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4 April 2025

张立德《星洲网》专栏评论: 稳定的中国, 反复的美国, 安华的考验

张立德《星洲网》专栏评论:
稳定的中国, 反复的美国,
安华的考验




❝  当前形势下,世界正在看清:与美国的反复与不确定相比,中国更显稳定与战略定力。两头大象打架时,聪明的国家领袖如首相安华懂得如何“藏身避锋”。❞

本文是时评人张立德2025-04-13 20:00发表于《星洲日报》/《星洲网》的专栏评论。原标题:稳定的中国,反复的美国,安华的考验。全文如下(上图和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特朗普4月2日宣布对全球实施“对等关税”,一石激起千层浪,让世界市场陷入混乱,股市市值瞬间蒸发数万亿美元。

特朗普"急转弯", 拉帮结派施压中国

然而,仅过了几天,4月9日,他又突然暂缓实施对等关税90天,声称此举是为了为谈判留出空间、缓解贸易紧张局势。这一“急转弯”让多国稍感喘息——除了中国。表面上看,这种反复无常让人难以捉摸,实则背后算盘清晰——特朗普意在“拉帮结派”,联合各国共同围堵中国。

在宣布暂缓征收高额关税的同时,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却进一步加码:原定104%的关税不仅未调低,反而上调至125%,若累加计算,已高达145%。

在特朗普及其白宫“智囊”的狭隘认知中,中国似乎会在美国的威胁和施压下低头。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们显然低估了中国的战略耐性与应对能力。


中国对所有美国产品加征125%关税

作为回应,中国于4月12日起对所有美国产品加征125%关税,同时也明确表示,未来无意继续陷入关税竞赛,因为在中国看来,这已沦为毫无实际意义的“数字游戏”,最终只会成为历史的笑柄。

但特朗普依旧自我陶醉,在白宫继续口若悬河。他得意洋洋地宣称,全球已有七十多个国家在排队等待与美国进行关税谈判。可他这类“小孩式”的操作,却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自残”政策。

首先受到冲击的, 正是美国普通民众 

首先受到冲击的,正是美国普通民众。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美国市场上的大多数低价商品都来自中国。如今美中贸易战升级,美国人将为日常用品付出更高代价。至于“美国制造”,早已不现实。

特朗普的行为更像一个为了炫耀“肌肉”的孩子,做出冲动且无知的挑衅,白宫还美其名曰“胆量博弈”。而一旦发现形势不利,又开始试图收手——但对他视为“软柿子”的对手,却寸步不让。从特朗普1.0到如今脱缰的特朗普2.0,他对中国的执着愈演愈烈,殊不知,中国根本不是可以任人拿捏的国家。

中国已悄然布局应对特朗普围堵之策

从表面上看,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依赖似乎更高,双边贸易壁垒的加剧仿佛对中国更不利。但多位经济学者指出,中国拥有更完善的宏观调控能力与战略储备,有足够底气采取更强硬的应对措施。

熟悉中国的人都明白,中国最擅长的,正是“未雨绸缪、全盘谋划”。自特朗普首次入主白宫、展现对华不友善态度开始,中国已悄然布局应对之策。

如今,中国正在展现作为“成熟大人”的姿态:审慎、实事求是、不轻言妥协,却也不过度反应。中国要让世界看到,

它不仅有能力稳定局势,也愿意承担大国责任,冷静应战,不盲目鲁莽。

中国早已启动生产外移东南亚的策略

《经济学人》等国际权威媒体也指出,过去十余年,中国在经济与科技自主发展的进程上不断提速,显著降低了对美技术与市场的依赖。同时,人民币结算体系的建设,也让中国在国际金融领域逐渐增强了影响力与话语权。

以东南亚为例,中国正在积极塑造自己为全球贸易体系中稳定、可信赖的伙伴,与美国愈发明显的单边主义和经济胁迫形成强烈对比。

中国企业早在特朗普上台初期,便启动了生产外移的策略,东南亚成为首选。仅以柬埔寨为例,当地半数以上的企业由中国资本控制。

习近平东盟之行,意在加深区域合作

在美中贸易战不断升温的关键节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式展开东南亚访问行程。多方分析认为,这次访问时机精准,意在加深区域合作,进一步巩固中国在本地区的战略地位。

尽管如此,由于中美对抗所带来的压力,东盟国家对两大国的态度也日趋谨慎。虽然普遍欢迎习近平的到访,但在面对美国时,则更趋于“理性克制”,希望通过“坦诚且建设性的对话”避免冲突升级。

目前,美中贸易战的升温已经深刻改变全球经贸格局。以马来西亚为例,首相安华多次重申,不会在中美之间选边站。专家普遍认为,对东盟而言,最务实的路径是多元化贸易,加强自身经济韧性与独立性。

根据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所的年度调查,尽管东盟对美国的领导地位依旧存在一定认可,但在经济与政治影响力上,中国略胜一筹。值得注意的是,东盟内部的态度并不一致:越南、菲律宾对中国持高度警惕,而其他国家则更趋务实。

分析人士预计,随着特朗普关税政策持续推进,中国与东南亚的经贸联系将进一步深化,尽管习近平此行期间不太可能签署重大协议,但这本就不是访问的重点——中国要传达的,是“朋友众多”的象征与信号。

