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之友工委会根据本身以往对全国大选和州议会选举的论述,结合团结政府成立后的政治形势,决定对新古毛州议席补选,于2024年5月8日发表声明,供新古毛选民5月11日投票以至全国各族人民今后行动的参考。

赵明福民主促进会与明福家属不满首相安华多次拒见(他们),而决定在即将来临的元宵节(即阳历2月24日)上午11时正,到行动党的半山芭总部,向陆兆福拜年和探问关于明福命案调查的进展。人民之友工委会2024年2月5日(星期一)发表《5点声明》,表达我们对赵明福冤死不能昭雪事件的严正立场和明确态度。

Hindraf.png

人民之友工委会针对第15届全国大选投票提出 5项建议 和 两个选择

人民之友恭祝各界2024新年进步、万事如意!在新的一年里,坚持抗拒种族霸权统治! 阻止巫统恶霸卷土重来!

[人民之友20周年(2001-2021)纪念,发表对国内政治局势的看法] 坚持抗拒种族霸权统治! 阻止巫统恶霸卷土重来!

Stop%2BRestoration%2Bof%2BMahathirism.png

人民之友工委会即将在2020年9月9日发表文章,对“喜来登”政变发生后的我国政治局势,提出具体意见,供全国致力于真正民主改革的各民族、各阶层人士参考,并愿意与同道们交流、共勉!

Stop%2BRestoration%2Bof%2BMahathirism.png

Sahabat Rakyat akan mengemukakan pendapat khusus mengenai situasi politik di negara kita selepas "Rampasan kuasa Sheraton" pada 9 September 2020 untuk tatapan rakan semua bangsa dan semua strata yang komited terhadap reformasi demokratik tulen negara kita. Kami bersedia bertukar pendapat dan saling belajar dengan semua rakan-rakan sehaluan.

Stop%2BRestoration%2Bof%2BMahathirism.png

Bersatu padu, mempertahankan reformasi demokrasi tulen, buangkan khayalan, menghalang pemulihan Mahathirism.

 photo mahathir_PRU14_1.png

人民之友18周年(2001—2019)纪念,举办一场邀请4名专人演讲的政治论坛和自由餐会,希望通过此论坛激发更多的民主党团领导、学者、各阶层人士,共同为我国民主改革运动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photo the-new-phase-of-democratic-reform-reject-state-islamization.jpg

马来西亚民主改革的新阶段马来西亚民主改革的新阶段 / The New Phase of Democratic Reform in Malaysia / Fasa Baru Reformasi Demokratik di Malaysia

509.png

人民之友根据2017年9月24日发表的《人民之友 对我国第14届大选意见书 》的内容与精神以及半年来国内和国外的政治形势,对5月9日投票提出具体意见,供全国选民参考。

Monday, 31 October 2016

美国精英治理失败的根源

美国精英治理失败的根源

作者 / 来源:寿慧生 /《第一财经》


“真正值得忧虑的,不是不平等本身,而是造成收入金字塔顶端的不平等的因素。这些因素令这个金字塔在冷战结束后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变得极为陡峭而且向“右”倾斜,最终导致精英分裂。用奥尔森的逻辑来解释,那就是美国精英由过去的一个包容性的组织,异化为一个狭隘的寻租集团”

特朗普和桑德斯在美国大选中引发的风暴,代表了当前美国社会汹涌的反精英情绪——财富正在向富豪们集中;金钱日益与权力挂钩,使得富豪们用财富左右政治,将民有、民治、民享中的“民”替换为“财阀”,正使美国社会向上世纪初的“财阀政治”回归。

但简单地把现状与一个世纪前的情形相比较,显然忽视了今天全球经济的复杂性和美国在战后全球政治经济结构中的独特地位。一个很多人已经触及但尚未深究的问题是:为什么美国的公共政策和政党政治会被大资本和商业利益集团绑架,但类似的情形在其他(特别是西欧和北欧)的发达民主国家远没有达到如此严重的地步?

应该认识到,欧洲的困境在于移民的冲击远比美国严重。但欧洲国家的大资本和商业利益集团远没有能力享受他们美国同行的地位和政治影响力。

抨击民粹成为今天知识界的时尚。学者们乐于把目前面临的很多问题归结为民粹作祟,似乎非理性的普通老百姓真有能力绑架民主。事实上,笔者认为所有的冲突都是精英主导的冲突。所谓的“民主暴政”,归根结底是精英治理的失败。如何化解精英之间的矛盾,在各个社会团体和利益之间寻求平衡,才是重建治理机制、解决社会冲突的前提条件。

今日美国社会的问题是什么?

我们对不平等的习惯认识常常是在两个极端之间,要么视为洪水猛兽,要么认为是经济周期的自然结果、需要忍受,却很少去问:不平等是否有不同显现方式?

“财阀政治”回归论的一个不足之处在于,它假设不平等只能以纵向的方式拉大不同阶层的收入状况。也就是说,居于陡峭的分配金字塔顶端的经济精英们是一个同质的群体——他们享有类似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影响力,因而共同分享并齐心维护他们的特权。这个分析无可避免地将美国的不平等问题归因于阶级冲突,正如怀特•米尔斯在《权力精英》一书中对分析上世纪初的精英统治时所假设的那样。

但事实上,如果把前1%收入人群(也就是美国富豪,最有能力影响政治的人群)进一步分解,一个有趣的发现是,美国经济精英内部,也就是收入金字塔顶端的这个群体内部,存在着严重的分配不平等。这种不平等造成了经济精英内部的严重分裂,而精英的分裂对社会关系又产生了深刻影响。换句话说,今日美国社会的问题不是简单的精英统治及其失败,而是精英内部分裂导致的治理失败。

笔者认为,造成这个金字塔顶端不平等的,恰恰是帮助美国登上全球金融霸权地位的金融业。

占据收入金字塔顶端的人群

今天,与华尔街金融业相关的人群,例如投资银行家、金融律师、对冲基金、私募基金及各类基金的经理人,已经取代传统的企业经理人,成为占据收入金字塔顶端的人群。

根据一项对最高收入人群的研究,在2004年,在前0.01%的超级富豪中,非金融领域的上市公司经理的收入只占不足6%。而来自那些金融资产管理的行业,例如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等的超级富豪,远比10~20年前所占份额要高。在2004年,年收入超过一亿美元的华尔街投资经理人的人数是上市公司总经理的9倍。其中,最高收入的25个对冲基金经理人的总收入超过标普500公司所有CEO的收入总和。这个趋势在2004年以后发展更快。到2007年,最高收入前5位对冲基金经理人的总收入就已经超过了后者!

其他与华尔街相关的行业,例如金融律师,也在过去几十年间改变了他们在收入金字塔顶端的位置。在2004年,最大的前100个律师行的1.8万名合伙人的平均年收入是100万美元。而在1994年,1.3万名合伙人的平均年收入仅为45万美元。也就是说,金融律师的收入上升了2.2倍,人数增加了40%。相应的,金融律师在超级富豪中的占比也极大上升。

这个研究还发现其他传统行业,例如职业运动员,在超级富豪中的占比在1995年~2004年间少有变化。这项研究的作者称,他们与现任职于华尔街的一位美国前财长分享他们的数据时,对方认为他们低估了华尔街经理人的收入。

与前一个研究的结论相似,另一项对最高收入人群职业分布的研究发现,从1979年以来,最高收入1%人群在传统行业,例如医药医疗、科技工程、艺术、媒体、体育等行业所占的比重几乎不变。但他们的人数在金融领域的占比从1979年的不到8%增长到了2005年的13.9%。他们的收入占比的变化同样显著:从1979年的11%增长到了2005年的18%。而这个收入占比在那些前0.01%收入的超级富豪那里增长更快。根据这些研究中的数据,与金融行业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行业中的超级富豪人数占比几乎接近三分之一。收入水平越高,这个比例也越高。

经济金融化对美国经济结构的影响

相对于我们已经熟悉的美国经济不平等现状,这里的数据揭示的是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经济金融化对美国经济结构的影响。这也许是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结构发生的最重要变化。

从1972年到1987年,美国前50家股票交易公司的雇员增加了170%;从1987到2004年,增长比例为79%。这些人操控的资本额从1972年到1987年增长了10倍,此后从1987到2004年又增长了20倍。在1970年,最大的23个投资银行的合伙人不超过1600个,每人平均掌控的资本额约为75万美元;到2004年,每人掌控的资本额达到300万美元。

与此相应,美国金融业在GDP中的占比,从上世纪40年代末的2.5%上升到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的8%以上,日益主导美国经济。他们在企业利润中的占比从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16%左右上升到90年代的接近30%,再发展到21世纪初的40%以上。从1948年到1982年,金融业的平均报酬是所有国内产业平均值的99%~108%,从1983年开始,这个比例逐步上升,到2007年时达到了181%。

与此同时,非金融行业也不断参与到金融业当中,更多地依赖华尔街获得收益。例如,早在2000年,一份华尔街分析师的报告估计标普500企业的40%的收益来自借贷、风险投资等金融行为。这种非金融业的金融化的现象,使华尔街对美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更加深入而广泛。其结果是,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已经从一个制造业为主的经济转型为金融为主导的经济,企业也逐步向金融业看齐,对金融市场变得日益敏感并受其制约,而与生产市场的关系日益疏远。换句话说,金融业的角色在过去几十年间已从一个对整体经济的服务部门演变为控制整体经济的主导部门,美国经济也因此从“财富创造”演变为“财富汲取”的资本主义。

下图显示,资本收入和资本收益是前0.1%人群收入中非常庞大的两部分,几乎占到总收入的一半。而在前0.01%人群收入构成中,资本收益的比重更为巨大,在2007年的最高收入年份占到总收入的一半。特别是,资本收益所占比例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日趋上升,显示出富豪们与华尔街的联系变得日益紧密。但对于大部分其他美国人来说,资本收益几乎不存在,他们的主要财产是房产和社会保险储蓄。


“金融陷阱”中的精英分裂

大量的研究显示,经济金融化对经济和社会造成的巨大机会成本,例如,收入分配的扭曲——收入在各个层面向金融业集中;对人力资源分配的扭曲——过多的高素质人才向金融业集中,造成其他产业人才短缺;经济资源配置的扭曲——医疗、教育、培训等基础建设投资乏力;产业布局的扭曲——制造业凋敝。

尽管奥巴马总统上台后大力提倡振兴制造业,但即使抛开政治极化对改革造成的困难,改革本身的侧重点是阻止大企业的离岸外包和鼓励购买国货等吸引眼球的策略,而不是对内从根本上改变制造业面临的结构性问题:美国制造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金融化的经济结构中面临的资源匮乏。前述的资源配置扭曲在不同方面对制造业产生影响,不可能通过税改和补贴等政策手段取得实质性的改变。

在这种产业不均衡的结构中,金融主导造成的各产业间的收入和机会不平等,以及金融领域寻租机会的增大对社会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感,这些问题虽难以量化,却不容忽视。研究结果显示,从事金融、地产、法律等行业的富豪们已形成一个新的社会阶层,阻碍社会流动。他们彼此间结成家庭的比例,从1979年的3.5%上升到了2005年的8.8%。他们的政治观念接近,更多人倾向于共和党。

最重要的是,华尔街为他们的经理人及其他富豪带来了数额惊人的回报,却并不必然会为社会创造财富;也不需要像传统投资人那样,在把资本交给一个实体经济生产者手中时需要考虑承担风险——因为资本来自于他人。这些经理人从变得日益庞大和复杂的资本市场的运行中(以及相应产生的法律和政府规定的复杂化)而非从市场本身获益。他们培养出来的虚拟经济变得过于庞大而挤压实体经济,使金融市场丧失了在引导资金流动、促进和调整资源配置、促进企业组织制度的完善、利用金融工具分散实体经济部门运作风险等方面的原初功能。

