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丁贤《星洲网》专栏评论:
习近平关键访马, 安华走
在外交钢索上
❝
习近平本周访问大马,落在敏感时间,小草如大马,也成为全球焦点,特别是美国会用放大镜细看。安华要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有如走在钢索上,只要倒向任何一边,都有后患,但要走在中间,也是困难。❞
本文是郑丁贤2025-04-12
20:00发表于《星洲日报》/《星洲网》的专栏评论。原标题:习近平关键访马,安华走在外交钢索。全文如下(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10几年前的"中美难免一战"的预言
国际关系大师级的哈佛教授艾利森(Graham Allison),10几年前发表过著名的“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预言未来的世界,中国和美国最终难免一战。
艾利森的理论基础是,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必然对现有的大国造成威胁,导致对抗和战争无可避免。
他引用古希腊的历史,斯巴达曾是古希腊最强大的城邦,后来雅典城邦兴起,威胁到斯巴达的地位;两个城邦对峙,矛盾无法解决,最终爆发了“伯罗奔尼撤战争”(古希腊学者修昔底德纪录了这场长期大战,而引用其名)。
现代的中国和美国都可能引爆战争
艾利森眼中,现代的中国和美国,如同2千500年前的斯巴达和雅典,美国对中国崛起恐惧不安,而中国不会放弃增强力量的任何机会,双方也都在拉拢其它国家(正如斯巴达和雅典拉拢其它城邦)。任何矛盾,如南海争执、台海问题都可能引爆战争。
一些学者同意艾利森的观点,他们悲观认为,这是历史规律,14世纪法国担心英国崛起而爆发英法百年战争,20世纪英法担心德国崛起而掀起第一次世界大战;人类历史中的大战,多数都有修昔底德陷阱的影子。
但是, 也有一些怀疑和反驳的回应
但是,也有一些怀疑和反驳的回应。反对者普遍认为,中美贸易量太过庞大,彼此不能没有对方。双方为了共同经济利益,而必须互相容忍,合作,避战。只要还有需要对方的一天,战争就能避免。
这是一个很好的理由,如果领导人都能理性思考。如果用上帝视角,这也很正确,谁要牺牲和平和繁荣,换取对抗和战争?
只可惜,像特朗普这样的人物,他的疯狂超越理性;他也没有上帝视角,只有商人视角。
特朗普疯狂地向修昔底德陷阱逼近
他发动的贸易战,宁可伤害自己,也要压倒中国;贸易在他眼中,是一项武器,而不是互惠互利的工具。
全球用了80年建立的全球贸易体系,特朗普只用了8天,就几乎墙倒屋塌。
没有了贸易缓冲,把中美的修昔底德陷阱,逼近了一大步。
当美国对中国征收145%关税,而中国反击以125%关税,其实,两国贸易可说已经断绝,中美经济也形同脱钩。
研究国际贸易的学者说,只要关税超过50%,贸易往来就差不多莎哟哪拉;关税超过100%,那就是关起门来,拒绝往来。
企业和进出口商都知道寒冬已至。中美没有新的订单,工厂减产或停产,货船也停航。
数千亿美元的生意停顿,这比战争时期更恶劣。战时还有冒险交易和运输,以及走私活动。而今特朗普一声令下,全部停摆。
中美经济受挫,全球经济也在遭殃
经济学者估计,美国2025经济成长率原本估计是1.7%,如今要减少0.5至1%,摩根大通投行预测,进入衰退的可能性是65%。而中国也会受创,原本今年经济成长率预估5%,如今预料减少3%,房地产压力、青年失业率、地方政府债务都会加剧。
过去美国企业利用中国的制造能力,来生产和进口大量中国商品和零件,让企业获得丰厚利润,消费者享受廉价物品,而中国得到的是投资和就业机会,从而使中国家庭摆脱了贫穷,国家也晋身大国。
中美贸易停摆,经济脱钩之后,如此稳定且互惠的结构也改变。美国必须在全球其它国家找寻代替产品,即使找到替代,也不会像中国那么可靠的质量和价格;而中国必须找到取代美国的市场,只是,美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经济体,消费占全球30%,地位无可取代。
随着中美经济趋向悲观,全球经济衰退也在眼前。
安华应对习近平的这次访马有困难
正如非洲的谚语,两只大象打架,遭殃的是小草。任何地缘政治的风吹草动,更容易成为两只大象打架伏笔。未来的世界,不再是我们熟知的世界,肯定更加悲观。
而正如修昔底德的叙述,当年斯巴达和雅典都积极拉拢盟友,结果把其它希腊城邦都拉入战争;而今中美两国策略,都积极争取其它国家支持。特朗普暂缓各国对等关税,已是告白,要组成一个围堵中国的联盟。
习近平本周访问大马,落在敏感时间,小草如大马,也成为全球焦点,特别是美国会用放大镜细看。安华要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有如走在钢索上,只要倒向任何一边,都有后患,但要走在中间,也是困难。■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