续高枕无忧,相安无事。基于这些积重难返的结构性问题,要想对香港进行彻底的改革,就必须对治港体系进行一次红脸、出汗的“斗争”。

今后怎么进行有效的斗争

在理清了过往治港斗争的失误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结合香港今天的实际怎么去斗争的问题。诚如习近平所言,“要注重策略方法,讲求斗争艺术。要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要根据形势需要,把握时、度、效,及时调整斗争策略。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

具体到今天的香港,要想开展有效斗争,首先必须要明白习近平所谈“斗争”的内涵和外延,以及背后的辩证思维。辩证法的精髓是,考虑事物时,将事物最核心的本质视为动态的、相互冲突的,而不是惰性和静态的。因此考察事物时,探究的是它们的“矛盾”属性。香港作为首开先河实践“一国两制”的载体,原本就是冲突和矛盾的前沿,这是毋庸讳言的,对此展开的斗争,也不能是惰性和静态的。正如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所言,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过程变化,旧过程和旧矛盾消失,新过程和新矛盾发生,解决矛盾的方法也因之不同。何况斗争本身也是辩证的,另一面是“统战”和“合作”,斗争只是手段,不能为了斗而斗,甚至演变为破坏性的斗,因为终极的目的不是把香港斗坏,而是“共赢”,是为了香港长期的繁荣与稳定。

北京理应带领香港再出发

当然,对于“斗争”的辩证认识之外,不管是北京还是特区政府,必须对香港所处的历史阶段,对香港今次问题总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以及对香港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有着全面准确的认识与理解。套用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2002年访港时的话来说,克服香港当前困难的力量和办法就存在于香港的本身之中。但要想找到真正有效的力量和办法,就必须对整个社会每一次或大或小的脉搏跳动有着足够的敏感度和感知力。

就如同今次的反修例一样,很多人会诧异事情何以闹得这么大,但只要翻看一下香港近几年的基尼系数和房价涨幅,再看看产业环境,就会意识到这次的总爆发早已在酝酿之中,迟早会来。而今次区议会建制派的惨败,如果将其放回到香港持续了五个多月的反修例风波的大背景下,将其放置在民众对特区政府长期以来施政不利的怨气和怒气的氛围下,这无疑就是一次带着强烈情绪的公投,当情绪和政治口号压倒一切,这样的结果也并不意外。

作为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中共在草创阶段险恶的斗争环境中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阶级斗争理论,并用于指导自己的“革命实践”。可以说,斗争贯穿于中共这一即将满百年大党的全过程,或大或小。香港回归本身,也是一场与英国政府的“斗争”。北京理应明白,对香港问题的深刻反思与再认知,既需要抛开以往的传统斗争思维,又需要在认清香港深层次结构性问题的前提之下加强另一种层面的斗争,比如与消极“一国两制”的斗争,与陈旧官商共治模式的斗争,与单一产业结构的斗争,等等。如此一番刮骨疗毒的斗争与“自我革命”,方才可能重拾香港的人心,也才可能带领已经病入膏肓的香港再出发。#

Wednesday, 27 November 2019

关于香港区议会选举的五点认知(附<人民之友>编者按语)

关于香港区议会选举的五点认知

作者 / 来源:郑庆军 / <多维新闻>

2019与2015年香港区议会选举结果比较示意图

为了加强读者对本文的阅读效果,我们添加了取自网络的以上插图。尽管其中有的数字与本文作者所引述的数字,有些微差异,但不影响作者所作分析和判断,可作为参考资料。

本文作者郑庆军为资深中国政情观察者,已在<多维新闻>“多维博客”栏目发表了不少关于香港局势的评论文章。<多维新闻>博客是一个汇聚各方言论的平台,所述观点纯属作者个人见解。<人民之友>转贴本文,旨在为我国(马来西亚)读者提供一份见解温和中肯的简明材料。 作者在本文中没有指出一个被人忽视的香港选民结构的事实:几十万国民党残兵败将及其后裔,几十万越南难民及其后裔,几十万加拿大国籍居民,以及200万拿英国海外公民护照的居民,这些人是不会认同中国的,他们的香港心当然与大陆心渐行渐远,甚至可以说,这些人简直就是拥有“外国心”的所谓“香港人”。

读者若有上述认知,就不难理解,持续了半年之久的“香港暴乱”发生的缘由,也不会对刚举行过的区议会选举出现非常意外的结果感到吃惊——这两个重大事件,在香港回归中国并(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与“港人治港”22年后又面临美英两国的联合破坏和颠覆的严重时刻相继发生,或许是对习近平时代的一个重大考验。

以下是刊载于<多维新闻>的全文内容——

香港特别行政区2019年区议会选举刚刚结束,泛民阵营以压倒性的优势获得452个席位中的385席,建制阵营仅获59席,其他阵营候选人获得8席。此次选举,投票率与累积投票人数,双双打破香港回归后所有的选举纪录。

香港目前分为18个区,每个区拥有自己的区议会,每届议员任期四年。更重要的是,区议会选举甚至可能影响到2022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的选举。在香港街头政治运动期间举行的本次选举,反映了香港社会怎样的政治现实,又会对香港的政治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1、建制派大败,民主派大胜——这就是香港的真实民意。

在选举前,鉴于香港出现反暴力的局面,很多人乐观的认为,香港泛民主派会赢,但香港的建制力量不会输的很惨。现实的投票结果,让很多人大跌眼镜,不仅建制力量没有预料到自己会输这么惨,泛民主派可能也没有预料到自己会赢这多。

