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9 May 2016

复办南大的几个问题

复办南大的几个问题

作者 / 来源:南原 / 新加坡文献馆
南洋大学已被关闭30多年了。上图是原南洋大学图书馆外貌。
  • 二〇一六年的南洋大学校友联欢会,将在九月九日至十二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这次联欢会的总会长翁俊民同学提议在新加坡复校。他说:“我相信新加坡政府会允许这个申请。”翁俊民同学有这样的信心,是不是他已经试探过了呢?还是有别的机缘呢?

  • 这是第一次有校友倡议在新加坡复校,而且相信新加坡政府会批准。在这之前,从未有校友倡议在新加坡复校,因为那无异于与虎谋皮。

  • 要是新加坡政府真的批准南大在新加坡复校,背后必定有诈,必须提防。这是不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呢?是不是明为复校,暗转复名呢?是不是续演复名大戏呢?这道理很简单,不能希望黄鼠狼给鸡拜年怀着好意。李家王朝的话,绝不能相信,因为他们从未说过半句真话。

  • 以目前的情形看来,复办南大,较合适的地方还是马来西亚,尤其是沙捞越。这里较易觅得合适的地方建设校园,也较容易获得批准。这只要看厦门大学在吉隆坡设立分校的例子就可以明白了。


还不是很久以前,还在读书的时候,当时,学校里的中国同学打算成立同学会。

校内的中国同学主要来自香港和马来西亚,还有一些来自印尼、台湾、新加坡。大家身处他乡,被他人视为非我族类,都强烈感觉到自己的中国人身份。于是,想成立中国同学会。

虽然名为中国同学会,也接受关心中国和学习中文的外族同学。校内学中文的洋同学几乎都加入。那是一个理想还未完全幻灭的年代。

由于大家来自不同的背景,对一些事情的看法难免不一样。在筹备会议上,大家对一些芝麻绿豆的事,争论不休。当时,有一位来自千叶县的日本同学,他也加入中国同学会,看到大家争论不休时,忍不住说:“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无论到哪里都那么爱争论?我们日本人就不这样。我们团结一致。”这番话很让一些中国同学汗颜。中国同学会于是在暂时的团结气氛中成立。

日本人就是靠团结一致,奋发图强的精神,才能在战败之后不久就恢复过来。

陈六使先生创办南大时,登高一呼,万山响应,靠的也就是南洋华人整体团结一致的精神。

南大被关闭以后,许多同学义愤填膺,恨不得马上有机会复办。可是,直到今天,母校被关闭都三十多年了,校友之间还无法就要不要复办达至共识。比起前辈创办南大时的精神来,真是差得太远了。比起日本人的团结精神来,更是远远不及。

一九九二年,韩素音老师倡议复办南大,许多校友赞成,但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复校成为有心校友心中解不开的结。虽然后来还有些校友断断续续提出来讨论,结果都不了了之。一直到最近,印尼校友会正在筹划今年九月间在巴厘岛的联欢会,才又燃起复校的希望。

巴厘岛联欢会的总会长翁俊民同学是个成功的企业家。主张复办南大的校友,这些年来,一直都没有什么进展,主要原因便是缺少企业家的支持。此番由企业家校友提出复办,是这么多年来,最有希望成功的一次。不过,提议一出来,校友之间还是无法就要不要复办达成共识。真是难以置信。

复办南大,不仅关系到南大的存续命运,更关系到南洋华文教育的存续命运。在讨论复办时,有哪些问题需要考虑呢?

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复办?

