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新闻>快评"约翰逊染病"(一):
欧美防疫的最高警报
作者 / 来源:吳迪 / <多维新闻>
英国原本能够游刃有余应对疫情
G7、G20、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些都是英国先进、发达、重要的象征。传承悠久的国民保健署(NHS),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国民免费医疗服务之一,常年来都是英国国民的骄傲,乃至被香港、新加坡等多地所参鉴。这些原本都是英国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疫情的有利要素。
可是,纵然上天给你一副好牌,也会因傲慢而受到教训。
3月10日,英国卫生副国务大臣多里斯(Nadine Dorries)3月10日宣布确诊染病。而多里斯5日曾在唐宁街10号出席由首相约翰逊举行的三八妇女节活动,并于翌日开始感到不适,出现干咳、发热等病征。可是,当各界都担心首相是否有被感染时,3月11日,唐宁街10号却给出了“约翰逊不会接受病毒检测,因为他没有出现症状,且他在该场活动中一直与多里斯保持超过专家建议的2米距离”。
紧接着的几天内,约翰逊政府又几度抛出了“群体免疫”的提法,指出待得英国六成以上人口形成免疫力,社会便可“群体免疫”,因此打算待病毒在社会自然感染,而将政府防疫重心放在减缓病毒传播速度。可想而知,该倡议立刻遭致各界批评,科学家、媒体、社会舆论皆痛批约翰逊政府轻视病毒危害性,低估了大量人士感染会对国家医疗体系带来的压力,置国民安全于不顾。而后,约翰逊政府虽然采取更严格的措施,但较之其他国家又总是慢上半拍。
英国政府终于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再然后,近两周的发展世人都看到了:截至3月27日,英国已然有11,000余人确诊新冠肺炎,死亡人数逼近600——而根据BBC统计,直到3月26日,英国仅检测了104,866人。NHS逐渐难堪重负,英国政府终于缓缓意识到事态的真正严重性,而此时英国国民已然处在原本可被避免的窘境之下。
而今,英国首相的确诊,更是最直接的“现世报”,在揭示了英国政府严重防范失误的同时,也让人更深刻地认识到傲慢和轻敌的代价。
新冠病毒让人看清西方人盲目自信与无知
在这场百年不遇的疫情面前,各国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予以应对,这是可以理解,也值得被尊重的。面对各国现况,我们需要的是同理心和理解的心态,相扶互助,共渡难关。对于那些短视的、政治化的、轻视科学的行为,我们在反复督促他人之同时,也应一再自省,从而跟上随时变化的疫情。
回望过去数月,欧美从主流媒体到政府到民间,皆对迫近的危机缺乏重视,疏于防备,甚至不排除其潜意识里“这是穷国和你们亚洲人的病,与我们发达国家文明社会无关,即使传入,我们亦可从容应对”的心态。而今,新冠病毒终于让人看清这种盲目自信与无知。
从这个维度来看,或许约翰逊的确诊,对英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也都会是件好事,一位人人熟知的领导人确诊,能让大家都提高重视程度。也盼望约翰逊首相在康复之后,能够认真负责地应对疫情,担起其作为首相对国民的责任,也担起英国作为G7、G20、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成员对世界的责任。
<多维新闻>快评"约翰逊染病"(二):
"群体免疫"的现世报,
勿再 短痛变长痛!