这就是香港的真实民意。这是需要中国社会面对的现实。要知道,这一结果是在294万人投票,投票率高达71.2%的局面下产生的。

在此前的选举中,建制派均占主导地位。在2015年的上一届的区议会选举中,范民主派只赢得了104个席位。

2、香港社会严重撕裂,问题严峻——很多人寄望改变。

对比上届选举,泛民较上届的120席多取265席,建制派今届暂取得57席,较上届减少逾200席。不过,看总得票率,泛民在全港一共赢得164万票,建制派取得118万票,得票比约为6:4,这个得票比例接近以往几次立法会选举中两大阵营的“六四黄金比例”。

香港街头的反政府情绪,在区议会选举投票上得到体现。很多人投给的可能不是泛民主派,他们投出的是对建制力量的否定票,是他们寄望获得改变的票。

香港区议会是地方的行政机关,主要工作是就市政、地区交通等日常生活事务向政府提供意见,表达选民围绕民生议题的诉求。因此,投给一个愿意表达不同声音的,而不是投给一个跟政府“穿一条裤子的”,是很多人的自然选择。

笔者在此前文章中就曾指出,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等,香港社会存在诸多深层次问题,甚至是结构性的矛盾,民众期望改变,区议会选举恰恰是一个突破口。当然,这也重重给香港和北京敲响了警钟。

3、泛民主派大胜不代表民意支持暴力——莫要将二者划上等号。

在“反修例”风波下,区选分别被泛民和建制两大阵营视为“反修例”及“反暴力”的民意对决。但也不能简单的以为,泛民主派获胜就一定表明香港社会的民意是支持暴力行为的,二者之间不能划上等号。

4、对特首选举有影响,但很难左右特首选举大局。

对于此次区议会的选举,很多人关心会对2021年的立法会选举和2022年香港特首选举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虽然,区议会只是一个地区咨询组织,没有任何法定权力,也没有独立的财权。但区议员的影响力不止于地方市政事务,立法会部份议席、以至负责选出特首的选举委员会部份委员,都会预留给区议员主席。因此这次选举,对明年的立法会选举和2022年的特首选举都会有影响。

香港行政长官由选举委员会负责选出。选举委员会由1200人组成,其中117人为港九(57人)和新界(60人)的区议员,由民选选出。根据《行政长官选举条例》,要提名某人参选行政长官,该人需要获得至少150名选举委员的签名。

泛民主派在区议会选举中获胜,意味着2021年特首选举117个选委,及下届6个立法会功能界别的区议会议席,都将由泛民主派拿下。那么,他们很有可能联合其他亲民主派的选举委员提名行政长官人选。若以民主派在上届特首选举委员会有325席计,再添上这117个席位,民主派将坐拥约440席,占去由1200人组成的选委会逾三分一。

当然,即便是相关的6席立法会议员和特首选举中117席的选举委员全由泛民拿走,建制派人数还是占优,很大概率改变不了现有的政治格局。但无论怎样,对于香港建制力量和北京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采取得力措施有效应对。

5、北京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态度不会改变。

对于香港区议会选举结果,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发布声明 ,强调港府尊重这次选举结果。对于有声音指市民对社会现状及深层次问题感到不满,港府定会虚心聆听,并认真反思。 北京层面目前只有中国外长王毅发声,11月25日王毅在日本称,无论香港区议会选举结果如何,香港仍是中国一部分,任何试图搞乱香港或危害香港繁荣稳定的人不会成功。

无论如何,香港区议会选举的结果,不会动摇北京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继续保持冷静克制,依托香港政府以及香港警方等管制力量,寻求香港街头政治运动的平息和香港问题的解决。

当然,北京绝不跟暴力妥协的立场和态度也同样不会改变。

Monday, 25 November 2019

刘镇东发表"马安联手"论, 遭<当今大马>读者吐槽

刘镇东发表"马安联手"论,
遭<当今大马>读者吐槽

来源:<当今大马> malaysiakini.com/news/501035

发表于2019年11月24日 12:53时分  更新于同日 14:34时分

刘镇东说,“这也是为何我们要坚守在中间路线,扩大我们的政治中间。” 、“也要竭尽全力保住我们中间路线的政治联盟。”

原标题:刘镇东:希盟需马哈迪安华联手

(插图与文末的<当今大马>读者的留言与评论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希盟败走丹绒比艾补选后,希盟内部再度出现一些要求首相马哈迪退位的呼声。作为3年前联马的行动党推手,国防部副部长刘镇东认为,希盟需要马哈迪与公正党主席安华联手。

刘镇东也是行动党全国政教主任兼柔州主席。他今日在部落格发表文章说,丹绒比艾补选前后,华裔选民对希望联盟和首相马哈迪不悦;同时,在马来社会流传着大量反林冠英和反行动党的讯息。

“这不禁让我感叹。还有不到六个星期的时间,我们就要步入2020年,无奈国家依然纠结在这样的困境当中。”

接着,他阐述晚近数十年的历史事件,从茅草行动、马哈迪2020年宏愿演讲、烈火莫熄运动到巫统领袖希山慕丁的举剑,乃至伊党在2015年退出民联。

“2015年,在伊党退出民联后,在野联盟陷入了低迷状态。次年,林吉祥和我是当时极为少数的领袖,认为希望联盟有必要和马哈迪的势力整合。”