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各不相同。就南大的缘起和使命来说,复办南大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南洋华文教育。

陈六使先生一九五三年一月十六日,在福建会馆说:

吾人为维护华人文化之长存,实有创办华人大学之必要。就目前情势而观,吾侨中学生无处可资升学,实迫使吾人不得不创办大学。……惟先办数学院,然后逐渐谋发展,使吾侨子弟,读毕小学继入中学,然后再入大学,永保吾人固有文化。

一九五三年一月廿三日,陈六使先生在丹戎禺俱乐部接见记者时说:

吾人此次创办大学,政府贤明,将来实宜多方扶助,不但此也,政府且宜多辨各民族之大学,如马来人大学、印度人大学,而不能仅设一部份人之大学,务使各民族之人才同为本地繁荣而服务。

陈六使先生在倡议创办南大时,首先考虑的是维护民族文化。一个民族之所以存在便是依靠自己的文化。战后南洋华人正面对被外力同化的危机。陈六使先生的感觉十分敏锐,因此倡议办大学。这既可以让高中毕业生有升学机会,还可以培养师资,帮助中小学发展,更可以培养各种人才为本地服务。

一九五三年四月十四日,林连玉先生在响应陈六使先生的倡议时说:

我们深深感到大学的创办,对於马来亚有非常迫切的需要,这个需要可以分两方面来谈谈:

第一是马来亚华人教育的需要,……今后在马来亚从华文中学毕业出来的学生,数目实在可观,而这一班毕业生,都是志气蓬勃,有心上进的优秀份子,可是他们升学的出路,大大的有问题,这确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事实,所以不得不办一间大学,满足他们求知慾望,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用的专门人才。

第二,是马来亚一般的需要,……据报上的消息,马来亚的学生,到外国去留学的,单单英伦一地,就有一千多人,比诸本土马来亚大学所收容的还多出几多人,可见马来亚实在有增加设立大学的必要。……因此我们极希望现在筹备中的南洋大学,立刻开办,可以弥补这种缺憾。

这是两位民族教育灵魂人物的观察,非常切合时势。避免同化是当初创办南大的动机。

陈六使先生的话,在英国人和李光耀听来,当然十分刺耳。英国人碍于民主自由的主张,百姓有办教育的权力,只能让先贤继续办南大,没有强力制止;李光耀虽然在英国受教育,又成为英国的代理人,但是他完全不接受英国人的价值观。他一掌权就强力推行同化华人的政策,做了英国人想做却不敢强力去做的事。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千方百计迫害陈六使先生,最后关闭南洋大学,完成英国人的愿望。

今天,华文教育在南洋所面对的形势虽然有些改变了,但仍然处于困境。复办南大并不仅仅是为了继续“南洋大学”这个名称,而是为了南洋华文教育的将来。

马来西亚的华文中小学校,仍然需要师资。印尼更是需要大量的师资。其它地区,如泰国、缅甸等地,也都需要师资。西方国家这些年来,日渐重视中文,也需要师资。这都需要复办的南大。虽然说中文师资可以从中国输入,但南大有自己的角色。

有的人说,印尼所需要的是教华文入门的老师,不是南大毕业生。这样的说法似是而非。

有些大学有附属中学,有些中学有附属小学,有些小学有附属幼儿园。这样的制度,南大当然也可以采用。

有好些大学都有校外进修部,或者进修学院,类似于英国的开放大学。这样的单位所开设的并非都是学位课程,而是各种程度的课程都有。复办的南大当然也可以采用这样的制度。再说,印尼自九十年代解禁华文以来,有好些人不仅学了华文,还当了华文老师。他们之中,还有好些到中国和台湾上学,文科工科都有。他们所需要的并非华文入门课程。

另一方面,华文在新加坡的处境十分恶劣。李光耀掌权之后,接手英国人的同化政策,强力同化华人,关闭了所有华文学校,改为英文学校。华文目前在新加坡只是苟延残喘。复办的南大有助于华文在新加坡复苏。

有的人说,南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需要复办。这样的说法也似是而非。

我们只能说五十年代已经过去了,无法挽回,但不能说南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南大不是为时尚而起,乃是为南洋华文教育而生。南大是属于整个南洋华文教育的,只要南洋还有华文教育,就需要南大。只有在南洋地区完全没有华文教育的时候,才能说南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有的人说,现在南洋地区的学生可以到中国升大学,不需要复办南大了。这话也似是而非。