相反,过度的金融杠杆和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导致泡沫经济对整体经济形成巨大威胁,而这些投资经理人在推动这个投机市场的过程中,获取巨额利润却不需承担责任——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的救助让他们永远有机会和勇气追求更大的投机。

这显然会造成危险的经济和社会后果。一小部分人造成的损失由社会来承担,而这部分人可以很快继续盈利,似乎这些银行在社会大池底下凿开一个小孔,通过一个吸管心安理得地吸取利润。最糟糕的是,每个政治家都在说,这些人是美国经济无法取代的创新支柱,理应得到特殊礼遇。

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正值得忧虑的,不是不平等本身,而是造成收入金字塔顶端的不平等的因素。这些因素令这个金字塔在冷战结束后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变得极为陡峭而且向“右”倾斜,最终导致精英分裂。用奥尔森的逻辑来解释,那就是美国精英由过去的一个包容性(encompassing,亦即能够和尽可能多的社会利益相契合)的组织,异化为一个狭隘的寻租集团,以卡特尔的保护主义体制扭曲市场激励机制,抑制经济的持续发展。

这是最终造成精英治理失败的结构性根源。换句话说,当我们在考虑如何解决问题时,简单反对不平等是无济于事的。如果不能控制主导金融市场的银行,让它们回归到它们原本应有的金融服务的角色和地位中,而是任由它们利用社会代价去投机,整体经济将永远面临威胁;对不平等本身的狭隘的攻击,也只会助长反市场和反全球化的力量。

但这个精英分裂,是一个独特的美国现象,是美国于冷战结束之后利用全球化过程、追求金融霸权的结果。美国成功地做到了这点,在这个过程中受益良多,远非其他发达国家能比。然而回首看来,这个成功的代价也非常巨大,常常难以被认识到。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全世界都在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感到惊愕时,沉浸在金融膨胀中的美国人继续将更高比例的储蓄和财富投入到已高度膨胀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中,似乎并未在意这种做法带来的长期后果。此后的美国,在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领导下,义无反顾地继续向前,丝毫不受政治派别的影响。如一位观察者所言,在所有人都在为这个猛兽战栗时,美国人却把华尔街当成宠物抱在怀里。而当音乐停止,泡沫破裂,需要有人付出代价时,造成灾难的华尔街却成了首先被政府用纳税人的钱拯救的对象。整个实体产业奄奄一息,却没有政治家愿意为此做出努力。

这就是今日美国民粹主义爆发、让特朗普和桑德斯们撼动美国民主治理的最深层次的原因。如笔者此前所说,这也是这次美国大选最让世界不安之处。特朗普可能赢不了这次选举,但被他的个人特点进一步推动的漩涡,不会因为他的离开而消失或减弱。资本主义和自由民主,这两个美国赖以维系的制度,都在这个漩涡边上岌岌可危。继续责怪普通民众的盲从,只会让精英们继续推卸责任,任由这个社会进一步滑入漩涡。这不仅仅是美国的不幸,也将威胁全球稳定和繁荣。

(作者系中国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Sunday, 30 October 2016

贫富差距扩大助推美国大选乱象

贫富差距扩大助推美国大选乱象

作者 / 来源:孙成昊 / 《光明日报》(中国)

美国社会的“富人越富、中产缩水、穷人更穷”的“不平等”在某种程度上定义了这一次的美国大选。不同收入群体或不同地区、代与代之间的矛盾与分歧集中爆发,为“特朗普现象”和“桑德斯现象”的孕育提供了绝佳环境。


——图片来源: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美国经济怎么了(www.dyhjw.com/gold/20160825-25231.html

美国大选即将尘埃落定,从党内初选直到两党对决,“混乱”“无序”“比烂”似乎已成这次大选的关键词。无论是竞选人、两党大佬、选民还是媒体,都毫无防备地被裹挟进这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戏。

在这一系列乱象中,“特朗普现象”以及“桑德斯现象”成为媒体和学界关注的焦点。特朗普和桑德斯分别作为共和党、民主党内的“反建制派”或“非主流”异军突起。特朗普在十七个共和党竞选人中突出重围,在不被大部分政客和媒体看好的情况下成为与希拉里对决的共和党总统竞选人,其在党内制造的分裂与混乱延续至今。而自称是“社会主义者”的桑德斯在初选中差一点儿将势在必得的希拉里挑落马下,随后希拉里爆出的“邮件门”丑闻也让民主党内部一度分裂。实质上,这些现象都根植于美国当前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遭遇的多重困境。大选进程犹如一部不知疲倦的“扩音器”,把问题的一面和民众的愤怒不断叠加,呈现在世人面前。

在诸多问题中,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尤显突出,“不平等”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定义了这一次的美国大选。直观地看,美国正出现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的现象。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2012年的报告显示,美国最富有的20%的人拥有超过84%的财富,而最贫穷的40%的人一共才拥有0.3%的财富。另外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16年9月公布的数据,2015年美国最富有的5%人群的收入是最底层的17倍。

更能体现这一情况的是美国出现了中产阶级整体缩水的历史性变化。四十多年来,美国一直是中产阶级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橄榄型社会”,但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这一结构在2015年年初跨过了“临界点”,属于中产阶级的人数约为1.208亿,而在之上或之下的人数总和已经达到1.213亿左右。也就是说,这颗“橄榄”已经变形,正朝着“水桶”甚至“小蛮腰”的方向奔去。客观地讲,这种变化并不意味着美国经济没有发展。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产阶级萎缩,上下两头扩展,但上端的扩充大于下端,收入从中产阶级大量转向更上一层的人群,推动了“富人越富、中产缩水、穷人更穷”的现象。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2014年美国民众总收入的49%集中在中产阶级以上的人群,这一比例相较1970年提高了29%。此外,在2015年,20%的美国成年人属于最低收入人群,相较1971年提高了16%;9%的成年人属于最高收入人群,是1971年4%的两倍多。

再进一步分析,两个具体维度上的贫富差距对“成就”特朗普和桑德斯功不可没。一是地域上的贫富差距明显。美国大部分经济相对困难的人口集中在东北部和中西部。根据“经济创新集团”2016年的报告,经济较为困难的人群只集中在美国80个城市,其中“锈带地区”的城市正承受人口、工作岗位、商业机会的多重流失。相反,美国多数繁荣城市集中在加利福尼亚州、得克萨斯州等地的一些科技中心和新兴城市。此外,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或繁荣水平同样呈现差距拉大的情况。二是代际间的贫富差距不容忽视。尽管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中产阶级的发展就已经陷入停滞,但有一个现象始终存在,那就是下一代的生活水平总能超越上一代。不过从收入上看,大致从2009年开始,也就是金融危机之后的奥巴马政府伊始,这一趋势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教育水平更高的年轻一代,其经济状况甚至不如自己的父辈,产生了“一代不如一代”的沮丧和不满之情。

对于大部分即将失去、已经失去和早就失去中产阶级地位的人来说,贫富差距不断拉大、阶级固化等已成为他们无法承受之重。他们对美国经济所谓的“温和复苏”势头着实无感,对今天的生活状况、社会现实失落沮丧,对华盛顿低效政治充满愤怒,对台面上的传统政客满腹怀疑。不同收入群体或不同地区、代与代之间的矛盾与分歧集中爆发,为“特朗普现象”和“桑德斯现象”的孕育提供了绝佳环境。特朗普提出的“让美国再次伟大”“把工作岗位抢回来”等极富煽动性的口号符合蓝领白人等群体的胃口,而年逾古稀的桑德斯则以“不平等”斗士的形象牢牢抓住“美国梦碎”的年轻人。

大选即将结束,美国即将迎来新总统。太阳照常升起,日子却没法照样过。竞选人之间斗得再激烈,握手言和也并不难,正如奥巴马能够“一笑泯恩仇”邀请曾经的对手希拉里出任国务卿一样。然而,竞选人背后的支持者却没有办法暂时失忆、放下争执,原本的分歧由于大选而被放大和固化,最后甚至可能引发整个社会的对立甚至分裂。大选本应是选贤任能,尤其在国家面临深刻危机时,选出的领导人更应能够带领国家和民众舔舐伤口、弥合分歧、继续前行。现在看来,希拉里和特朗普恐怕都难负重任。

(作者 孙成昊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

美国民众眼里的华尔街财团”服务生”

美国民众眼里的华尔街财团"服务生"

原标题:华尔街财团的“服务生”,美国民众给差评!

作者/来源:王如君 / 镜鉴 传送门


11月8日,美国将进行总统选举投票。在多数美国民众眼中,华盛顿的政客,不过是华尔街财团的“服务生”。在中产阶级萎缩、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事实面前,两党候选人描绘的美好经济前景,更像是镜中花、水中月。

经济牌不过是纸上谈兵

“我们这些中下层的人没得到实惠,也看不到希望” 

每次大选,美国总统候选人的经济政策都备受关注。1992年,克林顿就是凭借描绘的美妙经济前景,把声望较高的老布什拉下了马;2000年小布什喊出响亮的“减税”口号,最后险胜实力不弱的戈尔;2008年,奥巴马高举“变革”大旗,发誓要给美国经济带来“希望”,从而顺利入主白宫。  

今年的竞选中,希拉里和特朗普同样在经济上大做文章。特朗普指责奥巴马执政8年,给美国经济造成了“灾难”,因而力主大幅减税,放松对能源行业的监管,增加矿业和能源相关工作机会,反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希拉里主张循序渐进减税,增加对富人和搬离美国企业的税收,加强金融监管,反对TPP,5年内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特朗普和希拉里“拼经济”为自己拉票,只不过美国民众已不那么买账。 

来自美国佛罗里达的安德列亚·雷打着标语,上面贴满了自制的“美元”,调侃美国选举中的“金钱政治”。 张朋辉摄

奥巴马进驻白宫时,决心要推动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可8年任期下来,既没有带来焕然一新的“变革”,也没有带来让人满意的“希望”。虽然美国失业率目前降到4.9%,比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最高值下降了一半左右,但总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普通美国人生活依旧艰难。经济虽然走向复苏,但一直有气无力。2013年至2015年,美国经济分别增长1.49%、2.43%和2.43%,但今年增速有所回落,第一、第二季度增长只有0.8%和1.4%。  

如何激活美国经济强劲复苏的势头,是摆在两位总统候选人面前的一道难题。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伯格斯滕认为,同特朗普的计划相比,希拉里的经济主张更为具体、更为可行。然而普通人并不以为然。 

曾有上千名民众在华盛顿国会山举行抗议示威,要求国会采取行动结束政治腐败并确保选举自由公正。 新华社发

记者的邻居约瑟夫是一家锅炉公司的白人技工。他说,自己年薪3万美元左右,加上妻子的收入一年有5万多美元。“我和妻子一年到头都在忙碌,但工资这么多年没涨多少。民主党干了8年,奥巴马老早就说要把经济搞好,可到头来还是纸上谈兵。我们这些中下层的人没得到实惠,也看不到希望。希拉里如果当了总统,奥巴马那一套不会变多少。特朗普的主张虽然偏激一些,但有的观点反映了中下层人士的心声。” 
 
结构调整受利益集团左右

“两个候选人其实一个样,都是为富人服务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民众不只是对经济复苏乏力不满,对日益拉大的贫富差距更有怨言。根据美银美林的统计,近30年来,占人口90%的美国中下层家庭拥有的总体财富在全国所占比例直线下滑,从36%降至23%,而占总人口0.1%的最富有家庭财富占比自上世纪70年代起一直在增加,已经升至22%。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中下层民众日益不满。