“初期,行动党支持者对马哈迪的不信任感,并不小于马哈迪支持者对我们的不信任感,大众媒体不看好亦不愿意看到我们成功整合,当时只有少数的声音主张政治重组。”

“马哈迪、林吉祥、末沙布,以及安华,突破了种种阻力和挑战,成功整合起来。”

靠马安和解才能胜选

刘镇东认为,希盟在去年大选之所以能够入主布城,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主要就是归功于马哈迪与安华的大和解及结盟。

“回到现实面,我们确实需要马哈迪与安华联手,巩固马来西亚的新兴民主。”

“我们需要尽全力赢下第15届大选,不是为了我们的权力与私利,而是要守护2018年509大选的民主果实,避免因为纳吉和党羽的反扑,让其贪腐与威权的统治白费我们的一切努力。”

刘镇东强调,马哈迪交棒安华是希望联盟的共识与承诺。

“我们要予以肯定的事实是,这个政府是马哈迪—安华政府,也是安华—马哈迪政府。”

获许多反马哈迪讯息

他说,希盟政府的主旨简单明了,即改革与巩固民主,同时打造马来西亚的政治中间,防止种族份子摧毁国家。

“我虽不算老,但也不年轻了。我自1999年12月加入行动党以来,投身在政治前线已有20年。近期的种族言论,难免让我感到痛心。”

“许多华印裔朋友把一切怪罪马哈迪,我也收到不少充斥怒气与怨气的讯息,我都明白大家的感受。”

“事实在于,我们必须以联盟的形式合作才能走得长远,也要竭尽全力保住我们中间路线的政治联盟。”

要坚守在“中间路线”

刘镇东表示,身处不同族群、宗教、语言和文化的多元社会,民主政治的运作并不容易。

“这也是为何我们要坚守在中间路线,扩大我们的政治中间。希望联盟政府是时候,加紧我们改革的步伐。”

丹绒比艾补选六角战在11月16日落幕,国阵候选人黄日升获2万5466票当选,而希盟候选人卡敏只拿下1万零380票。希盟在丹绒比艾的所有27个投票区全部落败,只获得26.7%支持率。

之后,一些希盟领袖如公正党元老赛胡先阿里就要求马哈迪尽速交棒给安华,而行动党中委刘天球也主张希盟更换领导层。

<当今大马>读者吐槽

以下是<当今大马>读者对刘镇东发表的“马安联手”论的留言和评论(截图)——





Sunday, 24 November 2019

两个民调中心评论比艾补选结果: 不仅对首相马哈迪不满,而是针对整个希盟政府!

两个民调中心评论比艾补选结果:
   不仅对首相马哈迪不满,
   而是针对整个希盟政府!


透视大马刊登于23 Nov 2019 年11月23日07:00时分

丹绒比艾补选的民意

原标题:不仅是针对马哈迪,希盟才是选民教训对象

(以上插图和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两所独立民调机构分析员指出,丹绒比艾补选成绩反映的不仅是对首相马哈迪不满,而是针对整个希盟政府。

巧思:希盟落败乃华裔“异常生气”政府所致

独立民调机构巧思中心(Ilham Centre)在研究该补选的情绪时指出,选民评估政府是根据所有领袖和人士,而不仅仅只是针对一个人。

分析员也不同意有指丹绒比艾补选是对首相个人公投的说法,而一些有此想法的人,是在希盟内对马哈迪作出批评的人士,认为对方应该将职权移交给公正党主席安华。

巧思中心执行董事莫哈末阿兹兰说,丹绒比艾选民透过让国阵以1万5000张多数票取胜,拒绝了希盟政府过去18个月的执政表现,尤其是无法兑现选举承诺。

“该成绩不是对任何个人的不满,而是整体希盟政府,这是个集体惩罚。”

“选民对许多事情感到不悦,但(马哈迪)移交职权(给安华)不是其中一项。”

阿兹兰说,根据该中心在竞选期间所做的调查,他们已经预测希盟会以约1万6000票落败。

上述预测与希盟候选人卡敏以1万5086多数票,败给国阵候选人黄日升的成绩差异不大。

希盟在去年第十四届全国大选以524张多数票夺下该议席,却在近日补选上被大幅度反超。

巧思中心将希盟的落败归纳为华裔对政府在教育政策及经济上的失败,感到“异常生气”所致。

丹绒比艾的华裔选民占42%,而巫裔则是57%;与第14届全国大选相比,希盟在日前的补选中,流失了40%的华裔支持。

大同:希盟惨败是因政府背信和违反民意所致

大同工作室(Saudara)分析员林宏祥认为,希盟政府在丹绒比艾补选的挫败,与迟迟未承认独中统考成绩有关,导致华裔选民怒火中烧。

其他落败的因素则包括政府对备受争议的印度籍传教士查基尔的保护,以及希盟部长出席“马来人尊严大会”。

“(希盟成员党之一的)行动党在全国大选前承诺将会承认独中统考文凭,但一直都没有下文。”

林宏祥补充,对与不承认统考的失望,再加上政府在华淡小四年级推行爪夷文艺术书法,以及拉曼大学学院拨款减少,引起了华裔的反弹。

政府目前暂缓拨出给拉曼大学学院的拨款,直到国阵成员党之一的马华放弃该大学管理层为止。

林宏祥说:“低收入华裔家庭视拉曼大学学院为子女因固打制,无法进入政府大学就读的选择。”

