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在紙幣上的美國霸權,
將終結於網際網路時代
作者 / 来源:梁辉 / 國際先驅導報、环球视野
[作者按语]
十七年前,中国国防大学教授乔良跟人合著的《超限战》一书,其提及的作战新理念与新方式,引发海内外关注。美国五角大楼甚至将此书配发给高级将领研读,美国西点军校更是将之列为学员的课外必读书。
十七年后的2016年,乔良教授再立新著——《帝国之弧——抛物线两端的美国与中国》,该书通过梳理美元的历史逻辑与轨迹发现:美国维系霸权的秘诀在于美元。美国通过一纸“绿币”换取世界其他国家的产品、资源与劳动力,这是一种典型的金融殖民主义。
日前,乔良教授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指出,当前我们面临的最复杂形势就是美国做空中国,中美正在进行一场争夺资本的拔河比赛。而目前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一系列举动,长远看都是为了延缓中国的崛起包括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阻止人民币成为跟美元竞争的强势货币。
乔良教授还预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美国最终的命运将会像当年的大英帝国一样,走向平庸化、正常化。美国的霸权终将被终结,这不是因为中国的崛起,而是因为它自己的战略误判。
而乔良教授建议,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如果要在美国之后继续成为一个屹立的大国,那么我们所要做的是什么?那就是适应互联网,而决不能用传统政治思维对待互联网,更重要的是,必须根据和运用互联网原理,创新价值体系,创新社会体制,形成一个跟互联网相适应的社会政治架构。
梁辉 发自北京
美国霸权是建立在纸币上的
《国际先驱导报》:您新著中提到:美国霸权是一种跟以往都不同的霸权,是一种新型霸权。您能解释一下这种新型霸权的内涵与特征吗?
乔良:有人说,美国不是帝国。但我说,美国只不过不是传统的帝国,而是一个新型的帝国。历史上,从古罗马帝国到大英帝国,它们对内实行帝制,对外则占领别国领土、掠夺别国资源与奴役当地人民,具有侵略性、掠夺性与扩张性。按照这些标准,现在的美国看起来的确不像帝国。
但这并不表明美国就不是帝国,我们今天谈论一个国家是否是帝国,主要是从它是否拥有霸权并通过这种霸权,使自己从全世界获利这个角度而言的。恰恰从这个角度看,美国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帝国。但某种意义上说,美国是一个更为聪明的帝国,它通过让全世界使用美元,变相让全世界都为自己打工;其他国家的资源、产品、人才都为美国所用,这难道不是一种更加巧妙的帝国形制?有人说,用美元交换产品,这是公平交易,怎么算是掠夺?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一张美元的印刷成本才多少?一张纯粹的纸币,仅依靠美国的国家信用,就能换取全世界的产品与资源。本质上,这是美国用美元征服了世界。历史上的帝国用炮舰都达不到的目标,美国 却用美元实现了。因此,今天的美国实质是一个建立在纸币上的霸权,因为它通过一张“绿纸”占领、掠夺与奴役别的国家。
Q:您说过,美国在冷战后的二十多年里发动了四场战争,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美元霸权?那么,您怎么看待美元跟战争的关系?