图为美国快餐店工人和活动支持者在纽约曼哈顿参加罢工游行,要求提高最低时薪。 新华社发
2011年发生在纽约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就是显著的一例。数以万计的底层民众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长达1个多月时间,将纽约闹得动荡不宁,而且引起全美120多个城市效仿。示威者提出一个义正辞严的论点:“在美国,占总人口1%的富人拥有过多财富,华盛顿政客都在为这些人服务。我们99%的人为国家纳税,却没有人真正代表我们。”而随着近年最高法院取消政治捐款上限,“钱主政治”在美国愈演愈烈。在今年上半年的“民主之春”运动中,人们喊出了“金钱滚出政治”的响亮口号。
 
“占领华尔街”运动期间,民众手举标语在纽约曼哈顿祖科蒂公园内集会示威。 新华社发
前些日,记者遇到一位9年前从加纳来到美国的出租车司机迪瓦里。他说,自己每月收入大概2150美元。“我来美国9年,割草、修路、搬家,什么重活、累活都干过。现在开出租车,每天起早贪黑,仍然是最辛苦的营生。要不是妻子打零工能挣些钱,我们根本没法养活3个女儿。” 

当被问到支持希拉里还是特朗普时,迪瓦里说:“两个候选人其实一个样,都是为富人服务的。你看那个特朗普,嚷嚷着要让美国再次伟大起来,让美国人再次富裕起来,可他自己的企业都欠职员工资呢;希拉里也好不到哪里去,关于种族、性别问题,她说得一套又一套。可说到提高每小时工资时,却又躲躲闪闪,说不出个准信儿。”  

民众对经济现状的不满,也反映出了美国经济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1993年克林顿上台后,美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结构调整,把发展高科技作为美国经济的龙头,力图使信息技术为主的高科技在美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重大作用,为重振美国经济铺路。奥巴马入主白宫后,下大力气推动“新能源经济”和“再工业化”。技术提高造成企业用工减少,社会产业转型导致实体经济出现“空心化”。企业高管、白领阶层、科技人员的收入提高,但中下阶层的收入并没有改变,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今年大选造就了“分裂的美国”,实际上就是收入分配极不均衡的体现。

唯有停止财富权力贪婪掠夺 马来西亚才会有发展的机会 / Robert Kuok: Only when the greedy grabbing of wealth & power stops, will Malaysia have a chance to progress.

唯有停止财富权力贪婪掠夺
马来西亚才会有发展的机会


译者:陈华明



这是郭鹤年在马来西亚投资的概括思想。

马来西亚大企业家大都把大量资金投资到海外,而不是重新投在马来西亚。

这显然预示着马来西亚和它的人民的前景并不乐观。

过去几十年的历史显示,许多华人企业已经被政联公司(GLCs即government-linked corporations的缩写) 或者是跟政治挂钩的马来商人所接管。

许多庞大大家庭企业和巨大公司渐渐转向安全的投资地区如新加坡或香港,他们感觉他们的财富和商业王国在那些地区是相对安全可靠,免受贪婪权贵攫取的危险。

大家想一想吧,这是一个矛盾的说法!

一方面,马来西亚政府告诉我们,他们(政府)正在招引外商投资。

另一方面,他们(马来西亚政府)却排挤国内投资者(其中许多是华裔人士)

以下是郭鹤年在一次《星报》专访的另一个有趣的回答:

对如何理解(政府)对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歧视,郭鹤年另有说法。他说:

这只将会导致激烈的争论,对任何人都是没有好处的。这种争论或将带给居住在马来西亚的华人不幸和伤害。这绝不是造成在种族之间的各种敌对的原因。

对我而言,马来西亚的未来,决定在经济状况。它从来就是如此。

唯有停止财富权力贪婪掠夺,马来西亚才会有发展的机会。

否则,它将走下坡。

在现阶段,人们吃饱了撑着可以喧闹。等到他们空肚子(饥饿)的时候,再看吧。

当经济充满动力的时候,所有种族和宗教课题都会导致矛盾冲突。

现在正是那些政治人物在他们实在难以控制之前, 明智地停止操弄这些课题的时候了。

我不是因为华人拥有这些商业,才提出以上所述见解。

在商言商,华人社会的大企业家,尤其如此。

他们(华社大企业家)的财富,并非属于所有华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任何种族来说,一个成长的经济对支撑(马来西亚)这个国家是有重要意义的。

对大都在私人领域工作的华人而言更是如此,许许多多华人如今已大失所望。

马来西亚经济和马来人

在马来人开始指责华人和不厚道地称呼华人之时,他们应该停止下来,考虑一下他们已有多少人得益于政府扶助政策而成长为富裕的中产阶级。

它(上述财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不完全是来自石油钱(petro-money)。它是来自一个强大稳定的经济。

间接地说,它来自一些正当权利被侵蚀的具有合法地位的非马来人的牺牲和贡献。

它来自非马来人承担他们建立他们的企业的各种风险而把商业成果分配给马来商人。

无论哪一种财富,华人所拥有的,都是他们已经支付的。他们不是免费获得的。

他们当中,有些人甚至借高利贷,担负最大的风险,大多数人牺牲了他们的家庭生活。

不是所有人都成功受益,有些人失去了一切,包括财富和家庭。

从较低的角度看,他们之中有些人跳飞机到国外,非法工作数年,以积存足够的钱来购买住屋和经营生意。




Robert Kuok :
Only when the greedy grabbing of wealth & power stops, 
will Malaysia have a chance to progress. 



Encapsulating thoughts of Robert Kuok on Malaysia.

Malaysia's tycoons are investing heavily overseas instead of re-investing in Malaysia.

This definitely does not bode well for the country & her citizens.

As history past decades has shown, many of the Chinese businesses have been taken over by either GLCs or Malay businessmen aligned with politicians.

Bit by bit, many of the huge family corporations and big businesses are leaving for safer havens such as Singapore or Hong Kong, where they feel their fortunes and business empires are relatively safe and secure from greedy hands.

Come to think of it, it's an oxymoron.

On one hand, the Malaysian government tells us that they are trying to attract foreign investors / investments.

On the other, they are pushing away local investors (many of whom happens to be of Chinese ethnicity).

Another interesting reply from Robert Kuok in a Star interview below: ...

Asked about the sense of discrimination among the Chinese in Malaysia, Kuok demurred, saying:

"This will lead only to highly controversial statements, which is not good for anybody. It may cause grief or hurt those Chinese who are living in Malaysia, one must never be the cause of any kind of inter-racial hostility.

To me, the future of Malaysia rests on the economy. It always has.

Only when the greedy grabbing of wealth & power stops, will Malaysia have a chance to progress.

Else, it will go downhill.

For now, the people can afford to make noise on a full stomach. Wait till their stomachs are empty.

All the racial & religious issues will lead to conflict when the economy tanks.

And it is prudent for politicians to stop playing up these issues, before they really get out of hand.

I'm not raising these points because these businesses are owned by the Chinese.

Businessmen are businessmen. Particularly the big fishes in the Chinese community.

Their wealth do not belong to all the Chinese. The point is, regardless of ethnicity, a growing economy is important to sustain this country.

More so for the Chinese whom are largely in the private sector. And many, many Chinese these days are losing hope.

The Malaysian economy and the Malays

Before the Malays start accusing & calling the Chinese unkind names, maybe they ought to pause and consider about how far they have come with a growing affluent middle-class and benefiting from affirmative policies.

It does not come free. It does not come solely from petro-money. It came from a strong and stable economy.

Indirectly, It came from sacrifices by the normal non-Malays who had to give up some of their rights.

It came from the risks non-Malays had to make to build up their businesses, and then share it with Malay businessmen.

Whatever the Chinese own, they paid for it. They did not get it for free.

Some had to borrow from loan-sharks, taking most of the risks. Most sacrificed family time.

Not all benefitted and became wildly successful. Some lost everything, fortunes & family.

At the lower spectrum, they sacrificed years working overseas illegally to save enough to buy their home & capital for business.

Wednesday, 19 October 2016

Interfaith group urges MPs to go all out to kill hudud bill

Interfaith group urges MPs to go all out to kill hudud bill

Source: Hornbill Unleashed


MCCBCHST’s open letter to MPs on Hadi’s bill:

The Malaysian Consultative Council of Buddhism, Christianity, Hindusim, Sikhism and Taosim (MCCBCHST) is gravely concerned with PAS president Abdul Hadi Awang’s Private Member’s Bill which will be coming up for debate soon in our federal Parliament.

As the bill will have far-reaching consequences for the nation, the MCCBCHST feels duty-bound to issue this open letter to MPs to do their duty as required by their oath of office to protect our Federal Constitution.

Is Hadi’s Private Member’s Bill a bill empowering hudud offences?

The answer is a clear “yes”. Here is why. The aim of Hadi’s Private Member’s Bill is to seek Parliament’s approval to enhance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syariah courts.

Presently the syariah courts can only impose punishments up to three years’ imprisonment, fine up to RM5,000 and whipping up to six lashes (commonly known as 3-5-6 limits).

This is provided for by the Syariah Courts (Criminal Jurisdiction) Act 1965 (Act 355).

Hadi’s bill seeks to amend the 1965 Act (Act 355) as follows:
(i) menggantikan Seksyen 2 dengan Seksyen berikut:
“2. Mahkamah Syariah akan mempunyai kuasa ke atas seseorang penganut agama Islam dan di dalam hal-hal kesalahan di bawah perkara-perkara yang disenaraikan di dalam Butiran 1 Senarai Negeri di bawah Jadual Kesembilan Undang-Undang Persekutuan”,
dan
(ii) memasukkan selepas Seksyen 2 dengan Seksyen berikut:
2A. “Dalam menjalankan undang-undang jenayah di bawah Seksyen 2 Mahkamah Syariah berhak menjatuhkan hukuman yang dibenarkan oleh Undang-Undang Syariah berkaitan hal-hal kesalahan yang disenaraikan di bawah Seksyen yang disebutkan diatas, selain dari hukuman mati”.
The proposed new Section 2A is very wide and states that syariah courts can impose punishments that are allowed by syariah law in relation to punishments that are listed under the above Section, other than the death penalty.

Now, let us look at the syariah law enactment passed by the state legislature of Kelantan, known as the Kelantan Syariah Criminal Code II (1993) 2015.

The offences included in this Kelantan enactment are:

(i) Hudud (fixed punishments) – The offences included are theft, robbery, adultery, false accusation of adultery, sodomy, intoxication, and heresy.

(ii) Qisas (retaliatory) – Punishments for homicide and causing bodily injuries.

(iii) Ta’zir (discretionary) – Punishments imposed when hudud or qisas punishments cannot be meted out.

Thus, if Hadi’s bill is passed by Parliament, it would allow the Kelantan Syariah Criminal Code II (1993) 2015 to be implemented and to impose hudud punishments of theft, robbery, adultery, sodomy, etc.

Thus, Hadi’s private members bill is clearly a hudud bill as it seeks to empower states to be able to introduce amendments empowering syariah courts to impose hudud punishments.

MCCBCHST since its formation has always supported the Federal Constitution, Rukun Negara, Islam as the religion of the federation, loyalty to king and country and the rule of law.

Is Hadi’s bill constitutional?

The MCCBCHST is of the view that it is clearly unconstitutional. These are the reasons why it is so.

(1)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evidence point to Malaysia being a secular state.

The Alliance Memorandum submitted jointly by Umno, MCA, MIC to the Lord Reid Commission in 1956 specifically stated that they wanted a secular state, although the religion of the state was to be Islam, and we quote:

“The religion of Malaya shall be Islam. The observance of this principle shall not impose any disability on non-Muslim nationals professing and practising their own religion, and shall not imply that the state is not a secular state”.

Lord Reid Commission report recommended that although Islam was to be the state religion, it did not imply that the state is not a secular state (Paragraph 169 of Reid Report).

The White Paper issued by the British government in June 1957 reconfirmed that the inclusion of the declaration that Islam is the religion of the federation “will in no way affect the present position of the federation as a secular state” (Paragraph 57 of the White Paper).