中国大学和南洋大学就好比餐馆和我们自家的厨房的关系。尽管到餐馆吃饭很方便,我们家里还是得有个厨房,让我们做自己想做的菜,泡自己想泡的茶。外面的餐馆不能完全取代我们家里的厨房。

英国有很多大学,原本是英国殖民地的美国、加拿大、澳洲、纽西兰,这些地方的学生都可以到英国上大学。要是真的这样,英国的大学就大大不足了,所以美国、加拿大、澳洲、纽西兰等地,都办自己的大学,为数比英国的还多。

南大创办之初,美国为了减弱南大的影响力,鼓励台湾各大学收录南洋学生。到台湾升学的南洋学生,逐年增加。马来西亚学生到台湾升学的就比到南大的多出许多。即使如此,南大对马来西亚华校学生仍然重要。现在可以到中国大陆升学,也只是多了一个选择而已。南洋华文教育仍然需要南大,培养南洋的学生。这是别处大学所无法取代的。

有的人说,马来西亚现在已有三家可以继承南大的学院,南大已不需要复办了。这话也似是而非。

目前的三家学院,力量都很单薄,无法取代南大。要是三家学院联合成一家大学,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就可以打开一个新局面;各据山头,极容易陷于恶性竞争,有害无益。

虽则有了三家学院,仍然需要南大,因为南洋地区的华人人口,数以千万计,已远远超过五十年代的华人人口了。

一九五三年十一月十七日,陈六使先生对记者说:

星马人口达六百万以上,马大学生目前未超过千名,平均六千余人始有一名大学生,相信世界上未有大学生数目在人口比率上少得一至如此者。在英国平均一二百人即有一名大学生,印度平均千余人亦有一名大学生。然事实上本邦有甚多学生已在海外留学,伦敦一地即有千余人,其他在美国,澳洲,及欧洲大陆以及香港留学者,其总数恐亦有二千名。在海外留学比较在马大就读之学生更多。

当时,全马华侨三百万人。南大之创设,在当时的华文大学教育,只是个开始,远不足够。英国的城市,大约二十万人口就有一家大学。

一九五三年七月廿六日,陈六使先生在主持动土典礼时说:

华人需有自己之文化,绝不能被淘汰者,否则,身为华人而无华人之文化,虽自认为华人而不知自己之文化,将不知何以言之,再过三数十年后,当地人口大增,华人最少比现在再多六七十巴仙,更需要吾人固有之文化,是以吾人今不得不力争,使之长存。 ……这块地方为培养人才之发源地,三十年后,由于人口增加之需要,不仅本校已大大扩展,且在马来亚其他地方设立分校,全侨负责,南大前途,无限光明也。

陈六使先生看得非常远。他在六十年前就已预见三十年后,星马当不止一家南大,而应在马来亚各地设立分校,以因应人口增加所需。

李光耀在关闭南大时说,新加坡只需要一家大学。这只是给关闭南大找的借口。当时,新加坡人口约两百万,即使不像英国的大学与人口的比例,新加坡也绝不应只有两家大学。在关闭了南大之后,马上着手筹设南洋理工学院。这是仿效麻省理工学院的大学,虽然名为学院,实际是开设学位课程的大学。这也正可见只需一家大学的说法完全是谎言。

今日,南洋华人数以千万计,即马来西亚一地,也有大约六百万。所需母语大学,绝不止是三家学院。当然,办华文大学有各种阻力,不易成功。

第二个问题是,复办的南大主要的教学语言是什么?

