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比喻马哈迪是计时炸弹;
人民绝对有权利拒绝马哈迪
来源:《当今大马》malaysiakini.com/columns/408349
发表于 2018年1月11日晚上6点25分 更新于 同日晚上6点38分
本文是“众思成城”专栏文章。原标题是《马哈迪是计时炸弹》,全文如下——
在“敦万岁!”声浪中受拥戴为入主布城的首相人选,马哈迪俨然成了马来西亚的救世主。希望联盟四党领导层就是这样告诉人民的:末日已近,这是最后决战,希盟由马哈迪率领,将是拯救马来西亚的终极希望。
在支持马哈迪作为希盟首相人选的看法当中,不少是认为国家已经到了彻底崩坏的地步,纳吉依然屹立不倒,让马哈迪成为统帅打倒当今政权是唯一出路。
为何非要他当首相不可?
这种论调充满典型好莱坞英雄片的色彩:在恶魔掌权的世界,超级英雄起来与之搏斗,拯救世人,然后带领大家进入新天新地。从马哈迪成立土著团结党加入希盟开始,广泛流传的“骑马杀鸡”叙事,如今已上纲上线到只有马哈迪任相才能完成这一壮举。
这种想法出于王者对垒王者的迷思:当前的执政党首领太强大,若要扳倒他,必须依靠一位堪与匹敌者。放眼望去,似乎唯有马哈迪同样工于权术和拥有雄厚的政治资本,因此就成了这项任务的不二人选。
然而,希盟推举的人选,不仅在“能力”上和他们的敌人旗鼓相当,在施政历史方面也非常相似,甚至其任期内的贪腐舞弊与独裁专制有过之而无不及。当舍贤逐能成为决定首相人选的唯一正当因素,当廉正和诚信不再是首相人选的必要条件,我们就无力反驳那些指控希盟与国阵半斤八两的说辞了。
另一些支持马哈迪成为首相人选者不相信马哈迪真的会成功击垮国阵,但希盟的这一策略至少可以防止国阵重夺三分二的议席。但是,到目前为止,各家民调结果众说纷纭。马哈迪到底是票房毒药,还是会为希盟扩大票仓,仍然没有充分可靠的论据。
既然马哈迪在选票上的影响是未知数,我们如何认定以马哈迪为首相人选能保住三分一议席?况且,比起只是让马哈迪成为希盟的一员或是热心的助选者,推举他成为首相人选所引发的争议与风险都大大提升,使得希盟在来届大选的战略更像是一场豪赌。
“过渡而已,不必担心?”
为马哈迪任相背书的辩士强调,今时不同往日,马哈迪现在和反对阵线结盟上阵,所以他会依据希盟的改革纲领治理国家,并受到希盟的其他领袖所制衡。但从目前希盟的阵势看来,诸位领袖显然不是平起平坐的,而是对马哈迪马首是瞻。
姑不论马哈迪一向食言而肥、缺乏诚信,试问,在连国家政治最高权力都奉上给他的情况下,希盟内部怎么可能制衡马哈迪?这并非假设性的问题。当年安华不就是在高居副相之位时身陷囹圄的吗?回顾历史,马哈迪是如何使尽权谋极力排除异己,成为建国以来在位最久的首相?
此外,关于马哈迪任相只是过渡期的说法,我在此提醒大家重读马哈迪于2017年7月14日的言论:“……我们不会有过渡或临时首相,那不会是暂时的,那将会是首相。”
马哈迪很清楚,一旦拜相就是位处实权顶端。把马哈迪任相当作唯一救国途径,是预设他大有能力;说马哈迪任相后会受希盟制衡且尔后出让首相职位,是预设大有能力者在担任国家政治首领之后,甘于不作为状态。人们期待马哈迪像古希腊戏剧的“机械神”(deus ex machina)一般,从天而降扭转乾坤,之后又退出凡间,从此天下太平。
抄捷径更替政权的代价
马哈迪的93岁高龄,在一些人眼中是让其威胁性大大降低的因素,也使“过渡首相”的说法看来更有说服力。诚然,过渡是有可能促成重大改革的,但这改革将会引向什么方向,我们无法预测。
若以历史为鉴,替马哈迪开脱责任并戴上光环的做法,以为踩在踏脚石之上,其实很可能已陷入泥沼。无论希盟在来临这场战役结果如何,因着让马哈迪成为首相候选人的决定,其本质已然腐蚀,特别是马哈迪动员群众的基础是依靠多年以来建立的种族政治与民族主义的个人英雄崇拜。
再者,基于功利的默认而将马哈迪视为推翻巫统的工具,意味着在野阵线为了竞夺国家权力,能够姑息领袖贪腐独裁,我们怎能不担心希盟内部会出现许多个小马哈迪,他们却会以顾全大局为由而得到包庇?
我并不奢望弊绝风清的在野联盟,也坚决认为,纳吉政府是必须受到挑战的,而这几年的种种弊端正是国阵长年累月执政的极致表现。但是,国阵霸权六十年,单单是马哈迪的任相期就占了超过三分一。今天的崩坏体制和首相的绝对权力就是马哈迪为了巩固地位所一手打造的铜墙铁壁。
允许马哈迪再度拜相,其实是给改革力量埋下计时炸弹。即便希盟最终成功保住三分一甚至斩获过半议席,委托最懂得垄断权力者再度上位,是把改革的枝芽嫁接到盘根错节的老树上,枝芽的本质最终将由老树决定。
希盟领袖如今给出的这一则方程式:拯救国家=忠于希盟=以马哈迪作为首相人选,你可以认定这是基于现实考量且为了顾全大局,而选择狂热拥护、盲目跟从或漠然妥协。但是,我依然坚持人民有拒绝马哈迪的权利,而我正是基于现实考量且为了顾全大局而如此坚持。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