作者 / 来源:吳迪 / <多维新闻>
英国首相约翰逊(Boris Johnson)3月27日确认其新型冠状病毒(SARS- COV-2)检测结果呈阳性,感染新冠肺炎(COVID-19)。几周前,全世界热议的“群体免疫”(herd immunity)余波未定,约翰逊便中招了。
约翰逊政府防疫思路的最大漏洞
可以说约翰逊为其此前的傲慢付出了代价,“群体免疫”也无人敢再重提,但与此同时必须要澄清的是,当舆论一边倒地对约翰逊和其防疫思路予以批判,也应注意到,英国政府并非完全坐以待毙。譬如,约翰逊内阁第一时间就加紧重症监护病房资源的供给。事实上,唐宁街10号的潜在逻辑是:防止民众当下因恐慌情绪而挤兑医疗体系,延长应对疫情的时间,等待轻症患者自愈,为重症病人的治疗腾挪有限资源,降低死亡率。
但这套思路最大漏洞在于,随着越来愈多英国民众呈现相关病症,社区感染成片出现,当确诊人数过万,社会恐慌自然就会蔓延,也自然会有更多人涌进医院,即便医疗资源已然加强供给,也依旧难堪其重。“群体免疫”思路下的“延缓”政策也随之前功尽弃。约翰逊政府设立了一个完美假设,但现实永远不是完美的。
疫情至今仍在全世界肆虐,说明我们对疫情的了解还很不充分。以数据最丰富的中国疫情情况评估,重症率约为20%,若存在严重交叉感染的现象,部分地区重症率甚至可逼近30%。人们重症了就会去医院。也就是说,纵使政府不做检测,又或是因工具有限做不了大量检测,令得确诊人数维持在较低水平,医院也会出现大量病征严重的患者,死亡人数也会不断增加。
3月12日,瓦伦斯(右)在该记者会上提及的“群体免疫”引发巨大争议。(Getty)
查理斯王子、约翰逊首相、卫生大臣,一众理应受到最严密防疫措施保护的政要相继确诊,社会怎能不恐慌?遑论还有那么多有症状却无法接受检测的人存在?
应对措施缓慢在于“小政府”心结
其实,约翰逊政府应对措施缓慢,这其中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小政府”。在民众没有普遍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社会缺乏防疫共识的情况下,民选政府自然会对采取强制性措施有所顾虑,担心侵犯到选民的眼前利益,担心被民意所吞噬。所以,当法国宣布进入“战争状态”,英国也仅是加强部分措施,依然没有提到任何英国舆论已经呼吁再三的封锁政策,譬如强制关闭公共场所、取消集会、关闭学校……
而且,进一步说,政府与主导舆论的媒体互不相干,决策者无法藉媒体宣导凝聚舆论共识,只能等待“合适的时机”,即只有在大多数民众要求下,政府才有可能采取全民禁足式的强力措施。所以,一直等到3月20日,英国政府才正式下令,即刻关闭全国所有酒吧、餐厅、咖啡厅,明天不得开门营业。
这是“小政府”的心结,美其名曰之“无为”,实则却是无能为力。
西方媒体只顾盯着亚洲疫情惨状
而明明能发挥更大警示作用的西方媒体,在前期却一直盯着中国、伊朗、韩国等地的疫情惨状,指责这些政府在疫情初期无所作为,可是对于本国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情况,却没有对茫然无知的民众展开大力呼吁。很多欧美民众抱有“死亡率不高”、“只对老年人有危险”、“比流感死亡率高不了多少”的错误心态,普遍盲目乐观。结果疫情真正来临之时,都没有做好准备。
民众的恐慌情绪会使政府维持正常经济状态的初衷落空。事实证明,在抗疫攻坚这个阶段,那些想要经济和防疫两者兼得的政府,都先后令本国遭受巨大灾难。这也更加说明,在面临疫情这种重大挑战时,政府必须打破“小政府”心态,担当强有力的角色。
不仅是英国,欧洲各国确诊病例不断激增,防疫策略被迫升级,很多国家原有的“延缓传播,自然免疫”策略都正在向“消灭病毒,等待疫苗”的方向转变。面临现实,当时批评中国封城等措施侵犯人权的欧洲各国,也都在相继采取类似措施,对社会活动按下暂停键。区别在于,中国是长痛不如短痛,欧洲却是短痛变成了长痛。
希望约翰逊有惊无险,尽快恢复健康
最后,希望染病的约翰逊有惊无险,尽快恢复。刚经历了脱欧的英国本还在阵痛中,而眼下抗疫还在战斗关键期,从积极的视角来看,英国政府宣布了一系列新的财政举措,对英国来说也是历史性的,包括政府介入企业支付工资等行为,无疑于高调宣布自己暂别资本主义,准备与病毒死战到底。
回望约翰逊近几年的政治决定,能够赢得选举而又做到了顺利脱欧的他,自有其过人之处,绝不可能似网络上所调侃的那般愚昧。相比大多数国家,英国的最终情况应该不会太差。最后,希望这不仅是一个祝愿与期许。
▼疫情下的英国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