南大是为了维护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而创办的,所以一直都是母语大学。不过,教学的语言并不限于母语,而在创办之初,创校先贤一再强调,南大的教学语文主要将是英文。

一九五三年二月一日,李光前先生发表书面谈话说:

查此次所倡办者拟仿照传教士在中国所创办之燕京岭南等大学或由私人捐资设立者相同,在此种大学内,华文仅为教授文,史,地及艺术等科之工具耳,至若对於科学方面,如数,理,化等科。则大都采用英,德,法,任何一种之四文教授之。

陈六使先生在一九五三年二月廿四日,跟马来亚大学创办人卡逊爵士会面时,也这么说:

吾人创办大学,系照中国著名大学之办法,将来文学院中,中文系教授中文外,其余工,商, 理,等学院,多将以英文教授。此乃吾人之原则。至於南洋大学所收学生不仅华侨子弟,无论何种民族,皆欢迎入学。

为什么创办南大的先贤一再强调南大的教学语文主要是英文呢?除了因为英文的实用价值之外,更是因为当时殖民地政府正在推行同化华人的政策,从消灭华文教育开始,具体做法是,逐步把华文学校改为英文或马来文学校。创校先贤的教学语文主张就是为了应对此种局面。

犹有甚者,殖民地政府在一九五一年正式知会华校管理委员会,一旦英校小学一年级学额足以让所有六岁学童入学,政府将终止对华文小学的津贴。

依据《1952年教育法令》,殖民地政府只支持英文和马来文的国民学校,华文学校和淡米尔文学校必须改为国民学校,才能得到政府津贴。其目的显然是同化华文和淡米尔文学校。(参看《五一三学运之大时代背景》刊于新加坡文献馆)。

就是鉴于这样的威胁,陈六使先生毅然倡议创办华文大学,以免华文教育被消灭,华人被同化。一九五三年一月十六日,陈六使先生在福建会馆倡议创办大学时说:

试观本地政府对华校英校及巫校之津贴情形,自可知之。马来亚联合邦近且已通过,所有商业簿记须用英,巫文,可见华人文化已面对消灭危机。

依据一九四八年的统计,当时新加坡学生总数101,125名,其中,华校学生占58%,英校学生占33%。政府的教育开支中,英校占75.3%,华校占5.6%。殖民地政府全力支持英文学校,对学生人数占多数的华校则不愿津贴,而纳税人则几乎全都是华人。到一九五四年,殖民地政府的教育经费开支几乎不变,英校仍然占74%,华校只占14%,但已必之前增加。这是因为受南大创办的影响所致。

华文教育当时面对重重危机,因此,南大的创办人既重视母语,也重视英文,主张以英文为主要的教学语文,顺应时势,以求变通。

马来亚独立后,继承英国人的教育政策。马来西亚成立后,更是变本加厉,不仅同化了国民型华文学校,也同化了英文学校。就是这项政策,阻止了独立大学注册,但是,却让厦门大学在吉隆坡设立分校,因为厦门大学分校是以英文为教学语文的大学。

复办的南大要是设立在马来西亚,应该避免走独立大学的路子,因为走不通,而应该走厦门大学分校的路子。只有在获准注册后,才能设法变通。要是不能注册,无论多好的想法都只是空想。

如果复办的南大以英文为主要教学语文,那么,学生来自哪个源流学校呢?主要还是华校。可是华校学生的英文程度多不佳,当如何应变?这只需让学生在入学之前,读半年进修班,专学英文,入学后就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了。

第三个问题是,如何筹措资金?

筹措资金办教育,总是很困难的事。南大创办之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筹款,困难重重,幸得陈六使先生毁家兴学的精神,才能度过难关,还必须处处节省,才能把南大办起来。

今天,复办南大仍然需要热心教育的赞助人,只是现在的情况稍微好些,筹款的范围不限于星马两地,可以扩大到其他地区,也可以考虑和一些机构合作。

复办南大固然困难,维持南大更加困难。要克服这方面的困难,须有可以增加收入的产业。西方的一些私立大学,如哈佛等,便有庞大的产业,不愁没钱用。复办的南大可以参考西方大学成功的例子。

当初,陈六使先生和连瀛洲先生都希望南大可以发展产业,用来支持常年的开支。可惜南大刚一站稳脚跟,就给李光耀追杀,直至关闭,完全没有机会往产业的方向发展。复办的南大须以此为鉴。

发展产业,需要许多有经验的热心校友参与。

初复办时,可以从小开始,如当年南大初创办时那样。另外,配合网上南大,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所需资金也相对较小。

第四个问题是,在哪里复办?