A:美元的尴尬之处在于,它的一仆二主身份,它既是美国的主权货币,又是世界的结算与流通货币,而它的决定权却掌握在美国政府手中。尽管表面上美联储是独立于美国政府之外的中央银行,但其对货币政策的制订,不可能偏离美国的基本国家利益,何况美联储主席的任命权还掌握在美国总统和国会的手上。由此,可想而知,它能在多大程度上既服务好美国,又服务好世界?这一点当然值得世人怀疑。
美国人一再宣称它为全世界提供了公共产品,提供了安全保障。一定意义上,这个说法成立。在过去的数十年里,美国的确为全球贸易特别是海上通道提供了安全保障。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美国冷战后20多年里打的这四场战争,却没有一场是为了给世界提供公共产品的,并且非但没有给世界带来安全,反而是世界越来越不安全。事实上,冷战结束后,从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美国人之所以越打越富,其秘密正在于此——为美元而战。这就是美元的本质。而战争只是维护美元地位的方式与手段之一。比如,通过第四次中东战争,美国迫使产油国接受美元与石油挂钩,全球的石油交易必须用美元结算。这就意味着,其他国家要购买石油,先得赚取足够多的美元。
比如,美国以萨达姆政府涉嫌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伊拉克战争,最后却不得不承认自己“轻信”了情报,因为推翻萨达姆政权后,并未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其实,真实的原因在于萨达姆犯了大忌:在欧元正式启动后,居然敢宣布伊拉克的石油交易不再使用美元,而改用欧元结算。因此,美国推翻萨达姆政权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匆忙建立的伊拉克临时政府之口宣布废除伊拉克石油交易用欧元结算的政策,改回使用美元结算。此外,另一耐人寻味的事实是:伊战打响前, 国际油价为38美元一桶,打完后,国际油价飙升至149美元每桶。伊拉克战争打出高油价,更打出了全世界对美元的需求。美国因此开动印钞机大肆发行美元, 理直气壮、光明正大,甚至其他国家或许还得求着美国政府提供流动性。
Q:您新著中讲的“美元收割”具体是指什么?
A:为了让其他国家的财富不断地流向美国,美国在过去四十多年里交替使用做多与做空这两种典型的金融投机手段,有节奏地控制美元的流动性。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已经进行了两次这样的“美元收割”:一次是上世纪70年代,拉美经济从繁荣到危机,一次是1987年至1997年,东南亚从经济繁荣到危机。
美国基本策略是先向其他地区和国家释放流动性,使这些地区和国家因资本供应充足而出现经济繁荣,待需要收获“繁荣”带来的财富时,再通过收窄这些地区和国家的流动性,导致资本供应不足,资金链断裂。如果再利用当地的政治矛盾、地区热点冲突等,就会造成整个地区投资环境恶化的局面,国际投资人出于恐慌或避险, 把财富转换成美元资本回流到美国。此时,美国会通过美元加息,增大对其他国家财富的吸引力。如此反复,就能实现别国财富向美国的流动。
而当前我们面临的最复杂形势就是美国做空中国,美国试图要将资本从中国吸引走,而中国现在所做的就是拼命抵抗,当前中美正在进行一场争夺资本的拔河比赛。眼下,全球正面临自美元与黄金脱钩以来的第三个美元指数上升周期,也就是说,又一轮美国做多时期已经结束,现在开始进入做空时期。
互联网时代不再适宜传统帝国生存
Q:您还提到,因为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美国之后将不再有帝国。我可以将之理解为这是一种“帝国终结论”吗?您主要是基于哪些事实做出这一判断?
A:支撑美元帝国的,实质上是金字塔形权力结构的金融体系,而美元始终处于金字塔顶端。这是一种传统的权力结构。但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这一传统权力结构会被逐渐打破。我说过,互联网将成为美国为自己准备的“帝国掘墓人”——这是由于互联网演变必将带来两大趋势:去中心化与去货币化,这不可避免要伤及乃至剥夺美国的两大特权:政治霸权与货币霸权。
过去一百年,美国对世界最大的科技创新与贡献,就是互联网的发明,当今世界也数美国的互联网系统最发达。特别是全球12台根服务器,有9台在美国。有人据此认为,美国人掌握着互联网霸权,美国怎么可能因互联网而失去霸权呢?这是不理解互联网的基本原理而产生的短视。
互联网的本质特性是什么?是扁平化,扁平化的特征是去中心化,去中心化的结果就是解构权力,当然解构权力不可能不解构霸权。互联网带来的是信息的普及、传播与爆炸。当信息开始透明的时候,权力就会受到限制。美国霸权的结构是金字塔形的,而互联网则是去中心的扁平化型,这两种权力结构不兼容。美国一方面坐在金字塔塔尖,另一方面它推动的扁平化趋势却在拆除金字塔的基座。这就是我为什么说美国给自己准备了“帝国掘墓人”的道理。
Q:从美国新型金融霸权的视角,是否可以认为中国崛起离不开人民币的崛起?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是否可以认为是美元对人民币的遏制?
