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永远的华教园丁’眼中——
我国华教运动的过去与未来景观
莫泰熙主讲,洪佩玲整理
[本文是根据莫泰熙在2009年9月26日新山“新纪元·董教总·华教运动”讲座会讲话现场录音,由洪佩玲整理,再经莫泰熙补充修定,并加上小标题]
1.前言
我很高兴柔佛州华校校友会联合会和柔佛州人民之友工委会的邀请,参与今晚的主题为“新纪元·董教总·华教运动”讲座会。我在讲座会之前,因为忙于协助沙巴和 砂拉越一些华校进行筹款和招生的宣教活动,无法应主办单位的要求,像其他主讲人一样,事先提供讲稿全文。我只能给讲座会提供我的讲话提纲和讲话题目。谨此 表示我的歉意。
我今晚的 讲话题目是,“一个‘永远的华教园丁’眼中——我国华教运动的过去与未来景观”。园丁照顾花草树木,其实就是尊重生命、呵护着生命。我一路来把自己当作 一个华教园丁,哪里需要浇水,我去浇水;哪里有害虫,我去捉虫。作为华教园丁,就是要尊重及呵护我们下一代的珍贵生命。我有机会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觉得 很自豪。能为下一代付出,虽然辛苦,不过值得,感到不枉此生。
2. 四个问题
我原来有个提纲,但今晚前面三名主讲人已经谈了许多。我不再重复3名主讲人已经谈论或涉及的课题,我想在有限的(30分钟)时间内,跟大家共同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如果董总垮下来,我们怎么办?
如果叶新田领导的董总垮下来,我们怎么办?华小、独中及新纪元学院,将何去何从?我们还能依靠什么?“叶新田领导的董总垮下来”的含义,有不同的层次: (1)有一天大家认为叶新田已经没有办法领导了,那么谁来领导?接下来的领导人将会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能力、诚信、理念及思维?潘永强博士刚才提出的“精 神危机”,这个病症必须加以治疗。但是治疗“精神危机“这种病症,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就像一个心灵创伤的人要接受心理辅导,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一 样;(2)精神创伤无法痊愈而趋向更加严重,也就是说,董总或明或暗,直接或间接由一个政党来掌控和支配的时候,我们将怎么办?我们现在就要做些什么准 备?简言之,有一天董总这个金字招牌不再那么“光亮”的时候,我国的华教运动该何去何从?
第二个问题:这个运动究竟还存在吗?
十多年前,有一名年轻学者, 曾庆豹,銮中毕业生,曾提出:我国华教运动还存在吗?“动,还是不动?”(见曾庆豹著《华教运动,动或不动?——谈董、教总的边缘化》一文,原载于1996年4月21日南洋商报C3页)。当时这篇文章没有引起华教人士(包括我及我周围的一些同道)应有的关注。今天,这个华教运动,是静止不动像一潭死水呢,还是还在动或“反动”了?我认为,目 前我们应该严加思考、广泛讨论这个问题。刚才潘永强博士所提的这个运动的“精神危机”,也是我们应该严加思考、广泛讨论的另一个问题。总体来说,我们要思 考及讨论:今天我国的华教运动究竟是处在什么状况?如何让这个运动变革或发展的更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第三个问题:华校及华教机构有没有变质或质变的问题?
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机构、一个运动有没有变质或质变,首先要弄清的是:它的本质是什么?它的核心价值又是什么?此外,也要深入思考:究竟董教总为什么要存在?新纪元学院为什么要存在?独中为什么要存在?华小为什么要存在?我们这些人(华教工作者)为什么要存在?
第四个问题:独中和统考的前途,令人担忧吗?
对于独中和统考的前途,我是“提心吊胆”的。
有句俗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局者是谁?旁观者又是谁?我曾在董总这个机构服务,可以说,我曾经是当局者,也许许多时候是“迷者”。但是,现在我是“局外人”。一个曾经是“局内人”的“局外人”,也许 我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与许多“局外人”,不论是深度与广度都不太一样吧。许多人谈这个问题,评论董教总。我以为那是因为大家觉得董教总这个机构太重要了。如 果没有董教总这个机构的领导,一路来坚决为推动华教运动而努力奋斗,就不会有今天的华文教育和华人社会。
有人担忧,万一独中统考的水平或诚信或公信力有一天出现了问题,怎么办?我今天提出一些我所担心的问题。主办统考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学术工作。目前谁在主持研 发统考的工作?谁能确保这个考试制度能与时俱进,永远维持有公信力的高水平,让独中生与全世界的中学生相比时,能展现他们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和竞争能力? 要做到这一点,董教总独中工委会行政部必须拥有一批有心有力,即有奉献精神、有教育素养、有专业能力的学术团队。目前这个团队在哪里?我看不到这个团队, 因此我担忧。
以下就上面四个问题,再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3. 仍然面对存亡与发展的问题
各位,你知道为什么会有华教运动?因为我们的华文教育一开始就被当权者判了死刑。要怎么让他们活下去?要依靠群众的力量和智慧。长期宣教、呼号、觉醒、保 护、救亡、发展,自然形成了一个社会运动。独立5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华教面对什么问题?除了发展,仍然要面对存亡的问题。几十年来,华文教育不断受到当 权者的破坏,这种破坏至今仍然存在。我们这个运动最主要的目标是争取各民族母语教育有一个合理的、公平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基于这个运动的正义性和群众性, 这个运动有价值,有永续的生命力。
4. 如何确保华小与独中不变质
各位,你说现在华小有没有变质?独中有没有变质?华文教育开宗明义就是用华文作为主要教学媒介语文、行政语文、考试语文的学校。在这学校进行的教育才是名副 其实的华文教育。如不是这样定位,而有读一科华文,就叫作“华文教育”,那么,新加坡也有华文教育,马来小学也有华文教育。泰国、印尼华文教育也遍地开花 了。
从上述角度来看,华小有 没有变质?早就变质了。1987年,两个老前辈,林晃生与沈慕羽在“茅草行动”下被扣留。因为当时政府委派一些不谙华文、不懂华语的老师到华小当行政主 任、副校长等行政高职。我们动员全国大大小小的力量,全力以赴,结合党团力量,据理抗争,召开抗议大会,保护华小本质不变,结果当局进行大逮捕全面镇压。 今天,这种不谙华文华语的老师在华小已经多到没人能管了。当越来越多华小老师不懂华文华语,没有扎根在中华文化这块土壤时,华小还是华小吗?当华小的数理 可用英文或华、英文来学习或让家长选择可用英文或华文来考试时,华小还是华小吗?