一九九二年,韩素音老师倡议在加拿大复办南大。当时,在星马两地复办都是不可能的事,加拿大是比较合适的地方。郑奋兴等同学还在加拿大寻找适合建校的地方,但因为缺少资金,一直都没有什么进展。

南大校友中,有不少人都只希望“南洋理工大学”改名称,改用“南洋大学”这名称就好了,尤其是一些南大校友会的负责人更是如此。他们连南大当初创办时的宗旨都不清楚。他们不要复办的原因只有一个:复办太艰难了,改名容易得多。避难就易是人的天性。

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由“南洋理工大学”改名“南洋大学”,并非原来的“南洋大学”。 “南洋理工大学”即使改名“南洋大学”,也还是原来的“南洋理工大学”,内容和宗旨都并无两样。此其名不正,其言也不顺。

这两个名称的差异在哪里呢?其差异在于“事”,各自的事不同。“南洋理工大学”的“事”仅仅是理工教育,接受同化,即使改名“南洋大学”,也还是如此,而原来的“南洋大学”的“事”在于维护民族教育,不接受同化,两个“南洋大学”风马牛不相及。这样的改名实只是个骗局,但是,往往有的人喜欢欺骗别人,有的人喜欢被别人欺骗,各得其所。

十多年前,南洋理工大学的确上演了一出“复名”的戏。赞成复名的同学当然很高兴,可是,真是人算不如天算,这戏还没演到高潮就停演了。

复名是一出立体电影。戏中角色共三个层次。

第一层隐形演员:李光耀
第二层后台演员:杨荣文 王赓武
第三层前台演员:詹道存 徐冠林

这看起来很像三维空间,非常立体,实际也大致如是。

这五位是主要演员,他们都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但只有李光耀既是演员,也是导演,剧情由他一人控制。只要把这五个人当时跟云南园有关的事,按时间线排列起来,便可以清清楚楚看出剧情的发展和导演的心计。其他配角都被蒙在鼓里,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观众则只看到前台的傀儡。

为什么李光耀要导演复名呢?理大的负责人曾经透露,当年,李光耀关闭南大时,曾经对南大理事会主席说:“我今天关闭你的大学,以后会还你一间更好的大学。”

李光耀当初是不是说过这样的话,还是临时编出来的,不得而知,但在他想来,复名或可减轻他的业障。他自知罪孽深重,不便自己出面,所以隐形在后导演。复名这出戏,也只能由他导演,别的人则只能参与演出。

徐冠林无论在公开的场合还是私下里对亲友(其中一位是化学系校友)都说,复名是他自己的主意,跟政府无关,他要“脱英入华”,让大家信以为真。这样的宣传实也只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他有他的苦衷,因为他只是个前台的傀儡,在幕后牵线的是个隐形人,不便自己出面。

反对复名的校友都骂徐冠林。这其实大可不必。他只是个公务员,必须听命于上司,绝不能自作主张。复名这么大的事情,只有一个人可以决定,也只有一个人可以说了算,或者说了不算。这个人就是李光耀。徐冠林的顶头上司正是李光耀。要是徐冠林胆敢自作主张,忤逆皇上,便是犯了欺君之罪,早就推出午门斩首了。

这出戏于一九九五年开演,到二零零四年由李光耀宣布停演。只是停演,不是废止。因为这出戏并未废止,总有一天会续演,只是现在导演换了人,由李显龙来担任。

李显龙在二零零五年,复名大戏停演后,到云南园扮演三轮车司机的角色,为复名宣传。因为他是李光耀的继承人,由他来扮演三轮车司机的角色,实是对当年为南大流汗出力的三轮车司机的侮辱,绝不可相信黄鼠狼也有诚意。

如果这出戏要续演,剧情当如何安排呢?