将华裔支持率暴跌只归咎马哈迪是不公平说法

他指出,有鉴于此,将丹绒比艾华裔支持率暴跌指向马哈迪而已,是不公平的说法。

“要马哈迪因为丹绒比艾(惨败)而辞职是不公平的,若希盟赢下丹绒比艾,将这些说成是要马哈迪担任至届满的预兆也不公平。”

另一方面,阿兹兰也指出,超过65%的丹绒比艾选民认为,与国阵时期相比,在希盟掌权下,生活费问题出现了恶化的情况。

近乎70%的受访者也对中央政府的表现不满,而超过60%的受访者则对希盟柔佛政府感到不悦。

Saturday, 23 November 2019

林瑞源<星洲网>评论:希盟政府继续烂下去!

林瑞源<星洲网>评论:
希盟政府继续烂下去!


(插图与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丹绒比艾补选惨败后,希盟领袖表示已经听到人民的声音,但补选后他们继续搞权谋游戏,不专心治理国家、服务人民。补选的教训很大,然而对心思不在国家和人民的政客来说,补选惨败如过往云烟。

阿兹敏展开“保马行动”激怒安华对付他

补选落幕不到72小时,经济事务部长兼公正党署理主席阿兹敏就在布城的官邸和22名巫统国会议员会面,讨论“保马行动”和筹组“后门政府”课题。

虽然首相敦马哈迪表示,他知道阿兹敏和国阵国会议员会面一事,但并不知道会谈内容。如果没有得到允许,阿兹敏不敢与大批巫统议员会面,所谓不知道会谈内容,不足为信。

一些人可能担心补选惨败,敦马会被追究责任或者逼宫,因此阿兹敏才抓紧时间和巫统森波浪国会议员希山慕丁,组成“保马联盟”,警告意图发难者。

根据报道,阿兹敏掌握99名议员支持,未能达到112名组成新政府的人数。但有这么大的阵容,保马联盟就有本钱挺敦马任满5年,不受权力移交协议的约束,任何逼宫行动也将冒着希盟政府瓦解的风险。

阿兹敏和大批巫统议员会面,有其政治目的,即激怒公正党主席安华,对他采取行动,以便保马联盟能够付诸行动,催促首相动手,摧毁安华的任相计划,让自己更接近相位。

前国防部长希山慕丁也希望利用保马行动脱身,因为国防部已经向反贪污委员会投报前朝的换地丑闻,前朝的16宗“土地交换”计划估计让政府损失了5亿1521万令吉。

虽然土团党只是小党,但希盟内部矛盾形成互相牵制,让敦马高枕无忧。阿兹敏有利用价值,钳制他的是“男男性爱短片”,警方已将短片送往美国分析,预料下月杪之前便可知道主角身分。

安华等人被迫继续支持马哈迪而色厉内荏

而安华及其他希盟成员党被迫继续支持敦马,钳制他们的是维系希盟政府不倒,保住官职,因此安华色厉内荏,一直没有对阿兹敏采取纪律行动,即使后者拒绝出席政治局会议以及砂拉越主席巴鲁比安宣布取消砂公正党大会。

霹雳州全体行政议员及希盟州议员再次表态,全力支持霹雳州务大臣阿末法依沙继续领导,马六甲州财政预算案也顺利通过,粉碎对首长阿德里投不信任票的传言,希盟矛盾再一次获得压制,但只要心中的刺没有拔出来,都只是面和心不和。

权谋游戏暴露人性的阴暗面,有这种私心私欲的领袖,希盟如何不沉沦?

补选过后,还有部长要推行"飞行车计划"

补选过后,一些希盟部长也没有回到正途,比如土团党的企业发展部长礼端没有放弃飞行车计划;飞行车要试飞却遭大马民航管理局发出禁飞令,闹出笑话。

飞行车计划从未被带上内阁讨论和批准,但是礼端却在国会自吹自擂,在浮罗交怡国际海空展展示飞行车的原型,让民众以为这是希盟政府的庞大计划。谎言被拆穿,原来飞行车只是超级无人机,不是在本地生产,技术源自中国。

敦马曾经表示,政府尚未拟定相关的法令和安全条规来落实飞行车,还揶揄说,如果每个人都驾驶飞行车,那不就会引起空中的交通阻塞?警察也开飞行车执法,那不就引发问题吗?既然首相一早就知道飞行车并不可行,为何没有管束部长,任由礼端破坏政府威信?没有人监管,部长又不庄重检点,改组内阁又有何用。

部长不应好大喜功,应脚踏实地解决民生问题,比如预售火车票的系统瘫痪、警局报案系统不稳定。如果真的改组内阁,不办正事的阿兹敏和礼端都应该出局。

这样的领袖组成的政府,只能继续烂下去

此外,补选前下议院因法定人数不足而险些流会,补选后再次发生,这显示议员们不专心议政立法,只热衷于政治。

国家问题一箩筐,首相的领导能力却每况愈下,部长魂不守舍,议员心不在焉,每个人有自己的盘算,这样的政府只能继续烂下去。#

Thursday, 21 November 2019

外媒<多维新闻>评论:18个月流失六成支持者, 马哈迪政府还能撑多久?

外媒<多维新闻>评论: 
18个月流失六成支持者,
 马哈迪政府还能撑多久?