Letter dated May 31, 1957 written by the colonial secretary Lennox Boyd to Lord Reid stated: “… changed their tune about Islam and the government presented a united front in favour of making Islam a state religion even though Malaya is to be a secular state”

The Cobbold Commission report 1963 again reiterated the secular nature of the new federation comprising Malaya, Sabah, Sarawak and Singapore.

The 20-point consensus agreement for Sabah and the 18-point consensus agreement for Sarawak. The first point of agreement was that there would be no state religion for Sabah and Sarawak.

Tunku Abdul Rahman, who was deeply involved in the drafting of the constitution and attainment of Independence for Malaya on Aug 31, 1957 had clearly stated on a number of occasions that Malaysia was a secular state and not an Islamic state, including:

1) During debate in the Federal Legislative Council in 1958: “…I would like to make it clear that this country is not an Islamic state as it is generally understood, we merely provide that Islam is the official religion of the state”.

2) A Sept 2, 1984 report by The Star under the heading ‘Don’t make Malaysia an Islamic State’: “Our first prime minister and founding father Tunku Abdul Rahman stated clearly that Malaysia was set up as a secular state with Islam as the official religion”.

There appears to be no historical document to contradict the fact that Malaysia was intended to be a secular state.

Hadi’s bill seeks to empower states to be able to impose hudud sentences.

The proposed hudud offences are already offences under the federal Penal Code.

The Federal List comes under Parliament and states cannot legislate on it. The hudud offences thus seek to encroach into the Federal List and seek to create a dual legal system, which is not allowed by the constitution, as it will undermine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constitution.

Article 160(2) of the Federal Constitution defines “law” as: “Law includes written law, the common law in so far as it is in operation in the Federation or any part thereof, and any custom or usage having the force of law in the Federation or any part thereof”.

Thus, syariah law (of which hudud offences is part), is not even included in the definition of law under our Federal Constitution.

Thus ,the introduction of hudud offences will affect the very fabric of the Federal Constitution, as basically we are governed by secular laws.

Article 3(1) of the Federal Constitution provides: “Islam is the religion of the Federation, but other religions may be practised in peace and harmony in any part of the Federation”.

The Supreme Court in the case of Che Omar Bin Che Soh v PP (1988) 2 MLJ 55, after going through the history of the formation of Malaysia, held that the federation is governed by secular laws.

Law professor Shad Saleem Faruqi in his book ‘Document of Destiny’ on page 123 stated: “The word ‘secular’ does not appear anywhere in the constitution. However, there is historical evidence in the Reid commission papers that the country was meant to be secular and the intention in making Islam the official religion of the federal was primarily for ceremonial purposes”.

Article 3(4) of the Federal Constitution provides: “Nothing in this Article derogates from any other provision of this constitution”.

This Article 3(4) is in the controlling Section of Article 3 and is very often overlooked in discussions.

The effect of Article 3(4) is that “no right or prohibition, no law or institution is extinguished or abolished as a result of Article 3’s adoption of Islam as the religion of the federation”, according to Shad Saleem on page 126 of ‘Document of Destiny’.

This further means that Article 3 cannot be used to affect or abridge any other provision of the constitution.

Islamic law is confined to what is provided for in the State List II (Ninth Schedule), with the limitations imposed therein.

The present limitations are imposed by Act 355.

In fact the words “Islamic law” or “syariah courts” were not found or included in the Ninth Schedule, List II in the 1957 Federal Constitution.

This meant that syariah law or hudud offences were never in contemplation of the framers of the constitution.

The Ninth Schedule, List II was amended in August, 1976 to rename “Muslim Courts” as “Syariah Courts” and “Muslim Law” as “Islamic Law” .

(5) Article 4(1) of the Federal Constitution provides that : “This constitution is the Supreme Law of the federation”.

This means, all other laws are inferior and they must conform to the constitution, failing which they will be declared unconstitutional.

Thus, syariah laws and other laws are subject to this constitution.

It also means that this constitution is supreme and not Parliament.

Therefore any law passed by Parliament that contravenes our Federal Constitution can be declared null and void by our courts.

In the Indian Supreme Court case of Kesavananda Bharati v the State of Kerala, the court held that in any country where the constitution is supreme, there must be an implied restriction of the power of Parliament to change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constitution.

This case has been accepted by our Malaysian courts and the basic structure doctrine is being endorsed.

Shad Saleem, on page 126 of ‘Document of Destiny’ also notes: “If by a theocratic State is meant a State in which the temporal ruler is subjected to the final direction of the theological head and in which the law of God is the Supreme Law of the land, then clearly Malaysia is nowhere near theocratic, Islamic state. Syariah authorities are appointed by State Government and can be dismissed by them. Temporal authorities are higher than religious authorities”.

Would Hadi’s bill infringe non-Muslims’ rights?

Our prime minister was reported to have said: “I would like to clarify that the amendment (bill) is not hudud law… It also involves the syariah courts and only involves Muslims. I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non-Muslims” (Malaysiakini, May 28, 2016).

The prime minister is entitled to his opinion, but we beg to differ.

The following personalities are also not convinced and believe that Hadi’s bill will lead to hudud.

1) Four cabinet ministers had threatened to resign if Hadi’s bill is passed.

2) The Sarawak government had made its stance clear that it rejects Hadi’s bill.

3) G25 too believes Hadi’s bill will lead to hudud.

4) Former inspector-general of police Rahim Noor warned PAS’ bid to strengthen the syariah courts was a tactic to slowly push for hudud.

5) Malay Consultative Council, leading 284 Malay NGOs, said Hadi’s bill was unconstitutional.

6) Constitutional expert Abdullahi A An-Na’im from US’ Emory University said Muslims are not obligated to support hudud.

7) European Council for Fatwa and Research member Jasser Auda said dual criminal laws are not for modern countries.

8) Perlis mufti Mohd Asri Zainul Abidin suggested that Muslims, and in particular Muslim minorities, should refrain from calling for the formation of an Islamic state.

9) Tourism Minister Mohamad Nazi Abdul Aziz stating there was no need to discuss hudud as it will not happen.

These are the reasons why Hadi’s bill, if passed, will have serious consequences to the nation and to the non-Muslim position:

1) The Kelantan Syariah Enactment Bill passed in 1995 as amended had by Section 56(2) of the enactment given the option for non-Muslims to come under its jurisdiction.

This option is a clear viol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 which has declared in List II of the Ninth Schedule that syariah courts have jurisdiction only on Muslims.

2) A paper prepared by the Jakim Syariah Civil Technical Committee dated May 8, 2014 had proposed hudud be implemented in two stages, the first involving amendments to federal and state laws.

In the second stage it will include educ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hudud implementation and would then apply to non- Muslims.

Hadi’s bill, thus appears to be the first stage.

3) Hadi’s bill is indeed empowerment of hudud offences.

The aim of the bill is to empower states like Kelantan to be able to impose hudud punishments. Thus it is clearly a hudud offences bill.

4) Hadi’s bill is being packaged as innocent. The authorities and those supporting Hadi’s bill now refer to it as ‘Act 355′.

By this they appear to be hoping to lull people into believing that they are just enhancing the powers of syariah courts, e.g. from six to 100 lashes, and no hudud offences are involved.

5) Hudud offences would undermine the non-Muslims’ rights as follows:

– Under an Islamic theocracy, God’s law is supreme. This position would undermine the fundamental rights guaranteed to citizens.

– A non-Muslim cannot be a witness under syariah law. In most hudud offences the victim must produce four male Muslim persons of good character to give evidence on his or her behalf. Thus, the non-Muslim victim must rely on the Muslim witnesses although there may be scores of non-Muslim witnesses available.

– In our multi-cultural country people of different faiths live side by side. When crime is committed involving Muslims and non-Muslims, which court would have jurisdiction?

– In rape cases, the burden is on the rape victim (women) to produce four adult male Muslim witnesses which in most cases would be impossible. The experience of hudud in other countries shows that such perpetrators go free while the victim can be punished for zina (unlawful sexual relations).

– Kelantan Syariah Criminal Enacment 1993 (2015) seems to recognise the fact that crime may be committed against non-Muslims by Muslims or vice versa when it provides in Section 56(2) that a non-Muslim can elect to come under the syariah enactment. This “choice” given by the enactment is unconstitutional as jurisdiction is given by law.

We understand that this Section 56(2) may be removed now. But there is nothing to stop them from introducing again on the pretext to allow non-Muslim victims to obtain justice in syariah courts.

6) The Members of Parliament upon being elected have to swear an oath to protect the Federal Constitution. It has been shown above that the 1957 constitution was a product of consensus reached between the communities.

All documents, as shown above, reiterate Malaysia as a secular state.

It has been shown above that Hadi’s bill has the potential to affect the basic fibre and structure of the constitution. It will also create a dual legal system.

Sabah and Sarawak’s position

When Sabah and Sarawak together with Singapore and Malaya formed Malaysia, Sabah and Sarawak were guaranteed the 20 and 18 points in the agreement.

The first point of the agreement stated that there shall be no state religion for Sabah and Sarawak.

Thus, the hudud introduction will undermine Sabah and Sarawak’s rights for joining Malaysia.

Therefore the Members of Parliament must attend Parliament sittings diligently and be guided by their oath of office into rejecting the hudud bill.

One minister had stated that she would not support the hudud bill and will also not attend Parliament.

Non-attendance is not an option. It will be a serious mistake not to attend the Parliament sitting.

For if the hudud offences bill is passed, it will affect all. One’s non-attendance will not be a defence. All must attend and help to defeat Hadi’s private members bill.

MCCBCHST calls upon all members of parliament to attend Parliament and help defend the constitution by vigorously opposing Hadi’s bill and voting against it.

This is what the nation expects of you.

新加坡为什么如此...... / 中国和新加坡是哪种性质的关系?

新加坡为什么如此......

作者 / 来源:张炎夏 / 新浪网张炎夏博客

(插图与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人民之友》编者按语】一名自称“弃笔从耕做农民”的中国时政评论人张炎夏(左图)在去年(2015年)李光耀驾崩之后的第三天即3月26日,发表了一篇题为《李光耀驾崩后的中国》的文章,迅速引起了中国政府领导人的关注和关心新中两国关系的网民的议论。《人民之友》于4月1日 转贴了这篇文章,标题改为:《看看李光耀和李显龙如何坑害中国和上海》,让新马两国网民方便了解来自中国社会的另一种对新中关系的见解。

本文是作者最近针对新加坡与中国的关系问题所发表的另一篇“主张对新加坡是要消除对抗的根源”的文章,可说是“独具只眼”,值得关心新中两国的关系和动态的人士参阅,以下是全文内容———


大家可以先读读《文汇报》金一南将军的这篇文章。这应该就是官方的观点,因为军人是不可以公开发表与国家不一致的看法的。可以查看链接:

但是,我对这个观点不完全赞同;对新加坡不是要制裁而是要消除对抗的根源。

新加坡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不是出于制衡中国的考虑,它不仅不怕甚至还希望中美在南海发生局部战争的。

制衡中国是美国的战略目标。新加坡是想利用美国"亚太再平衡"的心态,要达到它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很阴险:因为南海局势紧张到随时可能发生局部战争,开挖克拉运河就失去了意义。虽然局势最终会缓和,但是新加坡的想法很明确:能拖一天算一天。现在南海之争只是刚刚开始,什么时候能平静还难以预料。这对新加坡已经足够了:起码你们现在开挖运河的欲望不迫切。

事实上,新加坡在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的问题上采取的就是这个策略。它买下瓜达尔港的经营权,却闲置8年都不经营,就是为了延误中巴铁路的建设。因为瓜达尔港到喀什的铁路一但开通,将分流约三分之一要经过新加坡中转的物流。