二〇一六年的南洋大学校友联欢会,将在九月九日至十二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这次联欢会的总会长翁俊民同学提议在新加坡复校。他说:“我相信新加坡政府会允许这个申请。”翁俊民同学有这样的信心,是不是他已经试探过了呢?还是有别的机缘呢?

这是第一次有校友倡议在新加坡复校,而且相信新加坡政府会批准。在这之前,从未有校友倡议在新加坡复校,因为那无异于与虎谋皮。

要是新加坡政府真的批准南大在新加坡复校,背后必定有诈,必须提防。这是不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呢?是不是明为复校,暗转复名呢?是不是续演复名大戏呢?这道理很简单,不能希望黄鼠狼给鸡拜年怀着好意。李家王朝的话,绝不能相信,因为他们从未说过半句真话。

如果是在续演复名大戏,大概最可能的剧情是,再来一次“联合校园”,复办的南大和南洋理工大学同设在云南园,然后“合并”。

为免上当,绝不可接受两校同在云南园这样的安排。南大如在云南园复校,南洋理工大学必须搬出去。这一点,绝不可妥协。

云南园是属于全体南洋华人的,不是属于最后一届南大理事会的,更不是属于末届南大理事会主席的个人资产。任何人都无权把云南园奉送给李光耀,让李光耀关闭南大,然后在云南园里设立跟南洋华人及民族教育毫无关系的南洋理工大学。其间有没有私下的商业交易,得待他日机密文献曝光时,才能论定。

当初,支持复名的校友,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现在知道复名只是个骗局了,如果还继续支持李显龙的复名第二回,那就几近于无耻了,无异于为虎作伥,助纣为虐。

在各地校友会中,只有摈榔屿校友会捍卫母校的名声,捍卫母语教育,捍卫南洋华人的利益,反对复名,体现“自强不息,力求上进”的南大精神。

以目前的情形看来,复办南大,较合适的地方还是马来西亚,尤其是沙捞越。这里较易觅得合适的地方建设校园,也较容易获得批准。这只要看厦门大学在吉隆坡设立分校的例子就可以明白了。

如果发展网上南大,可以考虑在新加坡设立学习中心。

第五个问题是,复办的南大是独立的大学吗?

复办的南大必须是独立的大学,也就是私立大学。无论何人都可以捐款,但不可以干预校政。

要是在新加坡复办,绝不可以接受李家王朝的资助,因为资助的背后是刀枪。南大当年就是从接受李家王朝的资助开始,一步步被控制,终至于关闭。

独立的大学必须有足够的资金维持日常运作才行。这又回到了筹措资金的问题。赞成复办的同学,必须在这方面多加用心,以免到头来又被别人干预和控制。以网上南大相配合,在这方面可以起很大的作用。

今年九月九日至十二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联欢会,主题便是复校。支持复校的同学在仔细思考有关的问题后,如大家都认为可行,当即组成复校委员会,集思广益,拟定计划,马上着手做去。只有团结才能产生较大的力量。

要是有人觉得还有别的事情更加重要,那也很好,不必争论,大家分头做去。不要泼冷水,也不要节外生枝,干扰讨论。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世界需要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不必强求一致,更不必争论不休。

0 comments:

通告 Notification

安华接受CCTV独家专访 

点击下图,观赏视频




工委会议决:将徐袖珉除名

人民之友工委会2020年9月27日常月会议针对徐袖珉(英文名: See Siew Min)半年多以来胡闹的问题,议决如下:

鉴于徐袖珉长期以来顽固推行她的“颜色革命”理念和“舔美仇华”思想,蓄意扰乱人民之友一贯以来的“反对霸权主义,反对种族主义”政治立场,阴谋分化甚至瓦解人民之友推动真正民主改革的思想阵地,人民之友工委会经过长时间的考察和验证,在2020年9月27日会议议决;为了明确人民之友创立以来的政治立场以及贯彻人民之友现阶段以及今后的政治主张,必须将徐袖珉从工委会名单上除名,并在人民之友部落格发出通告,以绝后患。