作者 / 来源:卓朋序 / <多维新闻>

马哈迪(上图右)和他所领导的希望联盟“Pakatan Harapan”(由右起的土著团结党、国家诚信党、民主行动党和人民公正党组成)

上图与说明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以下是<多维新闻>今日刊出的原文与插图。

11月17日,马来西亚执政党希望联盟在柔佛州丹绒比艾议席补选中遭遇惨败:首相马哈蒂尔领导的土著团结党候选人卡敏(Karmaine Sardini)以26.7%对65.6%悬殊劣势败给马华公会候选人黄日升。但早在一年半前的大选时,这一选区还是希望联盟的囊中物。无论是华人对马哈蒂尔力推土著议程的不满,现任政府部长的不堪,或是执政联盟的“内斗内行 外斗外行”,都促成了今次惨败。只不过,大马执政党似乎没有丝毫反省意愿。

希望联盟对败选早有心理准备。今次补选前几晚,反对党国阵的政治演讲会重现人山人海盛况,而希望联盟场子则门可罗雀。而过去两年,希盟已在补选中丢失6个国会或州议会席次,早已习惯败选。但少有人料到今次反风之强烈,令希盟失去将近六成支持者,首相马哈蒂尔受访时亦坦诚“预估只会输2000票”。

荒腔走板的执政团队

不过,希望联盟柔佛党部谈及惨败时,仍一味归咎于补选投票意愿低、在外游子未能返乡等“外部因素”。然而,丹绒比艾选区对岸便是大量游子工作的新加坡,车程不足两小时;况且,希望联盟得票由2万5000票锐减至1万票,早已是“雪崩级”的民意转向,党内中人仍视其为“技术性调整”,只是丁蟹式的自我安慰。

今次补选的丹绒比艾选区位于马来西亚柔佛州南部,临近著名建案碧桂园森林城市。(VGC)

丹绒比艾属于典型的“族群混合选区”,其中马来人占57%,华人占42%。上届大选中,希望联盟取得九成华人选票,加上三成马来人支持夺下该区。而今次大选中,约有一半华人倒戈向国民阵线,也有部分马来人回流国阵。究其原因,还是执政联盟的荒腔走板。

以拉曼大学学院(TARUC)事件为例,这一大学由国阵旗下马华公会建立于上世纪50年代,建立时旨在收纳因“配额制”无法考入顶尖公立大学的华人学生。由于马华公会长期在朝,这一私立大学亦获得政府拨款,减轻学生经济压力。但希盟政府以“马华公会控制大学”为由,在今年财政计划中砍去TARUC八成拨款,促使马华退出校园。虽说政党控制学校有所争议,但这样“政治斗争”式的行为,却令重视教育的华人颇为寒心。尤其是如今的财政部长林冠英,正来自华人支持者为多的行动党。

另一方面,华人亦对马哈蒂尔热衷“土著议程”,在政策上愈发倾向马来人颇为不满。今年9月,希望联盟主导召开土著尊严大会,会上通过加大扶持土著经济决议,更决议推动“单一源流教育”,废除华人和淡米尔学校以维持;这样的政策走向令不少华人质疑是否真的改朝换代。加之希望联盟竞选时承诺的承认华文中学统考、改善华人新村待遇等政纲迟未落实,令华人对政府进一步失信。也难怪行动党国会议员在本选区向支持者公布败选消息时,竟换来雷动掌声。

马哈蒂尔曾发动“茅草行动”,逮捕大批华社领袖。(新明日报)

与此同时,部分政府部长无能亦令不分族裔选民倒向国阵。土团党籍企业发展部长礼端(Mohd Redzuan)今年2月在媒体吹嘘:大马将重点发展“飞行车”,并可能在年底研发出原型车。但今年9月公布的“飞行车模型”却用四个风扇拼接而成,而合作的日本企业也被怀疑为诈骗公司。教育部长马智礼虽是学者出身,却也频频失言。除马哈蒂尔凭借个人威望能获半数国民支持,内阁支持度自去年胜选后已下跌一半有余。

不思反省,持续内斗

正常政党在遭遇如此惨败后本该认真反省。但作为四党共同组成的政治联盟,希盟内部反因败选变得尔虞我诈。败选失败次日,公正党署理主席阿兹敏(Azmin Ali)在其官邸密会30名反对党议员。但无论是希盟盟党,或是同阿兹敏关系紧张的公正党主席安华(Anwar Ibrahim)事先均不知情。由于希望联盟内部出现不少要求马哈蒂尔下台的声音,外界均猜测同马哈蒂尔关系亲近的阿兹敏希望说服反对党议员在可能的不信任投票中支持首相,防止“逼宫”。

公正党主席安华9月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将在2020接任首相,随即遭马哈蒂尔反驳。(AP)

马哈蒂尔去年参选时曾承诺将在两年内让位于安华,但其说辞随后反复改变,由“三年交棒”,到“适当时交接”,再到“完成任期”,已令两人矛盾接近公开化。但在权力争夺战背后,还是两人政治理念的差异:马哈蒂尔始终坚持其政治理想,认定马来人需彻底掌控国家,并同化其他族裔;而安华立场则更为自由派。当希盟支持度下降时,前者倾向争取马来人支持,忽视华裔和印度人利益;而安华一派则主张力保华人“基本盘”。首相大位争议,及对国家定位的根本矛盾,未来恐令希盟团结难以为继。