新加坡是为了要保住它的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而新加坡现在的一切努力,包括忽悠美国的这个“亚太再平衡”战略,就是为了要保住它的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挑起中美对抗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要你不挖 运河。这与越南菲律宾这些南海主权声索国的目的是不同的,所以需要揭露给它们看。这个我们一定要清楚。我们和它之间没有根本的意识形态冲突,新加坡不仅也 是独裁国家,还是封建国家,只是引入了市场经济机制。除了它的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我们和它在一切方面都只有利益没有矛盾。

那新加坡为什么会如此歇斯底里似的不放过我们呢?因为维持新加坡繁荣的先决条件是它的世界的物流中心地位。新加坡认为,中国在威胁它的国际航运中心地位。

众所周知,当你是物流中心的时候就必然是资金流的中心,就自然是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商业中心、生活中心......。

新加坡是个才400多万人口的国度,就业人口不过一百多万。各国为处理自己的转运物流,在它这里设立的分行就近千家。仅仅银行雇员就几十万,它又怎么会不富裕?反之,如果失去了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对它又会意味着什么?这是不言而喻的。

十多年来采取的消除“威胁”的“应对”措施

所以,十多年前,新加坡就“未雨绸缪”了,为消除它所谓的威胁,采取了大量“应对”措施。下面的这些事实如果你联系起来看就不难明白新加坡的“良苦用心”了:
1、通过智库影响中国政府做出限制洋山港发展天津港的决策(天津港不对新加坡构成竞争),还亲自贴钱为天津港做了非常庞大的类似“郑国渠”的规划,让中国投入4千多亿巨资,中止了国家原先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扶持;
2、通过购买瓜达尔港然后闲置8年;
3、被巴基斯坦逐出瓜达尔后又挑拨中印关系造谣说中国开发瓜达尔是出于军事目的,是为控制印度洋。刺激印度多次扬言印巴再次发生冲突要炸毁瓜达尔港(上次 印巴战争炸毁了卡拉奇港),同时收买国内的所谓“专家”连篇累牍的发表所谓“中巴经济走廊”得不偿失(这些人多数都在新加坡“培训”过);
4、煽动缅甸少数民族抵制修建中缅输油管道,因为输油管道会导致通过马六甲的原油大大减少,通过代理人发文挑唆云南百姓抵制Px项目,其实世界第二大Px项目就在新加坡,它的真实目的也是为了降低中缅输油管道的意义;
5、每当中泰走进,它都能勾结美国让泰国局势恶化;
6、前几天泰国政府宣布尚未与中国政府就开挖克拉运河开始接触,又是它跳出来大肆宣传,说成是泰国已经拒绝克拉运河。目的就是欲影响项目的前期融资。其实 泰国政府只是说项目并未达到政府接触层面,连可行性分析都还没完,规划更没做,军方也没认可,拒绝二字从何谈起?去年,中国民间与泰国军方就克拉运河可行性研究达成协议,又是它跳出来大叫大嚷说是谣言,还让中国的专家在官媒上“辟谣”,搞得风风雨雨。直到我那篇拙作《克拉运河的协议会是谣言?》出笼,新加坡才算安定下来;
7、在重庆最混乱的时候,国际上只有新加坡公开力挺并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持。明显是希望中国再次进入红海洋红宝书年代,自顾不暇;
8、中日关系交恶的背后实际也有它的影子......。
显然,新加坡的这些所作所为,并不是出于所谓的“亚太再平衡”的理念需要,而是为了保住它的国际航运中心地位,以此为诱饵引诱美国与中国在南海持久对抗,使南海成为安全形势不明朗的海域。这样,克拉运河就失去了存在意义。

这也是新加坡为什么不支持中日在东海对抗的道理。因为那是中日韩三国的贸易物流通道,新加坡的转运物流90%來自这三国,它不畅通,新加坡就要完。

显然,只要中国不搞上海洋山深水港,不搞中巴经济走廊,不搞中缅输油管道,新加坡不但不会提什么 ”重返亚洲 "、”亚太再平衡 ",还一定会给中国巨大的”援助”,做中国发展的”导师 "。所以,我们和它的矛盾不是意识形态的,是纯经济利益上的。靠给新加坡惩罚,或者让它付出“代价”是没用的。

简单把新加坡看成是一个自以为聪明,想左右大国的人,会影响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我们一定要明白,新加坡的目的只有一个,而且非常明确:一切围绕着保证自己永远是世界的航运中心!正是这个目的导致它不得不与我们对抗,无论你是否让它付出代价,它都是要与我们对抗的。如同美国,它要独霸世界,无论你怎么迁就,只要你发展你强大,它就要制衡你,除非你放弃发展。

虽然表面上看中美这种冲突是无解的,其实也是有解,那就是我们应该一心一意谋发展,尽量延迟冲突发生的时间。这就是后来邓先生为什么会提“韬光养晦”,江先生为什么会提“闷声大发财”的原因之一。当我们强大到可以与美国抗衡,可以左右世界经济,中美之间的矛盾就可以化解了。

中国和新加坡的矛盾,起码有两个解决办法

我们和新加坡的矛盾也一样,表面上无解其实也有解。起码有二个解决办法:或者你新加坡真回到不结盟地位,把美国军事基地赶走,让我们感觉到货物从你的马六甲走是安全的;或者是我们给上海洋山深水港以新加坡一样的自由港地位,让新加坡立即失去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失去你搅和南海的动力。你也就不必要与我们对抗了。

这是否可能呢?现在已经是很容易的事了:封关(《人民之友》编者注:这词甚为费解,按句子含义推测,应为“开辟”或其他同义词之误)上海自贸区,使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一大港的洋山深水港在不改变意识形态的前提下成为像新加坡一样的自由港,能够自由金融交易,自由转口贸易。这甚至都完全不需要像香港那样搞什么“一国二制”,只是照抄香港的经济制度即可,完全不用实行香港的政治制度,不用搞什么民主,不用推行什么普世价值观。

这样,因为中日韩三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选择上海中转货物比在新加坡转运要经济得多,而且上海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新加坡,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后将使本来已经强大的经济产生新的爆发式增长点,对全国的经济都有拉动作用。

新加坡失去了航运中心地位就不会到处煽风点火

到了这个时候,新加坡阻碍克拉运河的意义就不大了,因为即使没有运河,货物也不在你这里中转了。你也就失去了对抗中国的意义。反而,我们倒是可以重新走近新加坡。因为新加坡只能通过旅游业推动经济,事实上新加坡早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准备了。由于旅游需要中国的支持,它又怎么敢和中国对抗?

所以,生新加坡的气是没有用的,惩罚还会逼它狗急跳墙。有用的是消除对抗的根源,那就是早日取代新加坡的航运中心地位,金融中心地位,国际贸易中心地位。让他专心做好旅游中心就好。一个靠旅游生存的国度,不会到处煽风点火的。


可怕的新加坡,它对中国的影响不可低估

三年前,我揭露新加坡的卑鄙用心,目的就不是要主张中新对抗,我们不需要树立新的敌人,发展需要和平,无论是中新对抗还是中日、中美、中印、中苏对抗,受伤害的都是我们自己。我主张的是要从根本消除中新对抗的理由。没想到,我这个不主张中新对抗的人现在反而成了新加坡的头号敌人。

当时无数新加坡人在我的博客后留言说新加坡是中国的恩人,李光耀是邓先生的导师,我是挑拨中新关系破坏中新友谊。甚至向高层揭发我是贪官陈良宇的同党。

我发了那篇《李光耀驾崩后的中国》后,居然多年不来往的新加坡朋友纷纷要求“来往”了,要邀请我免费新加坡游:有的要我去讲学,有的明明已经结婚多年,结婚都没告诉过我,孩子N岁了办“生日”却想起来要出钱请我去新加坡。

我又怎么会不明白他们的"良苦"用心呢?如果我踏上新加坡国土,等待我的起码是鞭子,他们一定会搞个嫖娼之类罪名给我。如果再给我安个侮辱国父的罪名,恐怕我得在新加坡“欢度”晚年了。

这就是可怕的新加坡,它对中国的影响不可低估。中国上千高官是经过新加坡培训才走上高官位置的,影响上届政府做出建设天津国际航运中心限制上海洋山港国际航运中心的正是这波人。他们现在的官也是越做越大。我真的怕新加坡会因为没法引诱我去它那里,转而利用这些人的势力来让我闭嘴。现在,居然我这样众所周知的习粉,都还会受到“维稳”名下的监控!不能不说新加坡太强大了!

张炎夏2016年9月30日 




中国和新加坡是哪种性质的关系?

作者 / 来源:张炎夏 / 新浪网张炎夏博客

关于中新关系,自2012年以来,陆陆续续发表了二十多篇文章揭露新加坡如何卑鄙耍弄中国人的。多篇文章的阅读量超过几千万次(比如第1和第6篇),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也有很大影响。

可以这么说,这些文章发表之前,国人都把新加坡看成是恩人,把李光耀捧为导师。以至于李光耀死后,中国所有媒体都像死了爹似的用大幅版面沉痛哀悼这个对中国最有欺骗性的敌人。直到那篇《李光耀“驾崩”后的中国……》发表后的第二天,主流媒体才意识到问题,一夜之间撤掉了所有追思的文章,只保留了新闻稿。

附录的第一篇文章《上海自贸区砸了谁的饭碗》发表后,国家安全部门还专门派领导登门感谢我的揭露让他们揪出不少新加坡在中国的内奸。

这几天,主流媒体似乎是又来了个180度的转弯,从歌颂新加坡称赞李家父子转而扬言要制裁新加坡,要让新加坡付出代价。

这明显是错误的,也很小孩子气。于是就写了《新加坡为什么如此......》和《理性认识新加坡》。那篇《新加坡为什么如此......》, 不包括转载的,仅在我的微博上,每天就有上万的阅读量(据说这已经是很高的阅读量了,那些貌视点击量很高的帖子很多是买的点击量),留言也有几百,五花八门,但基本都是我过去回答过的一些问题,没有精力再一个个的回复,所以,下面就把还没有被和谐过的文章的链接归纳出一些,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点进去看看。顺序按照发表的时间先后。

1、《上海自贸区砸了谁的饭碗》:
http://zhangyanxiavip.blog.sohu.com/279689555.html
2、《瓜达尔港与新加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c5740f0101hrzd.html
3、《上海自贸区的过去与未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c5740f0101oyca.html
4、《再谈谈我的那二个自贸区帖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c5740f0101p0c2.html
5、《克拉运河、上海、新加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c5740f0101rcu3.html
6、《李光耀“驾崩”后的中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c5740f0102vk70.html
7、《关于《李光耀驾崩》的评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c5740f0102vkqp.html
8、《中巴经济走廊将使喀什与上海并驾齐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c5740f0102vlu8.html
9、《克拉运河将改变那些格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c5740f0102vn8a.html
10、《克拉运河会是骗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c5740f0102vnmb.html
11、《新加坡为什么如此......》: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c5740f0102wr4n.html
12、《对新加坡,需要的是“教育”而不是“惩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c5740f0102wr8y.html
13、《理性认识新加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c5740f0102wrah.html

张炎夏 2016年10月3日

Tuesday, 18 October 2016

希拉里也卷进来了马来西亚总理贪腐案?

希拉里也卷进来了马来西亚总理贪腐案?

原标题:马来西亚总理贪腐案,把希拉里也卷进来了?