中国或将与各国探讨应对美国的措施

未来,中国可能会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框架下,进一步确保东南亚关键供应链的稳定畅通,并与各国共同探讨如何有效应对美国的贸易惩罚性措施。

中美贸易战已成为全球格局调整的重要变量。各国正依循自身经验与利益,重新评估对这两大经济体的策略与合作方式。

当前形势下,世界正在看清:与美国的反复与不确定相比,中国更显稳定与战略定力。两头大象打架时,聪明的国家领袖如首相安华懂得如何“藏身避锋”。未来90天,变化仍将层出不穷,真正的智慧,在于如何顺势而为、稳中求胜。 ■ 

0 comments:

通告 Notification




工委会议决:将徐袖珉除名

人民之友工委会2020年9月27日常月会议针对徐袖珉(英文名: See Siew Min)半年多以来胡闹的问题,议决如下:

鉴于徐袖珉长期以来顽固推行她的“颜色革命”理念和“舔美仇华”思想,蓄意扰乱人民之友一贯以来的“反对霸权主义,反对种族主义”政治立场,阴谋分化甚至瓦解人民之友推动真正民主改革的思想阵地,人民之友工委会经过长时间的考察和验证,在2020年9月27日会议议决;为了明确人民之友创立以来的政治立场以及贯彻人民之友现阶段以及今后的政治主张,必须将徐袖珉从工委会名单上除名,并在人民之友部落格发出通告,以绝后患。

2020年9月27日发布



[ 漫画新解 ]
新冠病毒疫情下的马来西亚
舔美精神患者的状态

年轻一辈人民之友有感而作


注:这“漫画新解”是反映一名自诩“智慧高人一等”而且“精于民主理论”的老姐又再突发奇想地运用她所学会的一丁点“颜色革命”理论和伎俩来征服人民之友队伍里的学弟学妹们的心理状态——她在10多年前曾在队伍里因时时表现自己是超群精英,事事都要别人服从她的意愿而人人“惊而远之”,她因此而被挤出队伍近10年之久。

她在三年前被一名年长工委推介,重新加入人民之友队伍。可是,就在今年年初她又再故态复萌,尤其是在3月以来,不断利用部落格的贴文,任意扭曲而胡说八道。起初,还以“不同意见者”的姿态出现,以博取一些不明就里的队友对她的同情和支持,后来,她发现了她的欺骗伎俩无法得逞之后,索性撤下了假面具,对人民之友一贯的“反对霸权主义、反对种族主义”的政治立场,发出歇斯底里的叫嚣,而暴露她设想人民之友“改旗易帜”的真面目!

尤其是在新冠病毒疫情(COVID-19)课题上,她公然猖狂跟人民之友的政治立场对着干,指责人民之友服务于中国文宣或大中华,是 “中国海外统治部”、“中华小红卫兵”等等等等。她甚至通过强硬粗暴手段擅自把我们的WhatsApp群组名称“Sahabat Rakyat Malaysia”改为“吐槽美国样衰俱乐部”这样的无耻行动也做得出来。她的这种种露骨的表现足以说明了她是一名赤裸裸的“反中仇华”份子。

其实,在我们年轻队友看来,这名嘲讽我们“浪费了20年青春”[人民之友成立至今近20年(2001-9-9迄今)]并想要“拯救我们年轻工委”的这位“徐大姐”,她的思想依然停留在20年前的上个世纪。她初始或许是不自觉接受了“西方民主”和“颜色革命”思想的培养,而如今却是自觉地为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统治而与反对美国霸权支配全球的中国人民和全世界各国(包括马来西亚)人民为敌。她是那么狂妄自大,却是多么幼稚可笑啊!

她所说的“你们浪费了20年青春”正好送回给她和她的跟班,让他们把她的这句话吞到自己的肚子里去!


[ 漫画新解 ]
新冠病毒疫情下的马来西亚
"公知"及其跟班的精神面貌

注:这“漫画新解”是与<人民之友>4月24日转贴的美国政客叫嚣“围剿中国”煽动颠覆各国民间和组织 >(原标题为<当心!爱国队伍里混进了这些奸细……>)这篇文章有关联的。这篇文章作者沈逸所说的“已被欧美政治认同洗脑的‘精神欧美人’”正是马来西亚“公知”及其跟班的精神面貌的另一种写照!




[ 漫画新解 ]
新冠病毒疫情下的马来西亚
"舔美"狗狗的角色

编辑 / 来源:人民之友 / 网络图库

注:这“漫画新解”是与《察网》4月22日刊林爱玥专栏文章<公知与鲁迅之间 隔着整整一个中国 >这篇文章有关联的,这是由于这篇文章所述说的中国公知,很明显是跟这组漫画所描绘的马来西亚的“舔美”狗狗,有着孪生兄弟姐妹的亲密关系。

欲知其中详情,敬请点击、阅读上述文章内容,再理解、品味以下漫画的含义。这篇文章和漫画贴出后,引起激烈反响,有人竟然对号入座,暴跳如雷且发出恐吓,众多读者纷纷叫好且鼓励加油。编辑部特此接受一名网友建议:在显著的布告栏内贴出,方便网友搜索、浏览,以扩大宣传教育效果。谢谢关注!谢谢鼓励!












Malaysia Time (GMT+8)

面书分享 FB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