马来保守派组新联盟

事实上,国阵内的巫统早前已和伊斯兰党战略结盟,希望一举囊括所有保守派马来人支持。若希望联盟分裂,马哈蒂尔所在的土团党及阿兹敏领导的公正党派系,也势必被这一保守派联盟吸纳,重新成为国会多数。届时,马来西亚少数族裔恐将面对更为艰困的政治环境。#

Wednesday, 20 November 2019

近800人和平离开港理大, 有3暴徒逃跑数秒即被捕 / CNN: What's left of one Hong Kong university after hundreds of protesters fled

近800人和平离开港理大,
有3暴徒逃跑数秒即被捕


发表于2019年11月20 日08:53时分

占领香港理工大学的自首者在警方带领下前往登记身份  (图源:香港<文汇报>)

据香港警方消息,截至11月19日晚11时,一共有近800人和平离开香港理工大学,接受警方调查,其中近300人未满18岁。

警方表示,晚上近10时,一批大约20人的自愿医疗人员由理大正门离开。晚上11时,一批大约10人的蒙面暴徒突然从理大正门跑出,防暴警察立即追截并将他们全部拘捕。
媒体报道,今晨6时许,还有4名暴徒试图突围,其中3人跑出数秒即被捉回,一人未跟随。

暴徒占据理大已一个多星期,其间警方多次呼吁理大内的人离开。由始至终,警方一直强调以“和平方式”及“灵活弹性”两大原则解决事件。警方在晚上继续通过让不同界别人士进入校园进行斡旋及劝说以解决问题。此外,警方亦曾协调红十字会与无国界医生进入理大施以适切的医疗协助。

香港警方呼吁现时仍留在理大的人,和平有序地离开,并承诺他们必定受到公平对待。

港警脸书截图

连日来,大量暴徒“占领”香港理工大学作为“基地”,香港警方自11月17日开始采取行动,将逾千名暴徒围困在理大中。

随着时间流逝,理工大学校园里开始缺水缺粮、满地垃圾,卫生情况恶化。暴徒不愿意被困,18日至少3次企图冲出校园,但却由于警方在外包围,撤离失败,多人逃跑不成反被拘捕。

香港特区政府和警方一直希望和平处理此事,警察公共关系科总警司郭嘉铨19日重申,警方不会实时拘捕自愿离开校园的未成年人士,会先拍照及登记资枓,但会保留追究权利,而成年人就会实时拘捕。

据警方此前数据,截至19日下午3时,共有1100人在理大校园附近被拘捕或登记,大部分都不是理大学生,其中600人属自愿离开。

另据港媒消息,截至20日清晨,仍有人滞留在理大校园内,6时许,4名暴徒试图突破警方防线,其中3人跑出公路后数秒即被警员发现并被拘捕,另一人并未跟随。#



What's left of one 
Hong Kong university 
after hundreds of 
protesters fled

By Joshua Berlinger, CNN


香港理工大学在占领者离去后的场景(组图)

[插图的华文说明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Updated 1850 GMT (0250 HKT) November 19, 2019

❶Wreckage left at Polytechnic University shows make-shift bomb operations . | 占领者遗留在香港理工大学内的物品显示他们制造汽油弹的行动。

Hong Kong (CNN) Last week, thousands of student protesters streamed into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and occupied the campus as the city's violent political unrest reached fever pitch.

Once inside, they soon faced an impossible choice: stay inside until supplies run out, or leave the university and risk getting tear gassed and arrested for rioting, a charge which can fetch a 10-year prison sentence.

Police accused protesters of turning PolyU and other universities into "weapons factories" that "look like military training grounds" and surrounded the campus.

Police have been on the edge of the campus for more than two days, firing round after round of tear gas at protesters who responded with makeshift petrol bombs, catapults and bows and arrows.

❷One of the main entrances to Hong Kong's Polytechnic University as seen Tuesday morning.  | 图示11月19日(周二)早晨,香港理工大学的一个主要入口处一片狼藉。

Hundreds of protesters were trapped, but some slowly managed to get out. Authorities said they had processed 1,100 people -- 600 of whom left willingly. Protesters were arrested if they were older than 18 or registered and then released if they were minors, police said.

By Tuesday morning, the violence had subsided and the campus was in ruins. Only a small number of demonstrators remain in the university.

❸Charred remains of the PolyU campus are seen near the Cross-Harbour Tunnel. | 图示位于靠近过港隧道的理大校园建筑物被焚毁后的残骸。

Atop one of the campus' entrances, there was a noticeable stench of smoldering rubbish and petrol that burned the nose.

❹Piles of unused of petrol bombs are seen near one of the entrances to the university. | 图示靠近理大入口的走道,堆积着许多未用的汽油弹和瓶子以及装有汽油的桶罐。

Thousands of unused petrol bombs littered the campus on the path to the canteen, which had become something of a main headquarters for the protesters.

Only about 50 or so protesters were inside when CNN visited Tuesday morning. Some slept while others looked aimlessly at their phones.

❺Graffiti is seen at the entrance of the canteen, which became something of a headquarters for protesters at PolyU. | 图示占领者在理大餐厅入口处的胡乱涂鸦,把这里变成了他们行动的一个司令部。


❻A statue near the entrance to the canteen and gymnasium is seen decked out in attire typical of Hong Kong's protesters.  | 图示占领者把理大体育馆内的一座雕像,改扮成“香港抗争者”相貌。

An 18-year-old in a black ski mask sat beside the entrance. Only his eyes were visible on his face. His hands appeared to have fresh cuts on them.