现在有些独中的数理,商科都用英文课本了。有人说是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如果要适应时代,60年代政府叫我们改制成为国民型中学时就应该改了。我们的老前辈 林连玉老师付出惨痛代价,保护华文中学成为独立中学。可是有些人忘了这个本质,倾向于把独中课程英化(如主张与实施英语教数理等科目),甚至有人主张和实 施,把独中转变为英文中学,因为这样的中学受欢迎,有市场。砂劳越就有一间独中,其董事长公开指责董教总搞母语教育害死下一代,已经全面采用英文课本,转 变成英文中学了。但是,他们仍然挂着“华文独中”招牌,不断向华社筹款。各位,你说这样的独中有没有变质?我认为已经变质了。如何确保华小与独中不变质, 这是董教总、各校董事会及支持华教人士要去面对和寻求解决方案的问题。
5. 董总领导层北移
我国独中发展比较好的多数在半岛的中、南部地区(下称中南马)。中南马是独中运动、华教运动的一个大本营、一个坚强的堡垒。东部马来西亚(下称东马,即沙巴 和砂拉越两州),半岛北部地区(下称北马)大部分的独中状况起起落落,办学方针非常不稳定。可是,现在董总的主要领导层却北移了,总务在吉打,财政在没有 独中的关丹,副主席在槟城、霹雳及砂州。董总的主要领导层向北移,标志着华教的领导层(如果说董总在领导华教)向北移。北马独中领导人怎样办独中?那些用 马来文(向国中靠拢)、用英文(向私立商业学校靠拢)、不符教育理论的“双轨制”,办学方针反反复复的独中,说到底,其实就是对母语教育没有足够的信心, 同时忘了为何办独中。这批董总的新领导层,尤其是那些没有担任独中主要职位的董总领导人对独中教育的理念是什么?他们将带领独中往何方?
6. 反对教育政策的“最终目标”
各位,我国的华文教育从过去到现在,已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但坚持办华教的宗旨不变。当权者落实教育政策的“最终目标”的策略,是采取“慢慢蚕食”的方式。 因为慢,没有马上死,你感觉还可以接受。目前,英语教学有市场,英文回流时让有些人更加理直气壮。于是有人主张小学数理科可以用英文,在中学当然更加可以 用英文教学。这是华小和独中要面对变质与存亡的大问题。
上个世纪50年代,新加坡、马来亚以及沙巴和砂拉越,都还是英国的殖民地。那个时候,华文教育蓬勃发展,正是南洋大学(简称南大)创办时期。可是,新加坡的 李光耀政权,在南大刚生出还未满周岁时,就盼望它死掉。经过李光耀政权实施改制,南洋大学被消灭以后,我们坚持在马来西亚这块土地上,继续维护华小和发展 独中,继续争取建设华文高等学府。在马来西亚或东南亚华教运动都是深入民间、深得民心的。为什么呢?倒不是因为这些地区的华人没有受教育的机会,而是因为 民族受到歧视和压迫,受到不公平、不合理对待。当权者一心一意要消灭华文教育,可是终究消灭不了,因为华人社会通过群众运动,团结各阶层、各党团的人民, 建立一个坚固的共识:一定要办华文教育,让下一代有一片可以扎根的中华文化土壤,让子孙后代做一个有民族自信和尊严的堂堂正正的人。
7. 母语教育没有地位
从 1961年教育法令到1996年教育法令,“母语教育”根本没有地位。在60年代,当权者通过教育法令要将华文教育连根拔起。1961年教育法令取消华文 中学,改制成为国民(型)中学。好在林连玉老师带领众人顶住,结果还有一些学校不改,保留为华文独中。当年也要对付华文小学。1961年教育法令 21(2),让教育部长有权随时宣布把华文小学改制成国民小学。可是这项法令无法执行,因为群众发挥了团结的力量,领导人坚守了正确原则和立场,向当权者 展开不妥协的斗争。我们希望未来的某一天,会有一个新的政府,能将尊重各民族母语教育享有公平合理的生存和发展地位的条文,列入教育政策内。
8. 保持独立性而不是中立
我同意杜乾焕博士的看法:董教总面对政治问题不能够保持中立。华教运动其实就是一项群众性的政治运动。作为华教工作者,就是要关心政治、要干涉政治、要左右 政治、要引导政治。华教运动是不能够离开政治运动的。我们遭遇不公平、不合理对待的根源就是来自政府的教育政策。有关教育权益的问题,应该向谁争取?当然 是向当权者!作为华教领导组织,应该站在社会运动的前面,发动舆论、带领各族人民改变这个不合理的民族压迫的政治现况。林连玉老师在1956年就提出各族 人民共存共荣这个观点,同时说大家都是一家人,大家都需要心理的建设。目前这个目标尚未达到,大家还须加倍的努力。董教总领导的华教运动应该保持独立性, 不受左右,而不是“中立”。每次大选来到,应该集中民意,提出大选诉求,参与引导社会运动。这是华教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之一。
