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8 April 2016

英国也在转向亚洲 不惜损害与美关系

英国也在转向亚洲
不惜损害与美关系

作者 / 来源: 《金融时报》/ 观察者网
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金融时报》配图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4月27日发表题为《全球的重心已经转向亚洲》 的文章称,全球的重心已经转向亚洲。文章称,美国“转向亚洲”(pivot to Asia)战略是奥巴马时期美国提出的标志性外交政策,美国在贸易上最优先考虑的对象既非英国,也不是欧盟,而是亚洲。一些英国人和欧洲人希望,奥巴马总统任期的结束或许意味着美国会降低对亚洲的重视程度,重新将重心转向大西洋,这种情形不大可能出现;另一方面,卡梅伦政府则一直在实施自己的转向亚洲战略 ——甚至不惜损害与美国的关系。奥巴马政府的一名官员曾向英国《金融时报》抱怨英国“不断迁就”中国。

习近平和卡梅伦(资料图)

文章全文如下:

当英国退出欧盟运动的支持者为脱离欧盟后的英国勾勒未来时,他们经常说到由英语国家构成的“盎格鲁文化圈”(Anglosphere)——英国帝国时代的遗产。因此,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上周对英国退欧公投的介入,可能成为退欧运动的灾难性时刻。这位美国(盎格鲁文化圈最强大的成员)总统来到英国,有力地主张英国应该留在欧盟内。

无奈之下,退欧运动的一些支持者暗示,奥巴马或许对英国抱有特殊敌意。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提到,这位“总统拥有的肯尼亚血统”或许可以解释他的观点。

美国长期以来坚持英国留在欧盟内

实际上,奥巴马的话无需特殊解释。支持英国留在欧盟内,是美国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政策。

然而,退欧运动的支持者在更广泛意义上切中了要害。虽然对英美特殊关系经久不衰有许多礼节性的赞颂,但有些东西在奥巴马担任总统期间发生了变化。这变化就是,华盛顿和伦敦方面都日益认识到了亚洲的崛起。这种认识已使美英两国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对外政策,包括对彼此的政策。

在这方面,奥巴马总统的个人背景的确有影响。但关键点不在他是首位非洲裔美国总统,而在于他是首位来自太平洋地区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长大,并在印度尼西亚度过了数年童年时光。与历届总统都不同的是,他真正懂得亚太地区关键且日益增长的重要性。

美国“转向亚洲”战略不大可能改变

美国“转向亚洲”(pivot to Asia)战略是奥巴马时期美国提出的标志性外交政策。虽然中东、乌克兰动荡不断,但奥巴马一直顽强、固执、坚决地将美国更多的外交、军事和经济资源投向亚洲。

奥巴马访问伦敦期间,很多人都在谈论:美国是否有可能与脱离欧盟的英国单独签署贸易协定,或者是否会将更多注意力放在美欧之间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上。奥巴马暗示,如果英国想要签署单独贸易协定,它将排在“队伍末尾”。奥巴马的这一言论引发争议。

但现实是,美国在贸易上最优先考虑的对象既非英国,也不是欧盟,而是亚洲。围绕TTIP的谈判仍需数年才能有结果,但美国与亚太地区其他11个国家已就《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达成一致,现在协议正等待美国国会批准。

一些英国人和欧洲人希望,奥巴马总统任期的结束或许意味着美国会降低对亚洲的重视程度,重新将重心转向大西洋。这种情形不大可能出现。任何一位美国总统对美国的各个战略优先对象进行权衡之后,都可能得出与奥巴马类似的结论。最有希望成为奥巴马继任者的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是“转向”亚洲战略的坚定支持者——正如她在2011年发表的一篇题为《美国的太平洋世纪》(America’s Pacific Century)的文章中表明的那样。

英国卡梅伦政府也实施“转向亚洲”战略

英国尤其没有理由抱怨美国当下对亚太地区的专注,因为卡梅伦政府一直在实施自己的转向亚洲战略——甚至不惜损害与美国的关系。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曾多次高调率领贸易代表团访问亚洲,而且忤逆美国政府的明确意愿,让英国成为了总部设在北京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的创始成 员国。奥巴马政府的一名官员曾向英国《金融时报》抱怨英国“不断迁就”中国。

当然,依然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纽带将英美两国连在一起。所有对此存疑的人都应该看看,美国外交政策圈有多少主要成员曾就读于牛津大学(Oxford)。奥巴马的国家安全顾问苏珊•赖斯(Susan Rice)、希拉里担任国务卿时的副国务卿比尔•伯恩斯(Bill Burns)以及希拉里最亲近的顾问之一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都是牛津大学校友。

亚洲的崛起正在改变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这些联系可以帮助英国很容易地接近华盛顿。但未来,即使精英校友的纽带都可能变得薄弱。美国金融家苏世民(Stephen Schwarzman)刚刚设立了一个大规模奖学金项目——受牛津大学罗兹(Rhodes)奖学金的启发——资助优秀的美国及其他国家学生到北京的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学习。苏世民不无道理的假设是,对有抱负的未来美国领导者而言,了解中国或许更加重要。

