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者黄祯玉脸书撰文:
争取政府承认独中统考,
切莫"出让"办学自主权!
[作者简介] 黄祯玉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系。1992年大学毕业后,回母校坤成女中学任教,1994年到美国UNIVERSITY OF LOWA中等教育研究所深造,获硕士学位。1996年回国在董总任职9年之后,2005年到中国华中师范大学研究教育学,获博士学位。
2008年回国后到循人中学担任教师进修处主任。2014年—2017年在华仁中学从副校长升任校长职位。现居吉隆坡,以兼职方式协助独中教师培训工作。
以下是黄祯玉在其脸书上的贴文,原文标题是<承认独中统考不应是政治和种族问题>,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
政府若承认独中统考,无疑可视为对华教的肯定,以及对教育民主化的认同。可是,如果统考被承认意味着要牺牲/典当独中教育自主权,那就必须更慎重以待。
独中教育最可贵的地方,在于享有很大的自主权。(虽然这自主权不靠争取而来,而是当年因拒绝改制而“不小心”获得。)也因为这样的自主权,独中才有很大的空间去尝试各种教育的理念(诸如素质教育、赏识教育、成功教育、翻转教学等等)、措施。虽然尝试不一定成功(有的时候也难免会走错方向),但也因为有自主权,所以有及时调整和回头的弹性和余地。
独中享有办学自主权的现状
办学自主权的其中一个体现,就是课程和教学的自主。所以,独中可以自编课程,包括学术课程与活动课程。学术课程包括各个学科,马来文是其中一科。独中的马来文课程看起来比较容易,但它是很难与SPM的马来文科相提并论的,因为它根据第二语文教学的理念来编制,让学生循序渐进掌握这个语文。董总马来文科编委会也有邀请一些在第一线教学的老师参与课程编制的工作,所以,这些课程是具备现实教学的基础的。其他学科的课程编制情况也类似(自主编制、教师参与)。董总编制课程、售卖的各科课本,来到独中,有的老师还会重编,以更适应个别独中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甚至也有独中完全不采用董总的课本,自编教材。)
独中的现状就是如此,只要大家不违背独中教育的办学宗旨和方针,大家在享有自主权的情况下,求同存异,各放异彩。
独中学习马来文有更大意义
可是,如果为了要获得政府承认,必须“出让”课程与教学的自主权(例如教学导向应付考试,要求学生在SPM马来文科考优等、历史科须及格), 最终的结果也仅仅是获得进入本地大学的资格。这样的承认,恐怕是因小失大。再来,学习马来文的教育目标应该是什么呢?一方面是因为它是我们的国语,另一方面更是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和我们一样在这个国家共同生活的一个大族群,丰富我们自己的文化,也维护了这个国家文化的多元性。这样学习马来文的动机,不是比窄化为应付SPM考试来得更有意义吗?这听起来是理想主义,可是这不正是我们很多人(包括新政府)在改朝换代后要努力的方向吗?
另外,争取承认统考一事,目前似乎已演化为种族课题,网上投票的结果制造出种族分化的印象。问题已开始失焦(从原本要从教育学术考量的问题一下子掉入马来文主权的捍卫问题)。一些独中的孩子,恐怕在这个事情上,很容易被激起“仇马来人/马来文”的情绪。这绝对不是我们乐见的。(一些马来年轻人,在网军的推波助澜下,恐怕也有“仇华”的情绪吧!)
所以,我认为争取承认统考的工作不急于一时,而且要确保独中各科的课程与教学的自主权不受影响。
应该教育人民接受独中统考
如果教育部表明需时研究,那就让他们用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吧!考试水平和课程鉴定的工作,是学术工作,本来就是需要一点时间的。前朝政府耗了几十年都还没“研究”出来,既是效率问题,更是意愿问题(本来和从来就没有打算承认你)。一份用了一些时间、从教育和学术的角度研究出来的成果,一定比一个竞选宣言更具有说服力,也更能取信于(全)民。
与此同时,教育部也要更关注基础教育(特别是华小)的马来文课程,不要再继续培养一批又一批害怕马来文、对马来文学习充满挫败感,以至长大后对马来文没有一丁点好感的孩子。
期盼教育部能有足够的智慧和专业,让“承认统考”和学习马来文,从政治的问题(以及现在不幸被“污化”为种族的问题),转化为教育学术的议题,用学理来说服与教育人民为何独中统考值得被承认。#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