作者 / 来源:中国《观察者网》综合报道

希拉里
美国大选正进行的如火如荼,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又被爆出可能牵扯进了一桩腐败丑闻。据美国《华尔街日报》10月14日报道,白宫很有可能涉及到了“一马公司”案,牵涉资金约有1000万美元。据悉,一马公司由马来西亚总理设立,过去一年多频频爆出贪腐案,今年4月份更被爆有超过30亿美元的 不明海外投资,引起了马来西亚人民的强烈愤慨。

希拉里疑被卷入马来西亚总理贪腐案

《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说,联邦调查人员正在调查一马公司遭挪用的资金,是否曾用来支付给一名美国商人怀特(Frank White)。据报道,怀特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及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的支持者,并曾为两人筹集资金。他也是投资公司DuSable资本管理公司的创办人之一。

调查人员相信,在一马公司遭挪用的资金中,约有1000万美元透过一桩商业交易间接转移至怀特名下。根据白宫的访客记录,怀特曾在2013年12月18 日,安排并陪同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的儿子及继子里扎等人,到白宫的总统办公室拜访奥巴马,并赠送电影《华尔街之狼》的影碟。对此,怀特的发言人则表示,怀特与里扎并没任何生意往来。

震惊民众的“一马贪腐”案

据悉,“一马发展公司”(1MDB,即“一个马来西亚发展公司”)由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拉扎克主导设立的国家投资基金建立。在过去的一年多前频频曝出腐败丑闻。今年4月份案件持续发酵,马来西亚政府账目委员会递交议会的一份报告显示,该公司超过30亿美元海外投资“说不清”,且公司负债逐年飙升至130亿美元。

据大江网报道,根据报告,马来西亚财政部是“一马发展公司”的唯一股东,一旦该公司无法偿债,将意味着马政府面临至少203亿马币(约合52亿美元)损失。“一马发展公司”的资金流向不仅在马来西亚国内引发轩然大波,也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目前,已有新加坡、美国、瑞士、卢森堡等多国就此展开调查。

瑞士检察官今年1月透露,调查发现“一马发展公司”大约40亿美元资金可能遭到滥用,其中部分资金汇入马来西亚一些官员在瑞士的银行账户。去年7月媒体的 一则报道中称,“一马发展公司”存在贪腐和管理不善问题,将近7亿美元资金通过一家关联企业流入纳吉布的个人银行账户。

而马来西亚总检察长穆罕默德•阿潘迪•阿里今年1月26日宣布,根据马来西亚反腐败委员会的调查结果,2013年3月至4月间流入纳吉布个人银行账户的 6.81亿美元,源自沙特阿拉伯王室“私人馈赠”。同年8月,由于大量资金并未动用,纳吉布向沙特王室归还了其中的6.2亿美元。

就在纳吉布“洗清”贪腐指控之际,又有媒体于今年3月再度曝出新料,2011年至2013年期间流入纳吉布个人银行账户的资金超过10亿美元,大幅高于先前所指的6.81亿美元。

一马公司案一经曝光便在马来西亚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方面,马来西亚政府最近开始征收一种新的消费税,导致物价普遍上涨;另一方面,随着国际石油价格大 跌,国民经济严重依赖国有石油公司的马来西亚面临着严峻考验。民众不堪眼下正面临生活成本上升的压力,对政府官员涉嫌侵吞公款的丑闻格外“敏感”和愤恨。

(观察者网综合《华尔街日报》、大江网等)

Tuesday, 4 October 2016

新加坡到了彻底摈弃冷战思维的时候了

新加坡到了彻底摈弃冷战思维的时候了
作者/来源:乔新生(评论员)/《中国评论新闻网》社评

[ 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

新加坡长期奉行远交近攻的策略,拉拢美国在亚洲地区遏制中国。

新加坡驻华大使与中国一家新闻媒体之间的争执不断升级,围绕着不结盟会议上新加坡代表的所作所为,中国的新闻媒体发表了批评性的言论。然而,没有想到的是,新加坡驻华大使以澄清事实真相的名义,要求这家中国新闻媒体发表更正性的报道。但是,了解真相的观察家都认为,新加坡驻华大使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是奉命行事,其背后则是新加坡政府的对华战略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新加坡是一个华人国家,但是,新加坡在制定对华政策方面,有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战略构想。新加坡长期奉行远交近攻的策略,拉拢美国在亚洲地区遏制中国。新加坡虽然帮助中国培训领导干部,并且在中国有大量的投资,但是,新加坡政府对共产党的防范措施前所未有,新加坡在东盟内部不断挑起事端,试图恶化中国与东盟关系。新加坡不是中国南海的当事国,但是,新加坡在这个问题上多次制造政治议题,从而使东盟一些国家和中国发生摩擦。 

对新加坡的地缘政治战略进行深入分析,人们就会发现带有非常浓厚的冷战色彩。新加坡希望得到美国的青睐,因此,在制定对华政策方面不断向美国看齐。在国际外交史上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凡是具有华人血统的国家领导人,往往在制定对华政策方面采取更加强硬的姿态,这一方面可能是为了取悅於美国,另一方面则可能是试图利用自己的华人身份,在处理与中国关系方面获取更大的利益。中国的外交还没有幼稚到把海外华人与外国政府官员混淆在一起的地步。新加坡政府官员代表新加坡的利益无可厚非,但是,新加坡政府官员应当意识到,如果错判世界发展的形势,作出错误的选择,把冷战思维用于分析当今中美两国关系以及中国与东盟的关系,那么,最终很可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新加坡政府必须为损害中国的利益付出代价

中国不愿意和新加坡发生争吵,因为这样的争吵对于中国的大国形象没有好处。但是,如果新加坡继续制造障碍,在中国南海等一系列问题上挑起事端,那么,中国将不得不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彻底解决中国与新加坡之间的历史纠葛。新加坡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当然可以提出自己的外交政策,可以和美国沆瀣 一气,继续在南海制造争端。但是,中国不会因为新加坡在中国南海问题上制造麻烦,而改变自己的立场,中国更不会对新加坡的所作所为坐视不管。中国一定会考虑降低中国与新加坡的外交温度,甚至必要的时候,可以考虑对新加坡在华的投资实施必要的管制措施。中国以最大的耐心和诚意处理与新加坡的关系,然而,种种迹象表明,面对新加坡国内的问题,新加坡总理似乎选择一条非常危险的道路,那就是公开挑战中国的大国尊严,并且试图以此在西方国家赢得支持。

新加坡只不过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马前卒,美国为了自己的战略利益,可能随时拋弃新加坡。这就是新加坡所面临的困境。新加坡所谓的平衡外交,实际上就是远交近攻,就是拉拢美国在亚太地区给中国制造麻烦。中国不会指望新加坡改变自己的立场,中国更不会指望美国在亚太地区提出具有战略性的合作计划。但是,新加坡政府必须为损害中国的利益付出代价。

新加坡害怕失去其长期依赖南海的地理优势

从中国南海发展趋势来看,新加坡之所以对中国的批评越来越强烈,根本原因就在于,新加坡长期依赖地理优势发展壮大,一旦中国南海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那么,中国的南海有可能会变成重要的货物集散中心、资金结算中心、旅游休闲中心以及海洋捕捞中心和重要的离岸中心,对新加坡这样一个蕞尔小国而言,一旦中国南海地区形成大规模的城市群,那么,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可以忽略不计。当年中国为了开辟战略航线,参与修建巴基斯坦重要的海港瓜达尔港,可是新加坡抢先一步,以巨大的代价取得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控制权。不过,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由于新加坡缺乏足够的货物,新加坡缺乏必要的战略纵深,因此, 新加坡在瓜达尔港的投资并没有获得预期回报。现在中国已经和巴基斯坦达成协议,中国将长期建设瓜达尔港,并且在瓜达尔港通往新疆沿线修建中国和巴基斯坦战略走廊,这是一个宏伟的规划,它将有助於加快中国西部开发的步伐,将有助於中国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最近一段时间,虽然中国和泰国政府都分別澄清不会在泰国的南部地区开凿运河,以取代马六甲海峡。但是,新加坡政府已经预感到,如果这项庞大的计划实施,那么,扼守马六甲海峡的新加坡将会彻底失去自己的地缘地理优势。正因为如此,新加坡对中国在南海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极为敏感,不断地拉拢菲律宾和越南在中国的南海问题上挑起事端。新加坡总理即将访问越南, 如果不出意外,新加坡总理一定会支持越南在中国南海地区占领的岛礁上修建更多的基础设施,并且凭借自己所占领的岛屿和中国分庭抗礼。可以这样说,长期依赖中国南海地理优势,新加坡已经把中国南海视为自己的国家利益,担心中国的日益强大,会导致新加坡在中国南海地区变得可有可无。

继续保留冷战思维,日子将会越来越难过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新加坡政府已经变成了井底之蛙,只看到中国的南海而没有看到世界格局的变化。中国作为世界大国正在以合作的姿态,与世界各国建立广泛而密切的联系。虽然美国在东亚地区制定了一系列遏制中国的战略政策,但是,无论是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在军事上美国都没有胜算的可能。现在美国国内保守主义盛行,新加坡政府担心一旦美国总统奉行保守主义,逐渐地离开亚洲地区,那么,新加坡将为彻底失去战略屏障,新加坡将会成为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孤舟。对新加坡政府来说,只要能够在中国南海地区制造事端,让东盟各国相互猜忌,那么,新加坡就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是一种典型损人利己的战略思维方式。 不管美国是否从亚太地区收缩,也不管美国是否愿意继续保护新加坡,只要东盟国家团结起来,共同谋求发展,那么,新加坡就一定会有广阔的战略空间。反过来, 如果继续奉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在东盟地区搬弄是非,并且不断地在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制造摩擦,那么,新加坡的日子将会越来越难过。

新加坡应当以建设性的姿态,积极鼓励中国与东盟国家特別是中国南海周边国家开展有效的合作,因为只有这样,新加坡才能在合作中获得更多的利益。笔者曾经提出,菲律宾总统访华期间,中国和菲律宾可以考虑共同建设合资企业或者合作企业,共同开发中国南海和世界重要的海洋。中国愿意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和所有东盟国家特別是中国南海周边国家开展合作。新加坡具有管理经验和资金优势,完全可以参与中国与中国南海周边国家的合作计划,可以为中国南海周边国家乃至整个东盟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可是,如果把自己塑造成为破坏者,试图在东盟国家特別是中国南海周边国家与中国之间挑拨离间,并且以此来巩固自己在东盟国家的地位,那么,最终很可能会偷鸡不成蚀把米。

中国发展的脚步不会停下,中国在南海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会继续下去。中国的南海将会成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加坡应当敏锐地把握历史发展机遇,把国家的命运和中国南海经济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彻底摒弃过去那种拉大旗作虎皮,为虎作伥的外交思路,以更加积极和建设性的态度投入到东盟经济建设大潮之中,为中国和中国南海周边国家和平谈判解决争议创造条件。反过来,如果在东盟地区国家挑起是非,要求东盟国家特別是中国南海周边国家不断给中国制造麻烦,那么,新加坡不会从中获得任何的好处。

长期以来,新加坡获得了与其国家实力极不相称的国际影响力,这主要得益于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先生在冷战期间的战略思维。然而,冷战已经结束,国际合作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的大趋势。虽然美国试图重返亚太地区,在东亚遏制中国,但中国正在以自己的方式不断拓展国际生存空间,中国的崛起,给亚洲各国带来了空前的机遇。新加坡作为受益者,应当充分意识到,只有抱着真诚的态度与中国开展合作,新加坡的未来才会光明灿烂。反过来,如果把陈腐不堪的冷战思维带入新世纪,试图依靠合纵连横,维护新加坡在东亚地区的战略地位,那么,必然会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跟美国捆绑在一起,必将随着美国衰落而衰落

中国愿意和新加坡保持友好关系,中国充分理解新加坡的所作所为。但是,新加坡在处理与中国关系方面似乎已经走得太远,新加坡政府还没有意识到,如果不断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在中国南海等一系列事关中国国家利益的问题上采取极端不负责任的行动,那么,中国一定会加以回击。新加坡政府不需要选择站在中国这一边,但是新加坡政府应当意识到,中国开发中国南海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处理与东盟国家的战略方针不会改变,中国将一如既往地发展与东盟国家的关系,不管新加坡是否愿意,中国都将坚持睦邻友好的基本原则,妥善处理与东盟国家特別是与中国南海周边国家的关系。

