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琴《星洲网》专栏评论:
地方选举非无风起浪
点击箭头聆听内容: |
本文是时评人杨丽琴2023年12月25日发表于《星洲日报》/《星洲网》的专栏评论。原标题:地方选举非无风起浪。
作者在文中特别指出行动党领袖对地方选举的不同立场的吊诡之处并做出“基于政治和利益考量,以及不愿下放权力,执政党愿意恢复地方选举的可能性极微。”的论断。
作者直接嘲讽曾经高喊要地方议会选举的行动党领袖有了权位就不顾党意和民意了。
杨氏这篇评论全文如下(上图和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岁末,本应静好,无奈政坛总是生波。继“非马来人任相”言论掀议后,恢复地方选举的建议,也让好些人跳脚。
无独有偶,这两项具争议性的言论,皆出自火箭领袖口中,而出言反对的,除了敌对阵营,更少不了自家人巫统。
不过,关于地方选举的争议由来已久,未必是基于现今的政治局势。或许可以回顾地方选举的历史,探讨它是否有复办的可行性。
英国人办槟地方选举为了对抗马共
马来半岛首个地方选举,是1951年举行的槟岛乔治市议会选举。当时仍是英殖民时期,英国人办地方选举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对抗马共。1952年的吉隆坡市议会选举,则是为1955年的普选及马来亚朝向自治而铺路。
独立后,联邦政府曾规定每3年举行一次地方选举。然而,联盟在1964年全国大选取得大胜后,却在1965年终止了地方选举。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乔治市议会被指出现滥权,另一方面,是基于城市与新村华人倾向支持反对党,市议会与州政府由不同的政党掌控,常在政策上不同调。自此,县市议员改由政府委任,不再由人民投选。
火箭执政槟州想恢复地方选举不成
2008年3•08大选,火箭赢下槟州政权,当时该党的竞选宣言是要恢复地方选举,还人民第三张选票。2012年,火箭在槟州通过地方选举法案,但最终却因为违宪而失效。
火箭千方百计想恢复地方选举,但当时仍与火箭一家亲的伊党却反对到底。伊党主席哈迪阿旺甚至指若重启地方选举,或让5•13再度上演。
由此可见,两党对地方选举的歧见早已存在。如今,与火箭结盟的巫统也反对地方选举,不过是历史重演。
然而,一些火箭领袖对恢复地方选举的立场转变之快,亦让人惊叹。
倪可敏转变他对地选立场让人惊扰
曾全力支持复办地方选举的倪可敏,在2017年出版的党报中,指政府若尊重民意,就应该恢复地方选举,还政于民,还调侃马华不敢支持民选市长,是伪民主。
惟在出任地方政府发展部长后,他却指出,地方选举不是团结政府的优先事项。该部门将优先着重7个“重点领域”。
吊诡的是,在倪可敏和团结政府已表明会把地方选举摆一旁时,行动党联邦直辖区主席陈国伟却突然倡议先在吉隆坡恢复地方选举,抛出了难题,也令倪可敏和新任首相署(联邦直辖区)部长扎丽哈陷入尴尬。而火箭党内出现不同的声音,更让人闻到一丝不寻常的味道。
执政党愿意恢复地选的可能性极微
姑且不论恢复地方选举旧调重弹,是否带有政治目的,在现实层面上,举办地方选举确实涉及庞大的人力与财力,也无法保证民选县市议员就一定是有素质、能为民服务。
此外,一旦复办地方选举,选民若对选举冷感,会否踊跃投票也是问题,尤其是游子们。如果投票率不理想,或选民缺乏政治意识,不了解本身所要投选的人选,选举效益将会大打折扣。
所以,基于政治和利益考量,以及不愿下放权力,执政党愿意恢复地方选举的可能性极微。
让人民看清政治人物真面目是好事
无论如何,经过政党热炒一番后,地方选举议题再现热度,也不是坏事,至少它开启了讨论空间,也让人民看清了一些政治人物的真面目,以及一些政党的狭隘视野,凡事皆与种族扯上关系,最终只会让大马政治故步自封。■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