2020年9月27日发布



[ 漫画新解 ]
新冠病毒疫情下的马来西亚
舔美精神患者的状态

年轻一辈人民之友有感而作


注:这“漫画新解”是反映一名自诩“智慧高人一等”而且“精于民主理论”的老姐又再突发奇想地运用她所学会的一丁点“颜色革命”理论和伎俩来征服人民之友队伍里的学弟学妹们的心理状态——她在10多年前曾在队伍里因时时表现自己是超群精英,事事都要别人服从她的意愿而人人“惊而远之”,她因此而被挤出队伍近10年之久。

她在三年前被一名年长工委推介,重新加入人民之友队伍。可是,就在今年年初她又再故态复萌,尤其是在3月以来,不断利用部落格的贴文,任意扭曲而胡说八道。起初,还以“不同意见者”的姿态出现,以博取一些不明就里的队友对她的同情和支持,后来,她发现了她的欺骗伎俩无法得逞之后,索性撤下了假面具,对人民之友一贯的“反对霸权主义、反对种族主义”的政治立场,发出歇斯底里的叫嚣,而暴露她设想人民之友“改旗易帜”的真面目!

尤其是在新冠病毒疫情(COVID-19)课题上,她公然猖狂跟人民之友的政治立场对着干,指责人民之友服务于中国文宣或大中华,是 “中国海外统治部”、“中华小红卫兵”等等等等。她甚至通过强硬粗暴手段擅自把我们的WhatsApp群组名称“Sahabat Rakyat Malaysia”改为“吐槽美国样衰俱乐部”这样的无耻行动也做得出来。她的这种种露骨的表现足以说明了她是一名赤裸裸的“反中仇华”份子。

其实,在我们年轻队友看来,这名嘲讽我们“浪费了20年青春”[人民之友成立至今近20年(2001-9-9迄今)]并想要“拯救我们年轻工委”的这位“徐大姐”,她的思想依然停留在20年前的上个世纪。她初始或许是不自觉接受了“西方民主”和“颜色革命”思想的培养,而如今却是自觉地为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统治而与反对美国霸权支配全球的中国人民和全世界各国(包括马来西亚)人民为敌。她是那么狂妄自大,却是多么幼稚可笑啊!

她所说的“你们浪费了20年青春”正好送回给她和她的跟班,让他们把她的这句话吞到自己的肚子里去!


[ 漫画新解 ]
新冠病毒疫情下的马来西亚
"公知"及其跟班的精神面貌

注:这“漫画新解”是与<人民之友>4月24日转贴的美国政客叫嚣“围剿中国”煽动颠覆各国民间和组织 >(原标题为<当心!爱国队伍里混进了这些奸细……>)这篇文章有关联的。这篇文章作者沈逸所说的“已被欧美政治认同洗脑的‘精神欧美人’”正是马来西亚“公知”及其跟班的精神面貌的另一种写照!




[ 漫画新解 ]
新冠病毒疫情下的马来西亚
"舔美"狗狗的角色

编辑 / 来源:人民之友 / 网络图库

注:这“漫画新解”是与《察网》4月22日刊林爱玥专栏文章<公知与鲁迅之间 隔着整整一个中国 >这篇文章有关联的,这是由于这篇文章所述说的中国公知,很明显是跟这组漫画所描绘的马来西亚的“舔美”狗狗,有着孪生兄弟姐妹的亲密关系。

欲知其中详情,敬请点击、阅读上述文章内容,再理解、品味以下漫画的含义。这篇文章和漫画贴出后,引起激烈反响,有人竟然对号入座,暴跳如雷且发出恐吓,众多读者纷纷叫好且鼓励加油。编辑部特此接受一名网友建议:在显著的布告栏内贴出,方便网友搜索、浏览,以扩大宣传教育效果。谢谢关注!谢谢鼓励!












Malaysia Time (GMT+8)

面书分享 FB SHARE