新加坡可以继续充当美国的马前卒,但是,如果新加坡在处理与中国关系方面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那么,中国一定会作出反应。新加坡总理不需要刻意表演自己的反华角色,因为即便这样,也无法取得美国的充分信任。新加坡总理的华人血统很难改变,即使把整个新加坡变成美国的军营,也很难保证的美国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不会拋弃新加坡。新加坡应当意识到,邻居无法选择,只有改善与东盟国家的关系,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新加坡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新加坡在冷战期间奉行特殊的地缘政治战略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但是,时过境迁,新加坡政府应当清醒过来,如果继续把自己的国家命运和美国捆绑在一起,那么,新加坡将会随著美国的衰弱而迅速地衰落。

新加坡可以和中国保持距离,但是,新加坡无法逃脱中国的吸引力。新加坡可以继续把自己的命运和美国的命运捆绑在一起,但是,美国正在逐渐地失去凝聚力和向心力。对新加坡来说,修改过去的发展战略至关重要。新加坡驻华大使关于新加坡代表在不结盟会议上所作所为的澄清性质的发言,让人们更加深切地意识到,新加坡政府实际上是要显示自己的存在感。但是,如果对自己的地位缺乏清醒的认识,对国际发展形势缺乏準确的判断,那么,即使使出浑身解数,也未必能强化自己的国际存在。新加坡政府应当采取更加积极务实的态度,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东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处理与中国关系方面变得更加理智和明智。中国不会太在意新加坡在国际社会的表演,但是,新加坡政府应当注意分寸,千万不能变成自娱自乐。

Sunday, 2 October 2016

新加坡成为反华先锋四大原因

新加坡成为反华先锋四大原因

作者 / 来源:占豪 /《微信》、《多维新闻》
2016年9月8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出席在老挝万象举行的印度-东盟峰会(图源:AFP/VCG)

新加坡这个国家当年被陈水扁说成是“鼻屎”国家,个人对陈水扁这种说法很不认同。站在客观的立场说,新加坡虽是一个城市国家,连弹丸之地都算不上,但经济的确发达、管理得的确很好,很多地方都值得我们去学习。想想看,一个小城市、几百万人口能发展得如此之好、管理得如此井然,其成就是非凡的,我们的大城市都应向人家学习城市管理。

但是,抛开新加坡好的一面,作为一个中国人却不得不说,虽然新加坡是一个发展得很好、华人数量占国家人口75%的国家,但这个国家对中国却并不友好。过去,新加坡是利用中美发展关系,看似与中国友好,实则骨子里依然亲美,其不过是利用其与美国的特殊关系来中国这里当个“洋买办”而已。

历史上,谁见过“洋买办”是站在中国立场上的?所以,我们看到,2009年新加坡前领导人李光耀跑到白宫向奥巴马提建议重返亚太遏制中国。结果,美国认可他的建议,并在第二年即展开实施遏制中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

之后不久,美国即开始在南海针对中国搞事,虽然南海领土领海争端与新加坡没有一分钱关系,但新加坡在中间的挑拨却不遗余力。特别是在南海非法仲裁问题上,如今连菲律宾自己都不谈了,连奥巴马都说翻篇了,但新加坡、日本和澳大利亚这3个国家一直在不厌其烦地提,特别是新加坡和日本,可以说超乎寻常地关心。

在东盟峰会上,新加坡和日本不断推进将南海仲裁写入峰会宣言文件,结果被柬埔寨、老挝等中国友好国家反对和拒绝;不久前委内瑞拉举办不结盟首脑峰会,新加坡再次要求将南海仲裁写入成果文件,结果遭到多国反对并被委内瑞拉明确拒绝。

新加坡在连续碰壁后,实在没有知音,于是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访问日本,并称要在南海问题上与日本加深合作。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新加坡终于找到了臭味相投的伙伴。李显龙在日本演讲时再提南海仲裁,其不安好心昭然若揭。还能说什么呢?除了说这是个无赖国家还能说什么呢?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新加坡从中国得到那么多好处,如今却成反华先锋,在中国老百姓眼里,这个国家在外交方针上真是已病入膏肓,无可救药!

可能很多中国人不明白,为什么新加坡75%的人口都是华人,和中国同族,如今为何却手足相残,成了反华先锋了呢?占豪经过研究,认为新加坡反华根本原因有四:

一、新加坡政府历史上一直反共,其对中共领导的中国有深入骨髓的忧虑。

早期李光耀曾和马共有过深入合作,客观地说他是借马共力量起家的。1957年,李光耀开始和马共决裂,后来1959年自治时期又有过合作,但1961年和共产党彻底决裂。之后,新加坡就开始实施了肃清共产党的政策,直到中美关系开始改善才逐渐收手,但在新加坡共产党的力量早被剪除干净。

在占豪看来,李氏政权打击共产党原因有三:

一是共产党对其政权有威胁,李氏是亲美、亲英的,这必然和共产党无法共存。
二是印尼和马来西亚都反共,新加坡夹在两个东南亚较大的反共国家中间,不反共很难生存。
三是新加坡如果不反共,很难得到美国的支持和庇护,也得不到美国的经济利益。
所以,新加坡在中国改革开放前之所以能发展那么好,与其反共、反华、亲美有密切关系。

现如今,中国逐渐强大,中共领导下的中国力量越来越强,已不仅在亚洲处于主导地位,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也已仅次美国。在这种背景下,这个有反共历史的国家担心自己未来政权稳定是必然的,他一定希望借美国力量遏制中国的发展。在新加坡看来,只要借美国力量遏制住中国,中共力量辐射不到新加坡,那新加坡在政治上就是安全的。拥有西方资本主义基因的很多国家,到现在对上个世纪共产党革命的影响力依然心有余悸。虽然,现在的中国早已不再输出革命的价值观,但中国曾经给他们脆弱的小心脏上打上了“革命”的烙印。

二、中国太过强大,新加坡的国家地位将会被削弱。

前不久,新加坡驻华大使还自称是中美“共同的朋友圈”,结果环球网调查,超过九成中国网友都不认可。中国人为什么不认可?根本原因是新加坡的言行在那摆着。新加坡明显亲美反华,是美国遏制中国的马前卒,怎么可能是中美“共同的朋友圈”?连“亚太再平衡”都是新加坡给美国提的建议,中国人民不会认可很正常。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在美国开始实施针对中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之前,新加坡也的确扮演着这一角色,而且扮演得很好,只是这一切从2009年就开始跑偏了。

为何新加坡会跑偏?在占豪看来,根本原因在于,在新加坡的逻辑里,如果中国太过强大,中国就不再需要新加坡扮演什么中美交流桥梁角色,两个世界重量级的大国,美国都要和中国搞G2了,哪里还有新加坡的位置?所以,新加坡要想保持其战略作用,战略上就需要美国压制住中国。这种逻辑,有点像洋买办,如果洋人地位比国人还低,人家洋人撵着中国人屁股后面做生意,哪里还需要洋买办?洋买办是清末贫弱中国的特殊现象,这种现象至今仍在新加坡身上能看到烙印。因此,从新加坡的利益逻辑上看,他需要一个不是很强大的中国,需要一个美国可以控制住的中国。

三、中国一旦管控南海,新加坡将再难吃“马六甲红利”。

在新加坡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担心,就是一旦中国足够强大,南海就将成为中国管控之海。一个中国有绝对控制力的南海,马六甲海峡就是中国军事力量进出印度洋的通道,作为一个弹丸小国,怎么和中国这种军事强国抗衡?中国绝对管控了南海,美国在南海力量将被挤出,新加坡也就失去了美国这个依靠。如此一来,新加坡也就只配求着中国给中国牵马坠镫了。

然而你,改革开放以来,新加坡骨子里对中国都有一种优越感,他们对西方人才会卑躬屈膝,对中国则并非如此,若突然角色变了当然心里上会抗拒。过去和现在,新加坡扼守马六甲,经常对东亚国家“吆五喝六”;未来,如果中国足够强大了,新加坡再再吆五喝六,中国说“你给我闭嘴”,他就真得闭嘴,这日子对新加坡来说会感觉很难过。在新加坡看来,他承受不起失去“马六甲红利”的损失,而美国是保护其“马六甲红利”的依靠。

四、中国真在泰国挖了克拉运河,新加坡将丧失地缘优势。

中国是“工程兔”,南海填海造地的效率是其它国家的一千倍,中国要想实施什么大型工程没有干不下来的。我们都知道,关于中国将开挖泰国克拉运河的消息已经传过很多次,中国真的掌控南海,挖通克拉运河将大大节省中国与非洲、欧洲国家的航运距离,会大大节省航运成本和时间成本。而且,一旦克拉运河挖通,中国对东南亚、对南海、对印度洋的掌控能力将会更强。所以,理论上说,这个运河开挖一定只是时间问题。甚至,未来再有十多年,这种事中国政府都不用插手,几个中国大型企业都可以开干了。

克拉运河真要挖通了,对新加坡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东亚的贸易船只将会有大批从克拉运河通过,新加坡还玩什么?如何不让克拉运河开挖?新加坡的方案就是--美国掌控南海。所以,你会发现在南海仲裁案上,新加坡一个局外国家比菲律宾等局内国家都急,比美国这个挑事主导者都急,若非这背后的这些猫腻,他何必如此得罪中国?

综上所述,新加坡反华是必然的,这是屁股问题,你不把他的椅子拆了,他的屁股是不会起来的。对此,中国应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所以中国需要做的是拆他的椅子,砸他的大腿!

这里,有必要说的是,新加坡反华是战略性错误,虽然新加坡政府不这么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大势是不可阻挡的,这既是中国的实力、潜力决定的,也是中国的国运决定的。莫说一个美国,就是美国和欧盟加在一起再加上日本再加一堆国家,一样阻挡不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何况,现如今美国根本聚不齐这么多国家反华。

在全球发展战略上,美国已无法领导世界,美国之所以还能全球耀武扬威是因为其军事霸权,但其正在丧失政治和经济的领导力是不争事实。种种迹象都表明,美国遏制中国必然失败,这一点恐怕在未来10年内美国自己都会承认。

那么,等到美国都承认遏制中国失败之时,新加坡又将如何面对中国?又将如何自处?一个战略上和中国有如此深的隔阂的国家,到那时如何从中国这里分到更多利益?又如何抑制反对派?所以,新加坡现在所作所为实际上是在自断后路,自绝前程。一个战略上明智的国家和政府,此时应该想办法与中国进行更加深层次的交流,与中共进行深入的沟通,在战略层面达成更加深层次的和解,这才是长久之道。

新加坡,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还是多想想吧!



相关文章链接:
1、李显龙的平衡外交无异于玩火
2、新加坡搅局南海 中国民意大反弹
3、新加坡“亲美遏华” 声势为何突然高涨?

Saturday, 1 October 2016

新加坡“亲美遏华” 声势为何突然高涨?

新加坡"亲美遏华"
声势为何突然高涨?