亚洲的崛起也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盎格鲁文化圈的另外两个关键成员——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按价值算,澳大利亚与中国和日本的贸易是其与英国贸易的十倍。在加拿大最大城市多伦多,如今约35%的人口是亚裔,而在太平洋沿岸的温哥华,亚裔比例大大超过40%。

不过,所有怀念盎格鲁文化圈而且对奥巴马的“队伍末尾”言论感到些许愤恨的英国人,或许都应该想一想,他们仍多么大地受益于美国的文化力量。传统的盎格鲁文化圈或许已经没落。但一种不同类型的盎格鲁文化圈已出现在布鲁塞尔——英语如今是欧盟各机构的通用语言。

0 comments:

通告 Notification




工委会议决:将徐袖珉除名

人民之友工委会2020年9月27日常月会议针对徐袖珉(英文名: See Siew Min)半年多以来胡闹的问题,议决如下:

鉴于徐袖珉长期以来顽固推行她的“颜色革命”理念和“舔美仇华”思想,蓄意扰乱人民之友一贯以来的“反对霸权主义,反对种族主义”政治立场,阴谋分化甚至瓦解人民之友推动真正民主改革的思想阵地,人民之友工委会经过长时间的考察和验证,在2020年9月27日会议议决;为了明确人民之友创立以来的政治立场以及贯彻人民之友现阶段以及今后的政治主张,必须将徐袖珉从工委会名单上除名,并在人民之友部落格发出通告,以绝后患。

2020年9月27日发布



[ 漫画新解 ]
新冠病毒疫情下的马来西亚
舔美精神患者的状态

年轻一辈人民之友有感而作


注:这“漫画新解”是反映一名自诩“智慧高人一等”而且“精于民主理论”的老姐又再突发奇想地运用她所学会的一丁点“颜色革命”理论和伎俩来征服人民之友队伍里的学弟学妹们的心理状态——她在10多年前曾在队伍里因时时表现自己是超群精英,事事都要别人服从她的意愿而人人“惊而远之”,她因此而被挤出队伍近10年之久。

她在三年前被一名年长工委推介,重新加入人民之友队伍。可是,就在今年年初她又再故态复萌,尤其是在3月以来,不断利用部落格的贴文,任意扭曲而胡说八道。起初,还以“不同意见者”的姿态出现,以博取一些不明就里的队友对她的同情和支持,后来,她发现了她的欺骗伎俩无法得逞之后,索性撤下了假面具,对人民之友一贯的“反对霸权主义、反对种族主义”的政治立场,发出歇斯底里的叫嚣,而暴露她设想人民之友“改旗易帜”的真面目!

尤其是在新冠病毒疫情(COVID-19)课题上,她公然猖狂跟人民之友的政治立场对着干,指责人民之友服务于中国文宣或大中华,是 “中国海外统治部”、“中华小红卫兵”等等等等。她甚至通过强硬粗暴手段擅自把我们的WhatsApp群组名称“Sahabat Rakyat Malaysia”改为“吐槽美国样衰俱乐部”这样的无耻行动也做得出来。她的这种种露骨的表现足以说明了她是一名赤裸裸的“反中仇华”份子。

其实,在我们年轻队友看来,这名嘲讽我们“浪费了20年青春”[人民之友成立至今近20年(2001-9-9迄今)]并想要“拯救我们年轻工委”的这位“徐大姐”,她的思想依然停留在20年前的上个世纪。她初始或许是不自觉接受了“西方民主”和“颜色革命”思想的培养,而如今却是自觉地为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统治而与反对美国霸权支配全球的中国人民和全世界各国(包括马来西亚)人民为敌。她是那么狂妄自大,却是多么幼稚可笑啊!

她所说的“你们浪费了20年青春”正好送回给她和她的跟班,让他们把她的这句话吞到自己的肚子里去!


[ 漫画新解 ]
新冠病毒疫情下的马来西亚
"公知"及其跟班的精神面貌

注:这“漫画新解”是与<人民之友>4月24日转贴的美国政客叫嚣“围剿中国”煽动颠覆各国民间和组织 >(原标题为<当心!爱国队伍里混进了这些奸细……>)这篇文章有关联的。这篇文章作者沈逸所说的“已被欧美政治认同洗脑的‘精神欧美人’”正是马来西亚“公知”及其跟班的精神面貌的另一种写照!




[ 漫画新解 ]
新冠病毒疫情下的马来西亚
"舔美"狗狗的角色

编辑 / 来源:人民之友 / 网络图库

注:这“漫画新解”是与《察网》4月22日刊林爱玥专栏文章<公知与鲁迅之间 隔着整整一个中国 >这篇文章有关联的,这是由于这篇文章所述说的中国公知,很明显是跟这组漫画所描绘的马来西亚的“舔美”狗狗,有着孪生兄弟姐妹的亲密关系。

欲知其中详情,敬请点击、阅读上述文章内容,再理解、品味以下漫画的含义。这篇文章和漫画贴出后,引起激烈反响,有人竟然对号入座,暴跳如雷且发出恐吓,众多读者纷纷叫好且鼓励加油。编辑部特此接受一名网友建议:在显著的布告栏内贴出,方便网友搜索、浏览,以扩大宣传教育效果。谢谢关注!谢谢鼓励!












Malaysia Time (GMT+8)

面书分享 FB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