He told CNN he arrived at the PolyU two days ago. But things had changed on Tuesday.

❼ The entrance to the Cross-Harbour Tunnel, one of three tunnels connecting Hong Kong Island to Kowloon. The roadway is usually among the city's most packed.  | 图示这是一条过港隧道入口处的车道。这条隧道是链接香港和九龙的3条隧道的其中一条。这个车道,在平时是香港最为拥挤的车道,车辆满满挤在车道上。

Fewer people were on the streets outside and the number of protesters inside were dwindling.

Protesters have been holed up at the PolyU campus since last week, after an escalation in the months-long unrest that saw multiple universities across the city fortified and turned into temporary protest camps. They had used the PolyU campus as a base from which they launched operations to block nearby roads and the Cross-Harbour Tunnel which connects Kowloon to Hong Kong Island.

By Tuesday, police had surrounded the school, and there didn't appear to be a way out. A handful of desperate protesters took to shimmying down a rope from a bridge and getting away on motorcycles.

❽A view of the hose used by protesters to sneak out of PolyU. The normally bustling roads were abandoned Tuesday morning.  | 图示平时熙熙攘攘的车道在11月19日周二上午就无法使用。图中的红色大胶管是占领者用来潜逃出理工大学。

The teen in the canteen said he had barely slept because of fears that police could storm the campus at any moment.

"I'm definitely very tired," he said. "I'm trying my best to look for a way out. Even though I know that the chance of (finding) a safe way out exists less and less by the second."

The teenager, like all those who spoke to CNN, declined to give his real name or have his photograph taken because he feared being identified and arrested by police.

❾ Items from a nearby library were piled up and used as barriers. | 图示占领者将从附近的图书馆的物品堆积起来,用作阻止警方行动的障碍。

Across the hall from the canteen, protesters had turned the gymnasium into a dormitory, despite the fact that an alarm was going off. Several people were still sleeping there at about 11:30 in the morning when CNN visited.

❿Protesters sleep inside the gymnasium. | 占领者在理大体育馆内睡觉。


⓫The nearly-empty gymnasium.  | 空空荡荡的体育馆,占领者用作睡觉的好地方

Back outside, groups of roving protesters looked for exits near the Jockey Club Innovation Tower, an impressive piece of architecture designed by Zaha Hadid. Several tried to jump across a highway near the pool, which had been emptied and used for Molotov cocktail-throwing practice. Protesters have justified this type of violence as proportional and meant to keep police at bay, but authorities say their actions are dangerous and potentially deadly.

⓬A pool that was emptied and used for petrol bomb practice by protesters is seen Tuesday.  | 游泳池放空了,占领者用作抛掷汽油弹的训练场所。

One of those looking out was a surgeon who identified himself as Dr. Chiu. Chiu had come as part of a group of first aid volunteers two days earlier, and said he treated some pretty serious wounds -- lacerations deep enough to see the muscles, broken ribs and a fractured arm among them.

⓭Protester appear to search for a way to leave PolyU without being caught by police.  | 图示周二当天,占领者显得正在查找离开理大的一个途径,企图逃脱警方逮捕。

The less-experienced volunteers working with him struggled to cope at times. "I saw a lot of other first-aiders and other students, kids -- they're all crying," Chiu said.

He paused, took a deep breath and continued: He said had hoped that this generation of young people could have avoided this experience.

"They shouldn't bear this kind of responsibility."

⓮An area near the entrance of PolyU is seen Tuesday.  | 图示靠近理工大学入口处的一个区域,周二当天所见情景。

But Chiu also said it was important to empathize with Hong Kong's police force, which has been criticized for alleged police brutality over the course of the city's almost six months of protests.

"They have been working under a lot of pressure these months," Chiu said.

Chiu then went off and looked for an exit. Trailing a few hundred meters behind were a group of three girls, including a 14-year-old who wouldn't give us her real name, but wanted to be called "Hannah."

Hannah said she came to defend not just PolyU, but the city and its freedom. She said she feels it's important for young people to fight for their freedoms and a democratic system.

"I know it's tough for everyone, and for us too. But faced with the authoritarian government, we can't be afraid. We have to go on," Hannah said.

⓯A Starbucks on the PolyU campus was heavily vandalized, as were others near the school. The coffee chain is regularly targeted by protesters because the family that owns Maxim's, which owns the Starbucks franchise in Hong Kong, has criticized protesters and supported police.  | 图示香港理大校园内的一间星巴克(Starbucks)咖啡厅,像其他靠近理大的同牌子的咖啡厅一样,遭受严重破坏。这个咖啡连锁店成为香港示威者进行破坏的对象,是由于这个拥有美心饮食集团(Maxim)的家族,也拥有星巴克(Starbucks)的香港经营权,他们曾经批评示威者并支持警方。

Hannah explained that the situation hasn't been easy.

Like everyone else on campus during the protest occupation, sleep for Hannah has been hard to come by. She said Monday morning -- when police fired numerous rounds of tear gas in a bid to clear the campus -- was particularly tough, because they were not fully prepared for their encounter with police.

Hannah said she's a been a regular at protests since they began happening frequently back in June.

