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新闻》报道:
“是否欢迎中国的投资建设?”
成了马来西亚大选争论课题
原标题:捲入马来西亚选举的中国因素
作者 / 来源:杜晋轩 / 《多维新闻》
马来西亚首相拿督斯里纳吉(Najib Razak)近日在一场电商推介礼活动上称“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与中国断交,中国就不会买大马的货品如棕油,到时我国的经济会怎样?”
纳吉声称由于马国由在野党希望联盟(简称“希盟”) 已在竞选宣言中阐明,若成功执政,可能会检讨与取消现任国民阵线(简称“国阵”)政府与中国的合约,因此纳吉认为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可能会导致马国经济损失严重。
纳吉在说这一番话时,正好是4月1日愚人节,但此类“马来西亚会与中国断交”的言论却非愚人节笑话,因为“中国因素”近年来已成了马国朝野斗争的争论点。而且随着纳吉政府宣布国会解散的时间越来越近[《人民之友》编者注:纳吉今日(4月6日)宣布:明日(即7日)解散国会)],朝野对中资是否会有损国家主权的争论会更频繁。
2017年3月,中国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在马国建区域物流中心,而这是近年来马中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多项合作项目之一(图源:新华社)
希盟竞选宣言称检讨中资
马来西亚已建国61年,至今仍未政党轮替过,因此各界对于这届由前首相马哈迪领导希盟的选举十分关注,因为若马哈迪能成功掀起“马来海啸”,号召占马国人口七成的马来裔支持在野党的话,有可能促成马国首次政党轮替。
而这场马国第14届全国选举的另一看点,就是“中国因素”对马国政局的影响了。中国自2008年起就成了马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国,但并非马国的最大外来投资国,虽然马国向来是对外资相当开放的国家,但由于近年正好是马国的政治迈向民主转折的时期,加上此时中国大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大量的中资涌入马国之下,难免成了受瞩目的标的。
马国前首相马哈迪是在2016年12月开始对中资发出批评,质疑纳吉政府开放中资投资基础建设、房地产会有损国家主权,自此开始可见到马国朝野不断对中资问题的攻防。
一直到2018年3月7日,希盟正式发表《希望联盟竞选宣言》(简称“宣言”),希盟在宣言中承诺一旦成立新政府,将会推行“百日十大新政”,而第十点就是“详细谨慎地检讨各项颁布予外国的大型计划”,明显意指中资。同时,宣言包括了60项承诺,其中第30、31项承诺跟中资争议有关。
首先,第30项承诺称“希望联盟将确保经济积极成长,以便土著和各族人民都能够公平地享有其果实。我们保证,马来西亚将继续是一个经济开放、吸引外资和鼓励本地企业走向国际的国家”。
而第31项承诺则称“一旦完成对所有国阵政府颁布给外国的大型合约的检讨,只要确保当中没有涉及舞弊和贪污,希望联盟政府将促进来自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外资持续进入本地市场。
我们的目标是要确保所有来自中国的投资,都是优质的,其投资果实能够让全民共享,尤其是土著及所有民族的中小型企业家,而不是被一小撮朋党自肥,甚至不负责任地造成国债高企。”
由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近年来中企中资大举往东南亚投资,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当地非华裔土著族群的担忧,担心是否会有过多的中国籍工人“抢饭碗”,即使是马国华裔族群,当中也有华裔中小企业担心大型中企进来,是否会对当地中小企业造成排挤效应。因此希盟才提出这“以便土著和各族人民都能够公平地享有其果实”的承诺,同时也想消弭执政党所贴上的“反中”标签。
为消弭“反中”的标签,希盟就必须指出中资进入马国是受到“一小撮朋党自肥”,也就是针对执政党而非直接针对中资本身,这背后自有若成功政党轮替后,与中共政府保持外交关系的考量。
目前希盟的主要成员党有民主行动党、人民公正党、土著团结党与诚信党,而他们所执政的槟州与雪兰莪州是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州属,近年来也积极对中国大陆招商引资,即使希盟成功政党轮替,仍还是会顾及到已有的合作项目。
对中资的批评的反作用力
不过希盟对中资的批评,在其支持者当中也不是无反作用力,尤其民主行动党的支持者多为马国华人,而马国华人因与中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尤其上年纪的华人多对中国有好感。因此支持者在野党的华裔选民也给了希盟一定压力,盼希盟减少对中资的批评。
马国前首相马哈迪(右2)出席反执政党的群众集会,希盟表示若政党轮替,高龄93岁的马哈迪将再担任首相(多维记者:杜晋轩/摄)
就近期的观察,也的确鲜见行动党发表中资的批评了,不过较无华裔选票压力的前首相马哈迪仍对中资提出批评,他在4月2日的一场“青年的经济挑战”论坛上称,若在第14届大选赢得执政权,希盟不排除取消“东海岸铁路计划”,马哈迪认为这由中国交通建设(CCCC)承建的铁路工程得耗资550亿令吉(约143.6亿美元),该铁路全程688公里、14小时车程,不符合成本效益,因现有的航空交通已足够。
因此对国阵的成员党——马华公会而言,上届大选因得不到华裔选民支持而惨败,而今届选举则因中资课题而有更多筹码拉拢华裔选民了。成立于1949年的马华公会是马国的华裔政党,得益于华人背景及拥有执政党资源的优势之下,近年来成了马国政府与中共政府之间,在政经文教上的沟通桥梁,马华公会甚至在内部成立“一带一路中心”。虽然马华公会也被批评将他国的政策(一带一路)纳为己用,有损自身的价值,但马华公会告诉华裔选民若支持希盟,将有损马中关系,也着实给了希盟一定的压力。
马中两国关系的未来
希盟的竞选宣言还有一项承诺值得注意的,第60项承诺称“我们乐见亚洲的崛起,并将依循不结盟原则,跟全球各国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和健康的经济关系。与此同时,希望联盟政府将使马来西亚恢复成为一个不结盟国家。我们会将马来西亚定位为有影响力的中间势力”。
希盟在这一项承诺一定程度阐述了未来的外交战略,将采取中立不结盟的路线,以一反他们所认为纳吉政府的“亲中路线”。虽然这是否会成功有点难说,毕竟过去采中间路线的新加坡也逐渐向中靠拢,但不排除短期内还是会给马中关系带来一定影响。
回顾历史,现任首相纳吉的父亲敦拉萨(Tun Abdul Razak)是马国第二任首相,1974年敦拉萨促成马中两国建交,也是首个与中建交的东盟成员国,而当年也是马国选举年,敦拉萨政府也运用了马中建交作为政绩,使得当年华裔选民明显支持执政党。而在此之前,马国首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Tunku Abdul Rahman)政府的立场则是亲西方,与站在反共阵营的。
那未来马国是否会重返反共阵营呢?希盟在竞选宣言提到“当前的马来西亚,偏离正轨,远离国父东姑阿都拉曼在1957年独立之际所宣示的,以及1963年成立马来西亚的时候所要朝向的宏愿,那就是要成为一个建基于自由和公正原则的独立国家。”
当下的马国社会,在种族、宗教上的问题重重,虽然希盟期望未来马国社“重返”建国初期时的自由与公正的国家,但也不意味着会回到马国建国初期的反共状态,毕竟还是会顾虑到国际政治现实的“大局”。
不过可预期的是,重视“马来民族主义”情结的马哈迪回锅当首相,未来势必会让马国在对外主权展现强势的立场,而这也必然对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生争议的中国带来一定影响。#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