作者 / 来源:美国《侨报网》、中国《环球网》

李显龙和奥巴马(资料图)
【环球网综合报道】美国侨报网9月29日报道,南海争议逐渐冷却,事态已经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但显然有人不愿意看到这个结果。最近,新加坡这个非当事国跳出来“搞事情”了。新加坡不断在各种国际场合炒作南海议题,清华大学国际战略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楚树龙教授表示,新加坡插手南海问题一点也不值得奇怪。即使中新两国经济关系密切,但不代表政治关系也会好,这完全不是一回事。中国人一定要认清现实:新加坡虽然与中国同文同种,但它完全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有自己的立场,并不会因血缘而站在中国一边。

李显龙与安倍晋三进行会谈。图片来源:日本共同社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9月28日,正在日本进行国事访问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讨论了在南海问题、TPP以及高铁项目上的合作。安倍在之后记者会上表示,“双方在会谈中就中国试图强化权益的南海问题确认了法治的重要性。”

而李显龙则回应称,新加坡不是南海声索国,不会袒护任何介入南海争端的国家。“但新加坡在南海确实存在关键利益需要保护,包括航行、飞越自由以及基于规则的地区和国际秩序。”

有中国网民评论说,李显龙此举打的是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的脸。

近日,围绕“不结盟运动首脑会上新加坡炒作南海问题”一事,罗家良杠上了中国媒体。罗家良始终强调,“新加坡没有在提议上面做太多的工作。”

事实胜于雄辩,其实这并非新加坡首次在国际上炒作南海议题。

今年7月所谓菲律宾诉中国的南海仲裁案结果出炉后,东盟国家中只有新加坡明确表达了对所谓仲裁结果的认可。李显龙甚至在访问美国期间再次呼吁有关国家“尊重”所谓的仲裁结果。

南海仲裁案闹剧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连菲律宾都已经转变对华态度,这个时候,新加坡却锲而不舍提南海问题,目的何在?

在探究原因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除了在南海问题上摇旗呐喊,这些年新加坡频频搞出针对中国的小动作。

李光耀与奥巴马——资料图
  
给美国重返亚太带路

美国这两年致力于重返亚太,南海局势紧张就是其标志性的影响,而这个主意正是来自于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

李光耀生前曾数次访问美国,力劝美国重返亚洲,2009年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李光耀在华盛顿说,美国如果不继续参与亚洲事务、制衡日渐崛起的中国,将可能丧失世界领先地位。

“重返亚太”并不止于南海。在经贸上对中国造成很大挑战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也是由新加坡首倡。李显龙数次催促美国尽快批准该协定,他还威胁道:“如果TPP不能在美国国会获得批准从而胎死腹中,美国将被排除在中国主导的亚洲贸易体系之外。”

分裂东盟国家关系

2015年,新加坡接棒泰国成为中国东盟关系的“协调国”。但实际上,新加坡才更像是搅局的那一方。

今年6月的玉溪会议上,新加坡巡回大使单独发表声明,称中国似乎“在干涉东盟内部事务”、“分化亚细安(东盟)”。

根据《海峡时报》消息,今年4月,中国宣布与东盟的文莱、柬埔寨和老挝,就南海领土争议的解决方式达成了共识,即由个别声索国谈判解决,而不是由东盟整体来参与结局。之后新加坡两位资深外交官就批评称此举是要分化东盟。新加坡前外交高官还曾经公开质疑中国与部分东南亚国家就南海问题达成的共识,并妄称中国干涉东盟内政,向东盟国家施压。

总的来说,新加坡一边称赞中国-东盟关系,一边在南海问题上拉偏架。

非典时期对中国落井下石

2003年中国广东发生SARS疫情,很快传到新加坡和香港。时任新加坡总理的吴作栋公开指责中国称:“如果不隐瞒疫情,新加坡不至于‘受疫’。”之后还取消了访华行程。

在东盟领导人举行的抗炎峰会上,时任中国总理温家宝提议设置抗SARS基金,吴作栋又带头反对。他回国时还质疑中国治理SARS的能力,宣称中国会花掉2到3年的时间来治理SARS,在此期间,外资应该撤离中国,而不应该“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其后为了平息中方不快,又改口称“新加坡乐于与中国分享我们在这场战役(指对抗SARS)中所记取的教训。”并表示准备提供SARS诊断器材给中国以及代培训人员。

那么,新加坡这个以华人为主的国家为何偏偏要与中国对着干呢?

清华大学国际战略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楚树龙教授对《侨报》表示,新加坡插手南海问题一点也不值得奇怪。即使中新两国经济关系密切,但不代表政治关系也会好,这完全不是一回事。

楚树龙指出,新加坡插手南海有两个主要原因:
  • 第一,新加坡认为自己是一个法制国家,对中国的很多问题持不同看法。
  • 第二,新加坡地处东南家,被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包围,新加坡与这些邻国的文化宗教都不相同,因而导致新加坡本身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很敏感,作为小国最好的选择是与大国结盟,而中国实行不结盟政策,因此,追随美国是新加坡最好的选择。


楚树龙表示,他在对新加坡多年研究以及和该国领导层的交往中有着很深的感触,希望中国人一定要认清现实:新加坡虽然与中国同文同种,但它完全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有自己的立场,并不会因血缘而站在中国一边。

新加坡亲美遏华气势高涨的另一重要原因

此外,新加坡近期频频搅局南海,亲美遏华气势明显高涨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众所周知,新加坡的国土更像一个城邦,如此蕞尔小国却成了东南亚强国,其原因就是它地处马六甲海峡得咽喉要地。而新加坡经济赖以生存的马六甲海峡航运,80%的通过船舶是中国的。

美国也深知这一海上通道的重要性,今年已经是两国建交第50年,目前,新加坡是美国在亚洲最大的海空基地,尤其是根据美新协议,新加坡机场的一半归美国空军单独使用,新加坡的所有港口美军舰艇都可以无须事前告知地停泊。美国在新加坡部署了其所有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中国将参与两个项目,让新加坡坐不住了

有报道称,中国将参与“巴生第三港口”和“克拉地峡运河”项目,摆脱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这让新加坡坐不住了。

巴生港在新加坡西北面不足400公里处。资料图
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廖中莱7月表示,马方计划与中国合资建设巴生第三港口,目前两国正在就项目可行性进行商讨。由于70%至80%航经马六甲海峡的船只的目的地是中国,相信中国对这项计划会感兴趣。

巴生港离新加坡约3、400公里的距离,如果中国促成该港口建设,对马六甲海峡的航运依赖减少,新加坡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形的心情可想而知。

网上流传的“克拉地峡运河路线图”
更让新加坡担心的是克拉地峡运河计划,如果泰国克拉地峡处挖掘一条沟通泰国湾与缅甸海的运河,船只将不必穿过马六甲海峡,绕道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可直接从印度洋的十度海峡和缅甸海进入太平洋的泰国湾,战略意义十分明显。

这个运河一旦开挖并最终通航,马六甲海峡就等于被废了。这对美国和新加坡短时间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美国失去的是世界级的一部分控制权,这是美国和新加坡最不愿看到的。

虽然今年9月泰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万纳米蒂曾澄清:中泰两国政府从来没有就开挖克拉地峡运河一事进行过接触。但新加坡显然很担心这种可能成为现实。

还有分析认为新加坡不会“选边站队”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新加坡在南海问题上的一系列表态确实损害到中新关系,但还远不至于就此看衰中新关系。

中国自2013年以来就是新加坡的最大贸易伙伴,新加坡也是中国在东盟国家中的最大贸易伙伴。在中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新加坡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苏州工业园区与中新天津生态城成为两国经济合作的典范。此外双方在区域经济合作、RCEP谈判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分析指出,新加坡在外交关系上一直奉行“经济至上”,中新经贸联系密切,两国关系不至于过分恶化。而且新加坡也一直奉行“大国平衡”策略,主张在亚太建立美、中、日、印战略平衡格局,采用“远交近亲”的策略。新加坡不会在大国之间进行“选边站队”,只是要看其如何在大国间进行平衡。



相关文章链接:
1、李显龙的平衡外交无异于玩火
2、新加坡搅局南海 中国民意大反弹

通告 Notification




工委会议决:将徐袖珉除名

人民之友工委会2020年9月27日常月会议针对徐袖珉(英文名: See Siew Min)半年多以来胡闹的问题,议决如下:

鉴于徐袖珉长期以来顽固推行她的“颜色革命”理念和“舔美仇华”思想,蓄意扰乱人民之友一贯以来的“反对霸权主义,反对种族主义”政治立场,阴谋分化甚至瓦解人民之友推动真正民主改革的思想阵地,人民之友工委会经过长时间的考察和验证,在2020年9月27日会议议决;为了明确人民之友创立以来的政治立场以及贯彻人民之友现阶段以及今后的政治主张,必须将徐袖珉从工委会名单上除名,并在人民之友部落格发出通告,以绝后患。

2020年9月27日发布



[ 漫画新解 ]
新冠病毒疫情下的马来西亚
舔美精神患者的状态

年轻一辈人民之友有感而作


注:这“漫画新解”是反映一名自诩“智慧高人一等”而且“精于民主理论”的老姐又再突发奇想地运用她所学会的一丁点“颜色革命”理论和伎俩来征服人民之友队伍里的学弟学妹们的心理状态——她在10多年前曾在队伍里因时时表现自己是超群精英,事事都要别人服从她的意愿而人人“惊而远之”,她因此而被挤出队伍近10年之久。

她在三年前被一名年长工委推介,重新加入人民之友队伍。可是,就在今年年初她又再故态复萌,尤其是在3月以来,不断利用部落格的贴文,任意扭曲而胡说八道。起初,还以“不同意见者”的姿态出现,以博取一些不明就里的队友对她的同情和支持,后来,她发现了她的欺骗伎俩无法得逞之后,索性撤下了假面具,对人民之友一贯的“反对霸权主义、反对种族主义”的政治立场,发出歇斯底里的叫嚣,而暴露她设想人民之友“改旗易帜”的真面目!

尤其是在新冠病毒疫情(COVID-19)课题上,她公然猖狂跟人民之友的政治立场对着干,指责人民之友服务于中国文宣或大中华,是 “中国海外统治部”、“中华小红卫兵”等等等等。她甚至通过强硬粗暴手段擅自把我们的WhatsApp群组名称“Sahabat Rakyat Malaysia”改为“吐槽美国样衰俱乐部”这样的无耻行动也做得出来。她的这种种露骨的表现足以说明了她是一名赤裸裸的“反中仇华”份子。

其实,在我们年轻队友看来,这名嘲讽我们“浪费了20年青春”[人民之友成立至今近20年(2001-9-9迄今)]并想要“拯救我们年轻工委”的这位“徐大姐”,她的思想依然停留在20年前的上个世纪。她初始或许是不自觉接受了“西方民主”和“颜色革命”思想的培养,而如今却是自觉地为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统治而与反对美国霸权支配全球的中国人民和全世界各国(包括马来西亚)人民为敌。她是那么狂妄自大,却是多么幼稚可笑啊!

她所说的“你们浪费了20年青春”正好送回给她和她的跟班,让他们把她的这句话吞到自己的肚子里去!


[ 漫画新解 ]
新冠病毒疫情下的马来西亚
"公知"及其跟班的精神面貌

注:这“漫画新解”是与<人民之友>4月24日转贴的美国政客叫嚣“围剿中国”煽动颠覆各国民间和组织 >(原标题为<当心!爱国队伍里混进了这些奸细……>)这篇文章有关联的。这篇文章作者沈逸所说的“已被欧美政治认同洗脑的‘精神欧美人’”正是马来西亚“公知”及其跟班的精神面貌的另一种写照!




[ 漫画新解 ]
新冠病毒疫情下的马来西亚
"舔美"狗狗的角色

编辑 / 来源:人民之友 / 网络图库

注:这“漫画新解”是与《察网》4月22日刊林爱玥专栏文章<公知与鲁迅之间 隔着整整一个中国 >这篇文章有关联的,这是由于这篇文章所述说的中国公知,很明显是跟这组漫画所描绘的马来西亚的“舔美”狗狗,有着孪生兄弟姐妹的亲密关系。

欲知其中详情,敬请点击、阅读上述文章内容,再理解、品味以下漫画的含义。这篇文章和漫画贴出后,引起激烈反响,有人竟然对号入座,暴跳如雷且发出恐吓,众多读者纷纷叫好且鼓励加油。编辑部特此接受一名网友建议:在显著的布告栏内贴出,方便网友搜索、浏览,以扩大宣传教育效果。谢谢关注!谢谢鼓励!












Malaysia Time (GMT+8)

面书分享 FB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