She usually is tasked with either neutralizing tear gas canisters fired by police or throwing them back at authorities.

⓰Protesters are seen running through the center of the PolyU campus. | 图示已被警察围困的占领者在理大校园中心流窜,企图逃出警方的封锁。

"We have been here for over 48 hours now. It's very very tough for us, but we are worried that police might raid the campus. So we stay here and wait for rescue."

Hannah said that her mother was among the group of parents who had gathered near the university for a sit-in, requesting that police let the student-protesters inside the university leave without fear of arrest or harm.

⓱One of the streets near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is seen filled with detritus Tuesday. | 图示香港理工大学附近的一条街道上,周二当天,一眼所见,全是杂物碎石。

[ CNN's Isaac Yee, Chermaine Lee and James Griffiths contributed to this report ]

通告 Notification




工委会议决:将徐袖珉除名

人民之友工委会2020年9月27日常月会议针对徐袖珉(英文名: See Siew Min)半年多以来胡闹的问题,议决如下:

鉴于徐袖珉长期以来顽固推行她的“颜色革命”理念和“舔美仇华”思想,蓄意扰乱人民之友一贯以来的“反对霸权主义,反对种族主义”政治立场,阴谋分化甚至瓦解人民之友推动真正民主改革的思想阵地,人民之友工委会经过长时间的考察和验证,在2020年9月27日会议议决;为了明确人民之友创立以来的政治立场以及贯彻人民之友现阶段以及今后的政治主张,必须将徐袖珉从工委会名单上除名,并在人民之友部落格发出通告,以绝后患。

2020年9月27日发布



[ 漫画新解 ]
新冠病毒疫情下的马来西亚
舔美精神患者的状态

年轻一辈人民之友有感而作


注:这“漫画新解”是反映一名自诩“智慧高人一等”而且“精于民主理论”的老姐又再突发奇想地运用她所学会的一丁点“颜色革命”理论和伎俩来征服人民之友队伍里的学弟学妹们的心理状态——她在10多年前曾在队伍里因时时表现自己是超群精英,事事都要别人服从她的意愿而人人“惊而远之”,她因此而被挤出队伍近10年之久。

她在三年前被一名年长工委推介,重新加入人民之友队伍。可是,就在今年年初她又再故态复萌,尤其是在3月以来,不断利用部落格的贴文,任意扭曲而胡说八道。起初,还以“不同意见者”的姿态出现,以博取一些不明就里的队友对她的同情和支持,后来,她发现了她的欺骗伎俩无法得逞之后,索性撤下了假面具,对人民之友一贯的“反对霸权主义、反对种族主义”的政治立场,发出歇斯底里的叫嚣,而暴露她设想人民之友“改旗易帜”的真面目!

尤其是在新冠病毒疫情(COVID-19)课题上,她公然猖狂跟人民之友的政治立场对着干,指责人民之友服务于中国文宣或大中华,是 “中国海外统治部”、“中华小红卫兵”等等等等。她甚至通过强硬粗暴手段擅自把我们的WhatsApp群组名称“Sahabat Rakyat Malaysia”改为“吐槽美国样衰俱乐部”这样的无耻行动也做得出来。她的这种种露骨的表现足以说明了她是一名赤裸裸的“反中仇华”份子。

其实,在我们年轻队友看来,这名嘲讽我们“浪费了20年青春”[人民之友成立至今近20年(2001-9-9迄今)]并想要“拯救我们年轻工委”的这位“徐大姐”,她的思想依然停留在20年前的上个世纪。她初始或许是不自觉接受了“西方民主”和“颜色革命”思想的培养,而如今却是自觉地为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统治而与反对美国霸权支配全球的中国人民和全世界各国(包括马来西亚)人民为敌。她是那么狂妄自大,却是多么幼稚可笑啊!

她所说的“你们浪费了20年青春”正好送回给她和她的跟班,让他们把她的这句话吞到自己的肚子里去!


[ 漫画新解 ]
新冠病毒疫情下的马来西亚
"公知"及其跟班的精神面貌

注:这“漫画新解”是与<人民之友>4月24日转贴的美国政客叫嚣“围剿中国”煽动颠覆各国民间和组织 >(原标题为<当心!爱国队伍里混进了这些奸细……>)这篇文章有关联的。这篇文章作者沈逸所说的“已被欧美政治认同洗脑的‘精神欧美人’”正是马来西亚“公知”及其跟班的精神面貌的另一种写照!




[ 漫画新解 ]
新冠病毒疫情下的马来西亚
"舔美"狗狗的角色

编辑 / 来源:人民之友 / 网络图库

注:这“漫画新解”是与《察网》4月22日刊林爱玥专栏文章<公知与鲁迅之间 隔着整整一个中国 >这篇文章有关联的,这是由于这篇文章所述说的中国公知,很明显是跟这组漫画所描绘的马来西亚的“舔美”狗狗,有着孪生兄弟姐妹的亲密关系。

欲知其中详情,敬请点击、阅读上述文章内容,再理解、品味以下漫画的含义。这篇文章和漫画贴出后,引起激烈反响,有人竟然对号入座,暴跳如雷且发出恐吓,众多读者纷纷叫好且鼓励加油。编辑部特此接受一名网友建议:在显著的布告栏内贴出,方便网友搜索、浏览,以扩大宣传教育效果。谢谢关注!谢谢鼓励!












Malaysia Time (GMT+8)

面书分享 FB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