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增迁16所华小”是大选政治宣传,
不满新校命名“遗漏”林连玉、林晃昇
马来西亚20个华团2017年10月30日联合声明(全文)
[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十月廿七日,我国各主流媒体大肆报道,政府宣布将增建10所华小,以及批准6所华小搬迁;其中9所乃以华裔先贤命名。唯这项为即将到来的全国普选拉票的宣布并没明确落实上述计划的时限。令人遗憾的是,在新华小的命名方面,华社所尊崇、敬仰的华教伟人如族魂林连玉和民权领袖林晃昇却被有意无意地“遗漏”了。而对于政策性地解决困惑华社数十年的华教问题,政府更是只字未提。
谈到华教问题,就不能不提到伟大的爱国者族魂林连玉先生。林先生终其一生心系华教,胸怀社稷。他维护母语教育而积极捍卫华文教育;主张民族平等而主动参与国家建设。他的建国主张与爱国努力却不见容于政府而致其公民权被褫夺,教学准证被吊销。唯这一切迫害并不足于灭其心,毁其志。数十年来其傲骨正气备受各界尊崇、敬仰。
在教育建设方面,林連玉先生提出教学内容本土化,宣扬爱国主义;他组织教师公会,重视教师福利。在国家建设方面,他推动华裔申请公民权运动,认为应该进行心理建设,培养公民意识。面对当政者所推行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语文”的单元封闭之狭隘种族主义政策,林連玉先生秉持多元开放的理念,提出划时代的“多彩多姿、共存共荣”建国主张作为回应。它刻画出我国多民族的、独特的多元文化特色,形塑我国国家愿景。
要求即刻平反林连玉公民权被褫夺的冤案
林连玉先生在建国之初,为我国历史写下珍贵的一页,却被当政者污蔑为煽动种族情绪、制造民族恶感的种族主义者,从而炮制了一起建国以来最大的历史冤案。有鉴于此,我们坚决要求当局即刻平反林连玉,恢复其公民权,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我国独立60年来,当局顽固地落实单元封闭的教育政策,压制多元开放教育的发展,以及忽视了民族之间的社会和谐。对于华教面临的困难诸如拨款偏差、师资不足、城乡华小发展不均衡等,当局皆零碎化处理,为短期的政治利益而行事,而非政策性地、制度化地解决华教问题。我们诚挚要求当局即时纠正偏差,采纳多元开放的教育政策方针,建立完整制度,以便从根本解决种种华教问题。
教育乃立国之本,中、小学乃母语教育的基础。唯有摒弃单元封闭的教育政策,按不同社群需求设立母语学校,并确保教育资源公平分配,各源流学校享有平等地位,才能促进国家和谐、繁荣发展。改制国民型中学是华小师资主要来源,政府必须遵守当年诱惑华文中学改制的承诺,即落实三分之一的上课时间使用华文教学,以一元对一元的方式支援改制华文中学的建设,最终恢复华文中学在国家教育体制内的存在与地位。
要求政府接受独中逐步回归国民教育体系
我们同时强烈要求政府,承认华文独中统考文凭,制度化拨款支助华文独中发展,为华文独中提供师资培训,以及允许扩建、复办及增建华文独中,让华文独中最终得以回归国民教育体系。
马来西亚已独立一甲子,追溯我国教育政策,《1957年教育法令》是马来西亚建国前夕通过之教育法令。它汇集了各族群之诉求,广具民意基础,为相对合理的教育方针。林连玉先生、董总、教总等民间代表、马华公会与巫统皆曾参与拟订《1957年教育法令》。为体现多彩多姿、共存共容的精神,为贯彻民族平等、民主自由,在尊重差异、维护人权、多元开放基础上,我们促请政府即刻恢复并落实《1957年教育法令》之精神。《1957年教育法令》第三条阐明 “联合邦的教育政策是建立一个为全体联合邦人民所接受的国民教育体系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和促进他们的文化、社会、经济及政治发展,目的在于使马来语成为国语,同时也维护及扶持我国其他族群语文及文化发展。”
廿一世纪是个重视民主民权、多元开放的人权时代,也是个竞争激烈、变迁迅速的资讯时代。我国的国策唯有贯彻民族平等的精神,落实民主民权的原则,才有可能在这个竞争激烈、变迁迅速、全球化的资讯工艺革命中克服困难,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一个和谐的、发达的、现代化的先进国家。
联署团体:
- 林连玉基金
- 马来西亚留华同学会
- 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
- 马来西亚华校校友会联合会总会
- 独立大学有限公司
- 华社研究中心
- 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
- 马六甲中华大会堂
- 森美兰中华大会堂
- 柔佛州中华总会
- 砂拉越华人社团联合总会
- 雪隆华校董联会
- 马六甲华校董联会
- 森美兰华校董事联合会
- 柔佛州华校董教联合会
- 吉兰丹华校董教联合会
- 新纪元大学学院校友会
- 雪隆尊孔学校校友会
- 坤成校友会
- 马来西亚永春美山林氏家族会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