9. 发展有特色的独中教育
董教总是为了发展华文教育而存在的教育团体,因此处理教育问题责无旁贷。华小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校务和教务归政府官员管理。对于华小的教育,董教总或董事会能管的不多。可是独中这一块是我们华教的重要堡垒,我们有主动权,由董事会决定办学方针。
我们通过自力更生,编课本、办考试,争取全世界几百所大专院校认可了独中的学术成绩和地位。我们这条路是用血汗闯出来的。因为独中生有出路、独中有成绩、独中受到世界各地大专院校的肯定,所以家长对独中有信心,因此让华小毕业生继续升读独中。
那么,独中要靠什么取胜别人?靠独中的特色。我们有许多特色,但还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这些特色包括强调六育并重,学生要全面发展,学生要先成人后成材等。 董教总曾经用了多年的时间,考察国内国外教育,结合独中具体情况,经过各层次的讨论,于2005年发表了《独中教育改革纲领》。这份文件,三种语文(华 文、英文、马来文)印制分发。2006年,董教总独中工委会及行政部,成立了多个单位和工作小组依《纲领》来策划与推动独中教育的改革, 希望独中在未来10年、20年能培养出更多有能力走向全世界的独中生。可是在叶新田改组独中工委会学务委员会及行政部的定位与人员编制后,这份纲领性文件 便束之高阁了。董总目前还有领导独中的教育改革吗?若有,它以什么具体的计划去领导?
10. 谁在领导独中教育的改革工作?
独中教育改革要靠教育人才,从2000年起独中工委会及一些独中就执行储备教育人才计划。我们认为,独中教育要依靠独中的教育工作者去研究,去总结经验。
本来董教总独中工委会一路走来,都用心用力于创造一个产生独中校长、行政人员及教师的机制,于是有了新纪元学院的“教育系”及《独中教育改革纲领》。目前怎 样了?谁在领导,谁在策划与执行这些工作?我的观察,目前没有人在领导这些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认为每所独中要自强不息、自力更生。我建议独中校长成 立独中校长联谊会或理事会,专门研究独中教育问题 ,研究独中校长怎样办好独中的教育。独中老师也要组织起来,研究独中的教学、交换心得、互相提升 。独中董事也要组织起来,成立区域性的独中教育联盟,共同提升及发展独中。有共识、有条件的要先主动联系起来。我知道吉隆坡有3间独中有了共识,于是每个 学校成立一个教师成长中心,由专人帮忙老师改进教学、提高专业能力和教育素养,希望有成绩后就可以跟其他独中分享。
董总这么多年来举办独中统考,办得严谨、有水准、与时并进、有公信力。谁在确保统考的水准?是一批有理想又有专业知识的学术人员。董教总独中工委会经过了多 年辛苦的努力,凝集了一批学术人才,新纪元学院也有一批。这些学术人员有很多是自费去念教育研究所,专门研究中等教育和独中教育。他们原是准备回来董教总 或新院继续为独中教育事业服务的,但是目前这批人已被打散得七零八落了,人心散了,精神也散了,所造成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
11. 结语
华教的生命力是顽强的。华小与独中仍然有很多人关心和支持着,这股力量还是很大的。我希望各个独中要下定决心,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机制,继续凝集一批有抱 负、有理想的人,在各校建立一个个新的教育专业团队,不断地去发展和推广包括教育、文化、民主、人权的华教运动。这条路漫长,不易走,但值得所有有心、有 理想的华教同道共同努力,一起去奋斗。
作者简介
莫泰熙
毕业于南洋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在芙蓉中华中学任教职(1968-1975)。1975-1980 內安法令下被扣留,限制居留于波德申。1981-2006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会联合会“董总”,担任首席行政主任,同期也担任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秘书处秘书长。2007年1月1日起自任“永远的华教园丁”职, 2007-2008赴吉兰丹中华独立中学任代校长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