A:美国最终的命运将会像当年的大英帝国一样,走向平庸化、正常化。因此,当美国还在担忧中国崛起带来的威胁,并有可能导致中美跌入修昔底德陷阱时,其实是没有抓住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因为不是中国威胁了美国的霸权,而是互联网时代在逐渐解构霸权。不理解这一点,就会出现战略误判,并由于这种战略误判,在错误的方向错误地投放有限的战略资源,加大了维持其帝国的成本。
在南海问题上,美国当前的一系列举动,长远看都是为了延缓中国的崛起包括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让人民币不至于过早成为跟美元竞争的强势货币。为什么?如果中国经济形势一直向好,那么人民币就会被更多的国家与机构追捧,人民币迟早就会成为一种国际化货币。美国人延缓或阻止人民币最好的办法,就是釜底抽薪。在中国周边制造诸多政治外交乃至安全压力,让中国经济状况趋坏。
事实上, 按照实力对比看,中国距离挑战美国的时刻还很远,何况到现在为止,中国并没有挑战美国的意愿,但美国却开始在担心中国挑战了。现在,美国似乎倾向于胁迫中国,逼迫中国自卫,而中国的每一个自卫动作,又会被美国解读为挑战的证据,去不断印证它自己原先的判断。如此循环,美国就会产生严重的战略误判:第一,它认定中国就是自己的战略对手;第二,它可以通过打压中国确保自己的霸权。美国就此方向投入的资源越多,战略方向就越偏离。显然,美国是用过去的旧手段对付一个未来的新问题。这正是美国将来会衰落的另一重要原因,不是因为中国的崛起,而是因为它自己的战略误判。
Q:美国之后将出现一个“互联网帝国”? 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大趋势,中国崛起以及崛起后的中国应该如何调整与适应?
A:与其使用“互联网帝国”,不如使用“互联网政治”一词更合适。在我看来,未来社会将不再适宜传统帝国生存,为什么?因为金字塔结构的帝国不可能建立在互联网扁平化结构的基座上。驾驭与利用信息,是获得互联网权力的途径,但这种权力会很短暂,谁能永远骑在信息的马背上不掉下来呢?没有人,没有人能够永远处于互联网世界的顶端,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做到。
当我们还在用地缘政治思维,或者币缘政治思维看待这个世界时,互联网政治思维正在悄悄改变我对世界的看法与认识。互联网带来了一种前景,一个碎片化的世界,今天我们预言我们能看到一个金字塔解构后的碎片化社会,但碎片化后的社会如何重新粘合到一起, 我们今天还看不到,也难以预料。
互联网带来的这个时代暂时也可能永久地被人们称为共享时代,共享时代的主要特征是:财富共享、知识共享与权力共享。这是眼下正在通过目不暇接的各种互联网创新,向我们展示的未来社会形态风貌。如果美国死抱着帝国思维不放,不愿意与其他国家分享权力,这无疑是自决于时代。
而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因为没有霸权这个包袱,反而更能适应新时代,更能轻松应对。可以说,美国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顶峰,但这个顶峰正在走向人类的身后,就如物体在抛物线过顶后必然开始坠落。这是自然规律,也是人类社会规律。美国应该适应历史规律,适应自然规律,去迎接一个新时代,适应新的社会形态。
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如果要在美国之后继续成为一个屹立的大国,那么我们所要做的是什么?那就是适应互联网,而决不能用传统政治思维对待互联网,更重要的是,必须根据和运用互联网原理,创新价值体系,创新社会体制,形成一个跟互联网相适应的社会政治架构。这个架构体系,理应更加公平,更被我们自己也被全世界所接受,而不是重蹈用货币霸权掠夺别人财富的帝国覆辙,因为美国人用金融帝国的衰落告诉世人:此路不通了。
中国需要瞄准的方向,是寻找到一条超越西方体制的新的政治路径,在政治制度的设计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